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領股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領股息共有350項結果
理財

沒買房晚年必定淒涼?小秘書43歲提早退休、花12年實證:沒房子,照樣樂活退休的4個解方

編按:不擅長念書、勉強考上高職夜間部的粉圓妹,20多歲就得靠吃止痛藥才能走路,讓她在29歲意識到「老了誰來養我?」這個問題,於是擬定退休計劃並嚴格執行,卻又在32歲遇股災負債變卡奴……以大眾眼光來看,活脫脫是人生失敗組的寫照。之後她勒緊褲帶10年、每月存薪50%~60%,堅守投資紀律,利用基金、保險存退休老本,43歲在被逼離職前,主動宣示:「我要退休了!」當時很多同事抱著看戲心態,想著:「看妳能撐多久!」2023年,粉圓妹退休滿12年了,不但沒有錢不夠用的問題,還過著游牧世界的逍遙生活,她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不用家財萬貫,也可以提早退休。」當只有一筆資金的時候,如何兼顧「存退休金」和「買房」這2件事?粉圓妹告訴你答案:「現金流是最現實的問題,退休金存不夠,怎麼有骨氣離開職場?」

日期:2023-08-01

台股

40歲存股100萬,65歲退休月領5萬!達人1招無痛滾出千萬養老金:本金不用多、股息花到老

一個月就有5萬以上的被動收入,這應該很好過活了,而且這些股息還能不斷抗通膨成長,這一切都來自40歲所投入100萬的統一(1216) 股票,這不是很划算嗎?而且你也不用擔心高齡化,因為活越久股息成長越多,就有花不完的錢了...

日期:2023-08-01

ETF

0056漲逾36元要賣還續抱?施昇輝教「1公式」套利、持股變零成本:這價位存股先別再扣

我以往對0056的操作建議是「隨時都可買,買了忘記它」因為它的股價長久以來都非常牛皮,什麼時候買,價錢都差不多,所以就能「隨時都可買」。此外,買它圖的是每年穩定的股息,所以才建議大家「買了忘記它」加上股價波動小,就毋需費神找高低點來賺價差。

日期:2023-07-31

台股

0056、00878、兆豐金...從高股息ETF到金控股,存股存成飆股該不該賣?艾蜜莉:判斷重點在2件事

0056今天24日順利填息!從7/18除息後到今天,只花短短5個交易日而已,太厲害了!

日期:2023-07-28

退休

如何才能提早退休?月薪32K小美工40歲財富自由:0050存股4步驟放大資本、年領300萬養老金

身為專職投資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送小孩上學。因為我的投資方式是以長期投資為主,不需要每天盯盤,因此會把上午的時間用來看書,下午則是我的工作時間,包含研究股票、寫文章等,如果當天工作順利,我會趁接小孩回家前去運動一下。

日期:2023-07-26

ETF

0056首次季配「僅5天就填息」、連13年達標創紀錄!今年來報酬率近3成,92萬人嗨翻

元大高股息(0056)於7/18首次季配除息,每單位配發1元,在7/24僅5個交易日即完成填息,連續填息年數進入第13年,再創高股息ETF新紀錄。截至7/21,0056有91萬9670名投資人。

日期:2023-07-24

理財

00878不是存股怎賣了?他對帳單一攤開...7位數股利提前到手 「高歌離席」驚呆一票人:等下波再撿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跟上AI浪潮,股價近期不斷攀升,7/21收盤價21.61元,讓不少存股族面臨該買還是賣了的問題。一名原本打算想單存領股息的網友,透露思考過後決定先獲利了結,沒想到對帳單一攤開,總損益數字讓許多人瞠目結舌。

日期:2023-07-22

台股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14家金控股表現比一比:3家壽險型金控持續回穩,開發金1原因有待觀察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2023年已經過完一半,一家公司業績的好壞也可看出端倪,至於國內14家金控的表現如何呢?個人覺得雖然沒有大鳴大放,但逐漸回歸正軌了!

日期:2023-07-19

ETF

達人存股1500張00878,現在賣掉能賺644萬,為何我不賣?「零成本存股法」1個理由,我很少定期定額

同樣的操作重複做,你就可以持續獲利!孫太目前ETF的操作經驗來自於個股投資時的經歷,如果你仔細看第1、2張圖,你會發現異常的雷同與類似!

日期:2023-07-17

台股

臉友最愛問「可以進場」嗎?施昇輝:「這二種人」千萬別進場

編按:存股族年中發紅包囉!7月合計有18檔ETF除息,其中首度季配息的元大高股息(0056)、半年配的元大臺灣50(0050)等15檔ETF將同步在7月18日除息,若想搭上除息列車,投資人最後買進日為7月17日(周一),股息將在8月11日入袋。其中,0050將配發1.8元,0056則配發1元,激勵股價來到今年高點,這時間還能買0050、0056嗎?對此,樂活大叔施昇輝認為,平衡型的投資人可以在大盤日K<20的時候,考慮買進0050,即使沒賺到價差,每年還能領到股息。而若是保守型的投資人,只想每年穩定「領股息」,那麼應將投資時間拉長,而非等到除息前才買。(原文刊載於2021/7/2,更新時間為2023/7/14)

日期: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