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黨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黨外共有136項結果
政治社會

郭俊銘因醜聞辭董座 曾「使命必達」領台水轉虧為盈

台灣自來水公司董事長郭俊銘被爆出與台中某廣播電台高層利用上班時間,上汽車旅館偷情,雖然對此郭俊銘否認,表示兩人是在找適當地方聊公事,不過稍早郭俊銘已發出聲明,表示即日起辭去台水董事長一職。

日期:2019-01-23

政治社會

傘後4年 香港人心只剩恐懼

2014年,參與「雨傘運動」的戴耀廷等人,以和平方式號召公民上街,卻遭到「煽惑公眾」官司訴訟,恐判處重刑。在北京對香港處處設下紅線,法律已然變成打壓工具,民主自由受到威脅,也可能愈來愈糟。

日期:2019-01-02

話題人物

余英時:現在正是台灣的生死關頭

20210805編按:中央研究院余英時院士(1930-2021)於今(2021)年8月1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院士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更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學術研究之外,他亦為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之公眾知識份子。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領域,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提攜後進不遺於力。余院士1930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先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西方學界皆推崇其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余院士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一生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包含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2004年美國哲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屆唐獎漢學獎等,並於1974年當選本院第10屆院士。余英時曾於2018年接受今周刊電訪暢談民主、兩岸,「談台灣,民主不該憑情緒,政黨輪替非你死我活」、「論中共,人心最重要,世界的不滿已到臨界點」以下為電訪內容:

日期:2018-12-05

政治社會

台灣經濟在命運的轉捩點上

一場選舉,綠地變藍天,政治板塊的移動,牽動著台灣經濟,現在,我們正處於命運的轉捩點上,未來如何發展,大家都在看。

日期:2018-12-05

藝文風尚

媽媽請你也保重是禁歌、金庸小說是禁書?「致1987」帶你回味戒嚴年代

對很多人來說,「戒嚴」只是歷史課的名詞,但這段過去卻真真實實地存在於長輩的往日時光,除了黨禁、報禁,就連思想、打扮都有官方標準必須依循,但當時人們骨子裡的文青思想非但沒因此消失,反而在暗處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花。

日期:2018-08-31

話題人物

陳其南用一身學術魂 打造台灣人的故宮

甫於七月接掌故宮院長的陳其南,一上任就拋出「故宮台灣化」議題,掀起左右派論戰,其實,他是最希望讓故宮遠離「政治」與「民族主義」大帽子的學者型院長。

日期:2018-08-09

情感關係

家有仙女,就是放手讓她自由

倪瑞宏住在新店山區一間附陽台的小公寓,陽台上種著兩盆植物,一株是柑橘類植物、一株是扁柏。前些時日,有隻毛毛蟲在柑橘枝枒上棲息了好一陣子,這件小事讓倪瑞宏很樂,因為她一直覺得,那隻小小的生靈對她的人生有些啟迪效果。然而不知怎麼地,這隻小朋友很快就失去了蹤影,多半是被鳥給叼走了。

日期:2018-08-01

政治社會

佇立於未竟之路 美麗失敗者宋吉雄

五二○農運副總指揮宋吉雄望了望遠方:「有些跟我們一起上街的人,他們的妻子都恨我們,覺得我們把人騙上街,生活也沒變好,晚年還沒保障。他們有些人的孩子甚至看不起他們⋯⋯。」

日期:2018-06-07

科技

紅二代陳平不做媒體 要憑什麼搞革命

互聯網的發達讓社會反而更分化與不平等。陳平說:「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新瓶裝舊酒』。舊的是過去內容節目的生產型態;新的是區塊鏈應用,用來改造既有產業和社會。」

日期:2018-04-12

焦點新聞

治理台灣四成人口、左右兩成立委 讓小英又愛又懼 神祕暗巷裡的最強政團

新潮流比民進黨還要老三歲。理論、育才、選戰,樣樣精通。小英執政半年,從中央到地方,從國會到事業,都可見新潮流身影。這個最神祕的派系,全台最會選舉的一群人,將是影響台灣政治洗牌的關鍵勢力。

日期: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