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AI發展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AI發展共有138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AI讓黃仁勳大紅,還能保衛台灣?美軍退役將領論述以「AI技術」在台海大敗共軍艦隊,可能性有多高?

聊天機器人ChatGPT不僅點燃全球對人工智慧(AI)的興趣及投資熱潮,炒高了「AI軍火商」輝達(Nvidia)的知名度,更使得該公司創辦人黃仁勳在台灣成為近期話題人物。包括AI在內,不少新興技術或前瞻技術,都有軍民兩用的現象,像美國國防部旗下的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為確保美國在AI關鍵技術上持續保持全球領先的優勢,2018年就啟動人工智慧探索計畫(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loration,AIE)。 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也在2019年啟動「智慧國防」十年計畫,要整合AI、物聯網、5G網路等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與跨單位運用,強化戰況先知、智慧決策,提升國軍保家衛國的能力。那麼,AI要用來抗中保台,應用場景可能是什麼?真實性有多大?

日期:2023-05-30

政治社會

「你要找月薪5萬白領當男友,還是月薪10萬模板工?」 為何他說AI對「這兩種工作」威脅最大?

人工智慧(AI)技術隨著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以及其應用的重要計算硬體開發商Nvidia(輝達)股價上周在美股大漲,連帶拉抬台積電及台股翻揚,在台灣投資大眾受矚目程度也水漲船高。但ChatGPT的超強威力,也引發大家憂慮對不少工作及職業的可能衝擊。在國內金融圈有豐富資歷的和鼎創業投資公司副董事長劉奕成指出,綜合幾份美國業界研究,以產業別來說,像ChatGPT這類生成式AI技術,對於銀行及保險等金融業的威脅最大。以職業別來說,AI對白領工作的衝擊大於藍領,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律師助理及會計師的審計業務等工作,實際衝擊很可能三年內在美國就會發生,但在台灣可能十年內都不會發生。問題是,即使AI對台灣職場的影響程度低於美國,或比美國慢,未來仍可能有白領工作外包至AI發達的國家。劉奕成認為,AI不可怕,能因應趨勢並運用AI的人才,未來比較有機會在職場上勝出。

日期:2023-05-30

國際總經

原物料、工資都在漲,已經沒有easy money可以賺!微利時代,「高配息股票」一定要有

No Easy Money!前陣子有個關於全球經濟結構變局的圓桌論壇邀請,我的演講主題用了「no easy money」,不論是實業經營,或是金融投資,不再有easy money可賺了,螞蟻肉也是肉,賺小錢的機會也要珍惜。

日期:2023-04-18

政治社會

郭台銘訪美/他說國家領導⼈應打造台灣成科技島,⽽非彈藥島 「若能掌握台灣資源,必妥善運⽤,投資年輕科技⼈才」

現年72歲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台灣時間周三(3/29)晚間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台灣同學會交流時,對於未來台灣發展的提問表示,鑑於近年美中局勢⽇趨複雜,國家領導⼈應該要運⽤優勢,把台灣打造成科技島,⽽不是彈藥島。他也說,根據⾃己在產業界50年經驗,「年輕⼈才應是政府真正必須投資、栽培、關懷的對象。據我了解,留學⽣中有很多科技⼈才,需求都沒有被滿⾜。」「如果有⼀天我能掌握台灣資源,⼀定會妥善運⽤,並投資在年輕科技⼈才⾝上,並建⽴⼀個適合發展的環境。」

日期:2023-03-30

科技

掛牌首日大漲近1倍…台大醫前院長「這原因」進軍AI醫療研發:長佳智能的AI,都是醫師訓練的!

根據《財訊》報導,台灣有20多家醫學中心,每家都做出獨家領域的醫療人工智慧模型,但不一定都有力氣做商業化推廣。長佳智能是少數完成一站化的AI醫療軟體。

日期:2023-03-28

科技

ChatGPT掀起熱潮,AI會取代人類嗎?史丹佛AI權威:還不用擔心,但須正視對社會的衝擊

當GPT-4能夠幫你寫作業、生成照片,甚至通過律師考試,人類會不會被AI取代?對此,AI權威、史丹佛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李飛飛認為,還不用擔心AI取代人,但她也強調,AI確實已對人類社會帶來衝擊,未來發展應該導向「賦能」角色。

日期:2023-03-24

國際總經

智能AI進化帶出硬體升級趨勢 ——兼論台灣優質PCB公司高技

聊天機器人ChatGPT問世,激化全球智能AI的競爭,也帶動伺服器、交換器市場的成長;專注生產網通、電動車利基型印刷電路板(PCB)的高技,在智能AI趨勢下,亦將連動受惠。

日期:2023-03-22

國際總經

大盤漲10%,進場再等等?國泰首席經濟學家解析:信奉高股息股賺4%,不如買「這類商品」

隨著科技業裁員潮、各大企業獲利衰退的消息下,投資人原先預期2023年第一季股市表現將疲弱不振,然而截至2023年3月,台股已反彈逾10%左右,面對此種行情,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股價反應未來,在沒有基本面支撐的情況下,投資人可以靜待股市修正後,再進行布局,藉此降低風險。

日期:2023-03-20

科技

詠唱?越獄?ChatGPT爆紅之後,你應該認識的AI新概念

亞洲大學於3/13舉行「2023 ChatGPT在高等教育和產業發展的應變及創新論壇」。《今周刊》整理論壇重點,介紹未來ChatGPT實務應用上的重點概念。

日期:2023-03-14

國際總經

裁1.1萬人還不夠!祖克柏宣布Meta將再砍1萬人「4、5月還會繼續」…消息一出股價彈升逾7%

今周刊編按:上週市場才傳出,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就要再次裁員、數千名員工恐丟掉飯碗,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週二(3/14)宣布,Meta 繼續要精簡和削減開支,公司將再裁員 1萬名員工,他並把2023年定位為「效率年」,消息曝光後,Meta 股價收盤上漲超過7%。先前也傳出Meta計畫讓組織更扁平、裁撤非必要團隊,祖克柏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將進行重組計劃,會降低招聘率,並關閉 5000 個尚未填補的空缺職位。」另外,Meta也將縮編負責招聘的人員、4月下旬進一步削減技術團隊,5月下旬則是目標鎖定業務人力,也就是本次第二波裁員不會是最後一次。最近幾週也有不少高級主管離開公司,外媒報導,據3位知情人士透露,Meta美洲銷售組織副總裁Nada Stirratt於週一辭職,首席商務長Marne Levine則於2月離職。

日期: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