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齊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齊心共有334項結果
國際總經

BTS、三星都是來自韓國,到底大韓民族有哪些值得台灣人借鏡的地方?

我做生意的經驗中,就屬韓國人最難交易。他們一開門會用韓語問好,一聽對方不是韓國人,掉頭就走,半點機會都不給。

日期:2022-09-26

焦點新聞

廢鹽地成光電廠、環境與生態共生共榮,韋能能源致力綠電創生

極度炎熱的夏季帶來用電量的高峰,但也促成太陽光電發電量突破歷史新高。今年八月二十二日,太陽光電發電量555萬瓩,佔總發電量的15%,是核能機組發電量的2倍,且在後續幾天持續突破發電量紀錄,正式宣告著綠電時代的來臨。在9/12的《今周刊》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光電場上,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光電是未來綠電的主軸之一,也是能源與產業轉型的關鍵樞紐。

日期:2022-09-13

職場

猜猜看"You gave a good pitch."是什麼意思?一次搞懂pitch用法

有讀者問pitch的用法。Pitch這個字經常出現在我們中英文夾雜的口語中,例如:我們要做一個sales pitch練習一下elevator pitch你的pitch不對…但pitch真正的含意究竟是什麼?如何熟練地應用到英文口語中,今天來瞭解pitch在商業場合的應用實例。

日期:2022-09-12

品味收藏

認識台東紅烏龍的前世今生 7年級兄弟檔讓一甲子老茶廠鍍金

職人將鹿野風土揉入茶湯,迷人花果蜜香與烏龍尾韻完美和鳴,交織出台東紅烏龍的醇厚滋味,帶動每年上億元經濟規模產值。如今,紅烏龍已然成為台東農特產品牌之一,作為鹿野地區第一家製茶廠的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後簡稱新元昌),在第三代溫慶偉、溫慶裕兄弟檔聯手下,讓傳承一甲子老茶廠重新鍍金,帶領遊客深度體驗,揭開台東紅烏龍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紗。

日期:2022-09-08

科技

光電齊放,太陽光電四倍增超前達標,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冠全國 「陽光、空氣、水」 打造綠能好風光

實現上任以來承諾的「清淨家園」理想,臺中市長盧秀燕率同團隊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淨零碳排,臺中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蟬聯全臺第一,更提前超越光電四倍增,「光電齊放」邁向2030年10億瓦電力標竿。

日期:2022-09-01

政治社會

台灣首份跨界永續風險調查出爐! 少子化、貧富差距等七大風險 10年內恐影響過半人口 惟八成民眾仍置身事外

近幾年永續議題引發各界關注,KPMG安侯建業今(26)日發布首份由產官學研創協力完成的《臺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提出「風險11見」,包括:經濟不平等、缺乏居住正義、少子化、生態破壞及通貨膨脹…等風險,都是將於未來10年影響台灣50%以上人口的重大議題。但驚人的是,僅2成受訪者認為個人應主責採取行動,超過8成的受訪者仍希望由政府負責應對風險。

日期:2022-08-26

美食旅遊

「我們要這麼快認輸嗎?」微熱山丘連廚師、清掃阿姨都得賣月餅…董座不裁員:絕路激發眾人潛能

「疫情一開始我們也慌了,先盤點手上有什麼,倘若疫情持續下去可以活多久?」微熱山丘董事長許銘仁創業過程中經歷不少風雨,然而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也措手不及。「飛機不飛,我們就少掉2/3生意。」他坦言當時的情況很糟糕,「雖然沒有及時休克的問題(短期壓力),也不能拖死在那裡,想說我們能夠做什麼,不只是活下來,還要活得健康。」這兩年,靠著員工全力動員賣中秋月餅、推出創意新品,他笑道:「今年業績應該能回到疫情前的7成。」

日期:2022-08-17

科技

台灣首座!「國產化成分」風場 允能雲林離岸風場「唯一」國產化達成率逾100%

政府大力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以解決台灣高度仰賴進口能源的問題,同時扶植本土產業接軌國際。為此,允能雲林離岸風場不僅沒有缺席,甚至成為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的模範生,將歐洲經驗移植來台、協助本地企業克服技術挑戰,完成外界眼裡「不可能的任務」,不但將允諾的國產化項目:包含陸域變電站、40座水下基礎、水下基礎轉接段及塔筒全部在地化,還是「唯一」在第二階段完成國產化要求的風場,達成率更超過百分之百。

日期:2022-08-15

政治社會

全國第一!屏東民生綠電RE100達標 縣政府積極發展綠電

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重要議題,屏東縣政府積極發展綠電,8月9日宣佈屏東縣再生能源併網容量達成1GW目標,成為全國第一個達到民生綠電RE100( Renewable Energy 100% 再生能源100%)的縣市,同時在全球參加RE100再生能源城市與區域聯盟眾多城市裡,屏東亦為完成RE100民生綠電城市中人口及土地面積規模最大的城市。

日期:2022-08-09

傳產

上一回吵架已是17年前…華新麗華集團去年獲利創56年新高!一文揭露焦家兄弟不鬩牆的3個秘密

華新集團或許不是最賺錢、也不是枱面上最顯眼的集團,但在台灣各大家族屢見勾心鬥角、甚至對簿公堂的新聞中,這個兄妹間不分你我,在關鍵時刻為彼此伸出援手的故事,是在財富、股價之外,一個以電纜起家的傳產老家族,最扎實的風華底蘊。

日期: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