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企業聘用體育運動相關背景專業人員並推展職工運動,教育部體育署推動「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計畫迄今邁入第五年,不僅辦理職工運動經費補助、建立專屬於運動人才的就業媒合平台、安排專業顧問提供輔導諮詢服務等,今年更結合各縣市政府辦理「國民體適能指導員」檢定考試,由內而外全方位予以企業及運動人才對應資源支持。有企業分享,運動場上沒有主管、下屬之分,且不同部門的同事因為運動相識與相處,加速了溝通協調時間,而運動指導員制度的導入,宛如橋樑般接起了內部運動話題,甚至扮演起外部資源整合角色。
日期:2022-10-13
原本表示國內疫情「只剩2週平靜的日子」,如今BA.5似乎已經悄悄從「台灣頭」開始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8/17)日表示,雖然國內疫情整體數字這週看來持平,但雙北確診人數已經開始在攀升,尤其新北市確診人數再度衝破5000例,推估下週起疫情將會上升,且北部會最快,「絕大多數都是還沒確診過的」。由於疫情可能會反轉上升,恰巧8/30適逢中小學開學日,教育部已與相關局處長會商,下週將公布停課標準。
日期:2022-08-17
加權指數從6月1日迄今,即使加回今日(7月13日)盤中大漲近400點,累計竟暴跌了2400多點之多。顯然,大家被可能降臨的經濟衰退與企業業績下滑給嚇破了膽。唯泰老師以上市櫃6月營收的實績指出,這波「有基之跌」(有強力基本面支撐的下跌)的盲點。而且可趁著第二季財報公布之前的空窗期卡位一些獲利預期相當不錯,但股價卻被錯殺的標的進行價差性的操作。
日期:2022-07-13
20220701編按:今年以來台股一路下殺,從萬八摔到萬五,國民ETF 0050股價也由1月高點152.4元,今日盤中見到111.2元,跌幅27%,許多投資人猶豫是否該趁股價打73折進場撿便宜,現在0050到底該單筆買,還是定期定額比較划算?理財專家盧燕俐的建議,提供給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2-07-0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六(5/7)公布國內新增46,5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6,377例本土個案及159例境外移入(5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台北市新增9245例,市長柯文哲表示,相信第一線醫護瀕臨崩潰,但比賽還沒開始。目前北市專責病床有1800床,預計在5/12就會滿床,所以要從20%拉高到30%,只是往上加有個代價,會擠壓到其他疾病的照護,所以未來這段時間,如果不是急診的人恐怕都不能住院,但也不能叫癌症病患等一個月再來開刀,非常兩難。
日期:2022-05-07
「海天一色的水景,廢棄鹽田的田梗小路,候鳥不時在路上相伴,一整群人時跑時走,大家都陶醉在風景中」,回憶起上次參加地質嘉年華的路跑經驗,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技正兼站主任王美欣語帶感性的說。
日期:2021-12-27
9月下旬,加、德、日本同時上演「總理變天秀」,各國執政黨不論防疫大戰是否成功,都面臨被選民唾棄的生死存亡戰。同時,「抗中」亦成為三國大選的主旋律。
日期:2021-09-15
編按:從小就深受在銀行上班的母親影響,耳濡目染財經時事,阮慕驊在1991年跳入他最喜歡的財經報導工作。40歲起辭掉穩定收入的平面媒體工作者,成為電視、廣播界最早的斜桿工作者。如今才55歲,就已財富自由。 50歲那年,長期緊繃的每天財經節目現場主持工作,阮慕驊身體和心靈累積的問題同時爆發,過去難得用到健保卡,現在成了醫院常客,他不但發現自己自律神經失調,甚至一度罹患恐慌症。 一次住進急診室,醫師判斷他是恐慌發作,叫護理師幫他打鎮定劑,他才驚覺,要開始調整自己的人生,不能這樣下去。因為這個病不是生理的,是心理的,他必須改變,重新出發。於是阮慕驊開始肌力訓練、練瑜珈、吃有蛋白質的白肉飲食及蔬果,不到5年,已經瘦了12公斤。 從小要自立更生,到現在仍與85歲的老母同住,阮慕驊的理財與人生,可說是倒吃甘蔗,愈來愈甜。他對人生有十大體悟,藉由本書分享給讀者朋友。
日期:2021-05-10
日前英國政府宣布第一批入境免隔離國家名單,台日韓等武漢肺炎低風險國家旅客,入境時都不必再自主隔離14天。在同個時間,享譽國際的太魯閣馬拉松開始受理線上報名;不過受到疫情影響,考量國外選手入境須接受檢疫隔離等措施,今年首度婉拒境外選手參賽。
日期:2020-07-08
某日,又接到吳先生的通知,說在東區有個新案場頗大,希望我在什麼時候去丈量與報價。只是這次有些不同,吳先生在電話中告知,這次報價除了我的費用,另外再幫他加個5成利潤(5成利潤……天啊!),因為業主也會在場,所以希望我不要說溜嘴了……
日期: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