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保護自己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保護自己共有522項結果
職場

「過30歲,我最欣慰就是讓自己財富自由!」存錢、買房、換車...黃小柔:感覺自己變成大人

過了30歲後,我覺得時間開始變得好慢! 沒有像20幾歲那樣飛快,每天都不知道下一秒要做什麼, 感覺每天就是一個瞎忙啊!青春也飛似一下子時間就過了!

日期:2023-02-22

職場

公司的銷售狀元失寵,起因竟是「太聽主管的話」?職場上關於「向上管理」常被搞錯的幾件事

先講個職場故事:周林是個很能幹的員工,最近還成了公司的「銷售狀元」,深得主管的賞識。周林性格外向,和主管也很談得來,私底下和主管走得比較近。主管也確實經常在工作中幫助周林,使得他的業績提升很快。有一次酒席上,主管當著一個客戶的面,說小周是他的好兄弟,有事找他或小周都一樣。後來,那個客戶果真來找周林談一個折扣價,說主管要他直接找小周走流程。事實上,客戶說的那個折扣已超過周林的許可權,是主管級別的許可權。周林想,上次他找主管時,主管批准過一個這樣的折扣。現在客戶又說主管已經知道這件事了,要他幫忙走流程,於是就幫忙辦了,然後打電話給主管說,客戶的事幫主管辦好了。沒想到主管竟然勃然大怒,說:「誰給你這個權力的!」周林很委屈的說:「客戶告訴我已經找過你了,你在客戶面前也說過要他找我,所以我才幫他跑了流程。」主管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在客戶面前那些話,你怎麼就分不出真假來?你知道你這個行為是什麼嗎? 是越級!」後來,儘管周林一再解釋,主管表面上是緩和了,但從那以後,周林明顯感覺,他從主管的「心腹」位置逐漸被邊緣化了。周林總結教訓時說,工作中,主管就是主管,和主管保持安全的工作距離,不但能讓主管感覺到安全,更能保護自己的安全。

日期:2023-02-22

全台防疫報導

等了800多天,室內今起免戴口罩!公共運輸、醫院…只剩這8類場所需配戴,3張表一次弄懂

等了800多天,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不過校園防疫規定未同時放寬,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百貨業者遠東SOGO即搶先宣布,配合指揮中心放寬室內配戴口罩之規定,2/20起放寬百貨室內口罩配戴政策,消費者來店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但公司餐飲部門人員依規定配戴口罩,第一線服務同仁仍建議持續配戴口罩。而民眾關心的確診者隔離及傳染病改類等放寬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確診隔離調整為0+N,會牽涉到給付調整等跨部會協調,3月比較有可能實施,傳染病改類則是最後的措施。王必勝2/18視察台中市次世代疫苗快打站時表示,口罩令循序鬆綁,目前追加劑涵蓋率僅2成多,加上感染後自然產生免疫力約6成,盼能達到8成目標,未來也建議民眾1年打1劑,提升保護力。另外,北市從2/20起,50歲以上接種任一「追加劑」就送500元禮券,新北2/15起65歲以上長者不限劑次也送禮券。

日期:2023-02-20

政治社會

「我在公司連續開了20場會,就是要討論戰爭風險!」 全球最大半導體通路商老董:台灣企業界看地緣政治風險 比經濟景氣還憂心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對250多家會員企業的最新意見調查顯示,國內企業界對於台灣必須面對的前十大重要議題,認為地緣政治、經濟與環境(包括能源),是最困擾台灣上市櫃公司的三大議題。特別的是,上市櫃公司對於這些議題的擔心程度,地緣政治還高於經濟景氣及環境。協會日前發表對政府的建議中指出,「僅以備戰的方法並無法消除戰爭的風險,歷史經驗顯示,如果僅以備戰作為保護自己的方式,只會增加台灣應戰的決心,從而惡化戰爭的風險,因此大家必須配合其它方面的努力,才可以真正的避戰」。「我們相信,台灣與中國大陸可以找到和平共榮的雙贏方式,同時也可以與美國找到台灣、大陸及美國的三贏方案。」

