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晶片實力差距有多少?紫光集團前高級副總裁、前日本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說,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實力不管在研發、生產和產品良率方面落後台灣、韓國和美國一大截。
日期:2022-06-01
自鄧小平改革開放40餘年以來,西方國家多認為中國會從極權主義走向更開放的經濟與社會,但沒人料到的是,事實恰恰相反。中國以一向強硬的手段「聞名」於國際,對外採「戰狼外交」、對內採威權控管,導致諸多爭議、衝突屢屢發生。有外媒直言,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來說,過去至現在一連串的「惡霸行為」,其實是會為自身帶來真正的危險,甚至是絆腳石的存在,從半導體科技產業便能一瞥端倪。
日期:2021-10-22
美國對中國大陸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禁令略鬆綁,市場預期中芯供應NOR Flash可能逐步回溫,先前有轉單效應的台廠華邦電(2344)、旺宏(2337)也因近期半導體股受到外資賣壓,股價回檔。
日期:2021-03-05
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以來,台股從三月低點強勁反彈,被視為靈魂指標的台積電,股價也創新高。目前領導市場漲勢的科技股,成長趨勢短期仍會持續,雖股價會修正,但不至於崩跌。
日期:2020-12-23
肩負中國力拼半導體自主重任的對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目前內憂外患不斷,上周傳出在位三年的共同執行長梁孟松,由於不爽高層延攬前台積電(2330)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擔任中芯副董事長而放話走人;美國商務部又在18日公告,將中芯等61家陸企,列入管制相關美國技術出口的實體名單。若加上梁孟松11月在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關鍵客戶華為被美國封殺後的訂單缺口,還要兩季至三季才能填滿,這意味中芯現階段正面臨前述三大困境,恐不利中芯幫助北京希望在「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在今年達到國產晶片達40%、2025年提升至70%的目標。
日期:2020-12-21
全球市場資金狂潮來襲,台股屢創新高,展望未來,這波資金行情將延續多久?又該聚焦哪些趨勢超強標的?多位重磅台股贏家,親授再賺一波行情攻略。
日期:2020-12-09
台股指數7月初突破12000點大關後,持續進逼30年前創下的歷史新高12682點,引發外界質疑台股有泡沫疑慮。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今年台股創高與1990年時大不相同,關鍵就在於領漲的台積電(2330),其股價表現與當年領漲的三商銀(一銀、華銀、彰銀)大不相同,也就是台積電股價仍在合理區間,甚至遠低於陸股的半導體族群。
日期:2020-07-24
中國最大晶圓代工業者中芯國際(SMIC)回歸A股,今(16)日在上海證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第一天股價就衝到95元人民幣,遠高於發行價27.46元人民幣,終場仍以82.92元收盤,漲幅高達201%。若以今天收盤市值5917.52億人民幣(2兆5279億元台幣)計算,營收規模排名全球第五位的中芯,市值已超越第四名聯電(2303)的2028億元台幣,但仍遠遠落後業界一哥台積電的9兆2701億元台幣。
日期:2020-07-16
美中爭奪科技主導權,擁有自有技術的台灣半導體公司,將成為兩國半導體公司都搶著合作的對象。 円星科技、晶心科、力旺三家台灣相關廠商將可從中獲利。
日期:2020-06-04
路透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美國川普政府為了抑制中國的科技實力崛起,特別是在先進半導體的製造能力,不讓中國晶圓代工廠順利買到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的最先進產品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不但從2018年底就開始積極遊說荷蘭政府不要放行這項交易,甚至由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親自說項。這項策略似乎奏效,因為據傳由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耗資約1.5億歐元(超過50億元台幣)的這台EUV設備,如今過了半年仍無法從荷蘭出口到中國。
日期: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