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驚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驚嚇共有330項結果
健康

小菲的焦慮暴躁我理解...大S聲明意外吐露前夫「幽閉恐懼症」,為何會難見孩子?醫師給答案

大S(徐熙媛)與前夫汪小菲離婚已滿周年,近日卻因生活費問題鬧上版面,汪小菲連續發文開砲,連媽媽張蘭也加入戰局。對此,大S臉書發文表示,理解汪小菲的心情:「我知道小菲有幽閉恐懼症,因此難見孩子,其心急焦慮脾氣暴躁我能理解。」外界也好奇「幽閉恐懼症」到底是什麼疾病?醫師指出,這是特定恐懼症的一種,患者發作時會出現胸悶或疼痛、喘不過氣、手抖等瀕死感覺。

日期:2022-11-24

政治社會

明明有空位!12歲童坐博愛座遭老翁「推頭撞牆」⋯一場「強迫讓座」事件揭開正義魔人文化

近年來,國內博愛座引發的道德綁架爭議經常浮上檯面討論,該不該、要不要都各自有自身考量。日前,台北市一名老翁因不滿一位12歲男童坐在捷運博愛座上,而突然對其動粗,氣得男童母親提告,這起事件曝光引起社會譁然,也讓博愛座問題再次受到關注。

日期:2022-11-19

情感關係

台大法律系高材生頂撞賣臭豆腐的父母:阿母的沉默讓我羞愧「以為辯贏了,其實輸得徹底」

虎妞升上小學三年級後,可能因為長大了些、書多讀了點,時常跟媽媽頂嘴。媽媽被她氣得半死,我在旁邊沒講話。雖然我知道自己一定可以辯贏虎妞,但我沒這麼做。過了一段時間,我觀察到虎妞的情緒逐漸冷卻,就跟虎妞分享我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日期:2022-11-16

全球股市

股市寒冬,買債券比股票安全?傳奇基金經理人告訴你:為何高通膨時期,債券不但下跌、連本金都縮水

債券(bond)就是能令人覺得安全,甚至bond這個字本身就有安全的含意,例如人們會說:「我的話就是正式承諾。」(My word is my bond)太多以長期成長為目標的投資人買了許多債券,認定它們比嚇人的股票更安全。但真的是這樣嗎?這主要看你如何定義「安全」。

日期:2022-11-10

健康

每平方公尺超過六人就有危險 風險辨識是逃生關鍵 身陷大量人潮 防範壓迫性窒息

韓國梨泰院的踩踏事件累計一五六人死亡,這起因「人」導致的意外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這場悲劇提醒我們,得認知到人潮密集場域的風險,以及遇到類似情況的脫險法則。

日期:2022-11-09

健康

家長注意!幼童身上長「小珍珠」竟是病毒,傳染力強兄弟姊妹恐遭殃…醫:2類小孩感染風險高

近期台灣處於「免疫負債」階段,除了面臨流感高峰之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襲擊嬰幼兒,讓不少爸媽擔憂不已,更讓兒科擠滿看診兒童。但除了上述狀況之外,兒童感染科醫師提醒,最近還多了不少身上長了「小珍珠」的寶寶,這些小珍珠看起來驚悚,擴散感染程度也很快;醫師解答這一顆顆的圓形丘疹為「傳染性軟疣」,提醒父母若發現小朋友出現類似情況,要盡快就醫治療,以免擴散程度加劇。

日期:2022-11-07

國際總經

A股、港股雙雙重創,資金用行動表達「無聲的意見」!面對中國政府債務愈來愈高,當權者可能發動這件事

過去這個周末,多家券商、基金公司投資部門一邊盯著大會,一邊開會準備報告、擬定周一之後的行動方案,越看越沈重。看到一篇新聞實錄了20大會議關鍵時刻,政治局7常委亮相時,國際記者驚訝到連打字都停下來,好像空氣都凝結住了,大家都矇了。牆內的投資圈反應,在微信群裡有著同樣的詭異氣氛,整個周末,投資圈的對話群集體自動暫停下來,異常的安靜,應該是都看傻眼了,不知如何反應,擔心任何一句話都成了禁語,只能先龜縮起來了。周一的A股、港股雙雙重創,港股裡的國際資金佔比更高,摔得更重。以往這樣大跌行情,還伴隨著各種自我嘲諷的幽默段子,紓解賠錢的鬱悶,大家還有開玩笑的心情。這一次,段子手也無言以對了,連搞笑段子都不見了。

日期:2022-10-25

理財

高波動市場隱含投資良機 M&G:配置要多元、操作要彈性

在全球央行因高通膨而轉趨鷹派的態度下,許多投資人在問:「該如何因應?」事實上,我們的投資方針包含兩個主要原則:密切關注「資產價值」及「投資人行為」,這樣做能讓我們找到投資契機。當以下情況出現時,我們便會強力買進,那就是當「資產價值非常便宜」且「市場極度悲觀」之時。

日期:2022-10-24

健康

阿伯左側無力以為中風,檢查竟是肺癌轉移!胸腔內科權威:當X光片能發現罹癌,其實已離死亡很近

千禧年以前,有8成5以上的肺癌病人,一經確診時,連開刀的機會都沒有;有時,當我不想讓數字顯得如此張牙舞爪,會將8成5改說成8成。但這幾乎無法帶來效果,聽者的震驚程度並沒有因此而銳減。當年,電腦斷層雖然早已問世,但技術與費用仍有很大的限制,肺部檢查與肺癌篩檢大多只能仰賴胸部X光。但X光片有太多的重疊,骨頭、肺血管、橫膈、心臟⋯⋯這張透視的片子裡,能夠隱匿的暗角太多,即使看片精準、經驗豐富的胸腔科醫師,有些時候也無法在片子中找到那些想極力消滅的罪犯。

日期:2022-10-21

健康

汗如雨下非好事 當心是多汗症作祟 揮別濕漉人生 靠食療、按摩自我保健

多汗症,是一種出汗異常增加的症狀,中醫看此症為「陰陽失調」,可從補氣生津、滋陰清熱著手,食療搭配日常穴位按摩可緩解改善。

日期: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