日期:2023-02-14

全台防疫報導

2/20室內免戴口罩,人多的地方能不戴?QA一次看懂!何時全面解封,專家建議:先做好2件事

繼去年底戶外口罩解禁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宣布,考量四大面向決定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除了「醫療照護機構」與「公共運輸場域」仍強制戴口罩外,多數室內場所自2/20起解禁,可由民眾「自主決定」佩戴。校園部分,則要等到3/6才會放寬規定。針對口罩令鬆綁,不少專家提出意見。新光醫院副院長、公衛專家洪子仁表示,長者確診後重症風險仍相當高,因此口罩令的放寬,絕對不是代表民眾一定要放棄口罩防疫,「只要自己覺得不安心,不放心還是應該戴上」。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認為,以目前台灣疫情與各項條件來看,室內口罩鬆綁是合理的作法;但他仍提醒民眾,至今疫情還未過去,所以建議口罩能戴還是盡量戴,疫苗也盡量接種,因為除了新冠肺炎持續流行外,流感、腸病毒等仍虎視眈眈。《今周刊》整理了關於室內口罩鬆綁QA,讓您一次了解:

日期:2023-02-10

教育

司機斜槓成照服員,「最懂計程車司機的教授」幫升級…疫情接逾4000位確診者:沒一位司機染疫

「疫情後,人類生活的樣貌改變了,儘管已經解封,生活看似回到正常,其實並沒有。所以,我們超前佈署5年後會發生的移動、居家照服、偏鄉等服務需求。」在逢甲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的侯勝宗被稱為「最懂計程車司機的教授」,在疫情時他做了一項創新,讓計程車司機升級,成為照服員。這項計劃不只照顧偏鄉老人,2020年新冠疫情嚴峻,全台3級警戒時,這群熱血司機更投入確診者接送服務,同時和新北市政府合作,總計接送4300多位確診者,讓他們安心返家,針對這次活動取名「微光計畫」。侯勝宗驕傲道:「在那一場戰役裡,我們沒有一位司機染疫。」他成立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獲選為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的受贈單位之一。

日期:2023-02-06

情感關係

兒子過年回家,我多關心幾句就被嫌煩「難道父母對他只是負擔」...明明是一家人為何關係越走越遠?

阿崴很討厭回家,最討厭的就是過年。過年代表:必須待在家裡跟爸媽大眼瞪小眼,而自己長期住外面,作息、生活習慣與爸媽大不相同,長時間的年假,使得這些「不同」浮上檯面,增加自己與父母的摩擦。⠀

日期:2023-02-06

個人成長

賴芳玉:學法律不是用來訴訟,而是用來好好規劃和保障人生!

「我曾經看過一個案例,一位女性為了養小孩奔波於各國間,但卻忽略照顧自己的身體,有天她突然就走了,那個不負責任的男人,轉眼擁有了她所有的東西。」知名律師賴芳玉訴說一個讓人心疼的案例,同時提醒大家,這樣讓人心碎的情況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日期:2023-02-05

政治社會

台灣室內口罩將解禁?前衛生署長日本行感嘆:民主國家最後都是把戴口罩的決定權交給人民

過去疫情爆發時為何要戴口罩?因為COVID-19主要是飛沫傳染,如果可以保持1.5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應該就不太容易被傳染。但變種的Omicron 主要是侵犯上呼吸道,氣溶膠(Aerosol)也成為主要傳染途徑,因此戴口罩成為預防傳播最好的工具,基本上只要不要接觸到感染者,加上洗手,應該可以避免多數的感染。

日期:2023-02-02

理財

在股市中沒有天生的贏家,只是贏家會集中力量,輸家都在分散力量

根據多年來的摸索和見聞,我覺得不論從事什麼行業,專業化是通往成功唯一的路。要達到專業化的三個必要條件是「ASK」,A代表態度(Attitude),S是技能(Skill),K則是知識(Knowledge),但態度貫穿其中。

日期: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