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風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風雲共有645項結果
ETF

「009**和009**哪一檔比較好?」「哪一檔會漲?」…追買ETF前先搞懂這3個重要概念

「009**和009**到底哪一檔比較好?」前幾天,突然收到一位久未碰面的前輩發來訊息,我不是很了解他的問題,便打電話過去……。

日期:2024-03-12

台股

理財小白為了「能夠賺回房貸利息」轉買股票慘遇新冠股災...一個股市受災戶逆轉勝賺500萬的故事

作者曾是台灣英雄聯盟世界冠軍隊伍台北暗殺星〈TPA 〉的戰隊選手,退役後成功轉型為90幾萬訂閱數的Youtuber及頂尖實況主,從為戰隊在虛擬遊戲戰場拚命的選手到現實生活買下一支職業電競戰隊。

日期:2024-03-08

台股

月薪3萬想跟飆股,她2個月輸光1年薪不算最慘!分析師以創意(3443)為例:短線要怎麼低買高賣?

「多空趨勢指標差」是一個選股利器,然而何時該買進、何時該賣出?就必須運用本書獨創的「多空趨勢線」,精確掌握個股股價波動的波峰及谷底,同時輔以另一條反映三大法人及千張大戶等市場主流力量集結而成的「主力脈動線」,以這兩條線的交會,做為決定買進和賣出的時點與價位。不管短線找強勢股、長線找波段股,甚至飆股漲到尾聲,依舊能帶領投資人全身而退。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歌頌繁華,或也曲筆寫滄桑?

(今周刊1420)時代篇章、股海搏殺、人情冷暖⋯⋯,《繁花》裡的不同面向,各有深刻的音頻觸發巨大共鳴與回響;不只對岸,台灣亦然。本刊特邀長期支持文化內容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股市投資名家呂宗耀、曾代表外資投資銀行在上海金融圈奮戰的劉奕成,透過手札似的親筆撰文,分享他們在書裡、戲裡所觸發的聯想與回望。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打開手機,人人都在談繁花」中共情報員之子如何攜手名導王家衛,掀華人世界最熱話題?

今年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的新華傳媒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自去年12月27日算起,9個交易日漲幅約達27%。新華傳媒股價急漲的這段時間,正是《繁花》在央視與騰訊平台火熱播放的日子。股價波動或有巧合,但無論如何,這已成了近期兩岸財金界高度議論的「繁花現象」之一。

日期:2024-03-06

職場

分岔口

企業有企業的步伐,不能原地踏步,必須一直往前走,不斷把團隊帶回正確的方向,找出關鍵決策的分岔口在哪裡,是企業管理者的責任。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股海 商鬥 浮生 拆解繁花熱

(今周刊1420)今年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的新華傳媒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自去年12月27日算起,9個交易日漲幅約達27%。新華傳媒的前身是上海時裝集團,1994年掛牌時,被稱為「中國時裝第一股」。

日期:2024-03-06

科技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老矽谷人揭密:「矽谷」從何而起?它為何能一路走到今天的地位?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羅傑波若佛(Roger Borovoy)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日期:2024-03-05

教育

學電腦的時代過去了!大學該念什麼科系?黃仁勳給答案: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這領域才是未來

美國繪圖晶片業巨擘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一舉一動都是焦點,他日前出席2024年世界政府峰會時,被問到如果站在科技的前端,人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他回應,「學習電腦的時代過去了,生命科學是未來」。

日期:2024-02-22

教育

國小兄妹只睡6小時,校長:沒拒學習打瞌睡「難送家暴」!年花40萬學費「優秀等於有出息」?

台北市1間知名補習班在臉書PO文分享一對國小兄妹的學習成果,同時也PO出一周7天的生活作息,引發熱議。這是因為他們1天只睡6.5小時,其他時間不是在學習,就是在補習和練琴,連晚餐都是在車上吃,甚至到夜間11點都還在念英文,半小時後才就寢。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受訪時表示,國小學童處於成長階段,除了課業學習外,還是要讓孩子有足夠的睡眠、運動以及休閒,以及接觸一些童年感興趣的事物,建議家長還是要兼顧學習以及相關休閒運動、休息等等各方面的安排,對孩子的整體發展有更好的影響。至於當事國小校長則表示,尊重每個家長在課後時間的行程安排,無法評論這個行程表的好壞,但兩兄妹在校表現正常,沒有上課打瞌睡、拒絕學習等問題,和同學相處也都很好。據了解,這間補習班在台灣共有6間分校,負責人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裡補習的孩子,有6成要出國念書。而課程引進美國小學教材,不給作業,但透過課外閱讀教材提升能力,金字塔頂端的家長很買單,學費大約1學期10萬元,而小兄妹一學期英文補習費10萬元,兩人1年就要大約40萬元。

日期: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