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二氧化碳排放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二氧化碳排放量共有86項結果
國際總經

回收電池、淘汰落後產能 股價就會大漲!搭上中國節能減排商機 把握這3個機會

A股「碳中和概念」近期逆市大漲!中國已經明確了碳排放在2030年達到峰值,爭取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頂層設計目標清晰,資本市場自然不會錯過熱炒這幾十年的國家大計。雖然近期A股行情低迷,但碳中和指數近一個月逆勢上漲超過20%,長源電力、深圳能源等上市公司股價近兩個月最大漲幅均超過100%。

日期:2021-03-30

國際總經

中國「十四五計畫」出爐,為何力拼「碳中和」?當然不是為人類社會貢獻,而是為了「發大財」

藻礁公投什麼立場?我對華麗辭藻、感性訴求是無感的,歸根究底還是能源選擇問題。3月11日是福島地震10周年,未來一周會有大量的報告出籠。核能從人人喊打,到聯合國將核能、綠電與可再生能源並列為減碳重要性能源, 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呼籲重視核能在減碳的效能。

日期:2021-03-08

焦點新聞

長榮海運曾被重要外資列黑名單 如何成功「洗白」重獲青睞?原來是在ESG下了這番苦功

近年來ESG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顯學,更在全球掀起革命性趨勢浪潮,不僅考驗企業是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與建立永續供應鏈的治理能力,顯見永續將是未來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新課題。長榮海運(2603)副總經理唐嘉生26日在《今周刊》第一屆ESG永續台灣國際高峰會上,以公司曾被大股東挪威主權基金列入投資黑名單一事為例說明,長榮海運如何在ESG領域,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日期:2021-01-28

政治社會

朝向「碳循環」與「水循環」最後一哩路 綠色創新推升價值翻轉 成為臺灣企業永續發展策略

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曾經指出,單以歐洲為例,二〇三〇年循環經濟商機將高達一.八兆歐元,加上歐盟執委會已於去年率先全球,宣誓全歐州將在二〇五〇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更促使製造廠商加速建立涵蓋碳循環與水循環的資源供應模式,追求兼顧環境和獲利的綠色創新成長。

日期:2020-12-25

科技

企業減碳 提升綠色競爭力

企業在這一波節能減碳熱潮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若能大幅降低用電密集度、因應資源再回收等議題,則可為企業帶來顯著獲利與更強大的競爭力。

日期:2020-10-21

焦點新聞

全球前1%的富人,是後50%人口碳排量的兩倍!未來氣候危機的難題:有錢人的過度消費

英國衛報報導,根據樂施會和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共同發表的最新研究,1990年到2015年間,全球前1%最富人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後50%人口的兩倍。

日期:2020-09-28

國際總經

網購大傷地球!亞馬遜年批貨量達50億件,它能否落實「綠色快遞」?

「網購」已成為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一,只要在電腦或手機動動手指,就能在家裡等著收取包裹。不過,這種正在全球各國高速成長的網購行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可能比你想的還要更嚴重,目前英國已有快遞公司轉型「綠色快遞」,身為電商巨擘的亞馬遜(Amazon),又是如何進行綠色轉型?

日期:2020-08-31

國際總經

空污減半提前達陣!台電發布環境白皮書一週年:著力於6大方向,加碼目標2030年減排70%

台電18日回顧2019年的減排環保成績單,宣布2030年的空污減半目標,已經提前在2019年達陣,光是台中火力發電廠,去年就比 2014年空污減排逾2萬公噸,對此台電也決定再上修目標。

日期:2020-08-19

科技

迎接疫後商機大爆發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如颶風般肆虐全球,留下了不可逆的改變。當疫情過後、邊境解封,全球局勢重新洗牌,挑戰與機會一同迎面而來。在後疫情時代,政經情勢將如何轉變?臺灣又該如何把握轉型升級的機會?

日期:2020-07-16

產業動態

從建築找到全球暖化的新解方!以木頭造屋取代鋼筋水泥,每年可望吸收上億噸二氧化碳

以木頭作為建築材料並不是特別新鮮的事情,人們建造木製房屋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然而當牽涉到永續發展的議題時,「全木構造建築」可說是最先進的技術。

日期: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