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IMF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IMF共有561項結果
ETF養錢術

【麥克連】20211128 新型新冠變種病毒現蹤 市場憂心新一波疫情再起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28

ETF養錢術

【麥克連】20211031 各國央行將逐步調整貨幣政策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0-31

國際總經

說好的通膨降溫呢?

今年5月,本刊製作封面故事「通膨衝擊全解讀」,分析當時通膨陡升的複雜成因,也報導了美國華爾街意見領袖們方興未艾的通膨爭論。這個至關重要的風險變數,儘管在當時仍待進一步觀察,但可以確定,這將是所有投資者今年必須放在心上、持續追蹤的功課之一。

日期:2021-10-20

國際總經

牛小排漲66%...70年代停滯性通膨重現!美國聯準會錯判情勢,「三大關鍵」讓通膨怪獸愈來愈狂…

供應鏈、能源,兩大關鍵字,過去幾個月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討論熱度快速增溫。增溫,因為恐懼,恐懼那曾在數10年前席捲全球的通膨巨獸,將再度現形;增溫,因為憂慮,憂慮身為全球貨幣政策「總舵手」的聯準會,恐再度誤判通膨情勢。這場由「供給面衝擊」而點燃的通膨之火,是否最終可能失控燎原?而欲對這場潛在的通膨危機「超前部署」的投資人,又應該留意哪些指標?

日期:2021-10-20

國際總經

中國Q3 GDP年增率跌破5% 台灣可望超越中國!謝金河:IMF常錯估台灣,參考就好

台灣第3季GDP年增率可能超過中國!在恆大危機及加大力道監管壓力下,中國公布第三季GDP年增率只有4.9%,比預期的5%略低,第四季若再加入能耗雙控的變數,可能出來的數據會更加不如預期。而且第三季台灣的GDP年增率有可能超過中國。這幾天,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數字值得留意。

日期:2021-10-20

國際總經

恆大危機讓中國政府進退兩難…IMF前首席經濟學家:是他們把自己逼到了絕境

「對中國政府來說,這是一道如鯁在喉的『第22條軍規』……。」面對《今周刊》的詢問,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現任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及公共政策講座教授的羅格夫(Kenneth Rogoff)如此比喻。

日期:2021-10-18

國際總經

W型復甦

2020年疫情衰退製造出一個巨大的底部,無論如何,經濟都會從此復甦的;只是能源困境會增加復甦成本,可能在V型復甦半腰上,出現另一個小V,構成W型復甦。

日期:2021-10-13

理財

後疫情時代美國復甦力道強勁 搶賺工業資本財商機

隨著疫苗完整施打普及使新冠疫情流感化,及拜登政府釋出一連串刺激經濟方案, 美國經濟復甦成為不爭事實,隨之而來的工業資本財商機值得投資人留意。

日期:2021-10-08

政治社會

大師專訪 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 實體經濟、金融市場 都該做好「中國低成長」的準備

「對中國政府來說,這是一道如鯁在喉的『第二十二條軍規』……。」面對《今周刊》的詢問,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現任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及公共政策講座教授的羅格夫(Kenneth Rogoff)如此比喻。

日期:2021-09-29

國際總經

莽撞的執刀之手

9月16日,高盛證券發布報告,表示若用最壞情境計算,中國明年GDP成長率將比原先預估猛減4.1個百分點。

日期: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