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吞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吞吐共有75項結果
科技

一趟歐洲旅行感受到連網延遲的差異,這項科技普及將讓AI手機和AI電腦成為可能

在身邊的互聯網設備越來越多,一趟歐洲旅行帶著手機、iPad和筆記型電腦,但彼此可以互聯,外出到公共場所和火車上,有免費Wi-Fi可用,但世代不同的Wi-Fi設備,會有明顯的時延和效率低的感受。

日期:2024-05-15

科技

黃仁勳展示史上最強AI晶片GB200 液冷技術有鴻海!劉揚偉帶隊參加輝達GTC 展示雙方合作最新AI伺服器與液冷機櫃

全球最大專業電子代工業者鴻海(2317)參加了在台北時間周二(19日)在加州聖荷西的輝達GTC 2024人工智慧開發者大會,現場展示了與輝達(Nvidia)合作,因應下世代需求的AI伺服器與液冷機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親自出席輝達GTC的黃仁勳主題演講,親自見證AI伺服器新品發表,並感謝黃仁勳在去年10月鴻海科技日站台。

日期:2024-03-19

美食旅遊

45歲桃機今年旅客上看4千萬、第3航廈拚2年後完工!台美大增班:去舊金山金門大橋比去金門還方便

桃園國際機場周一(2/26)開航恰好滿45歲,桃機團隊選在這天,舉辦45週年慶祝典禮。挺過新冠肺炎疫情,2023年旅運量達3,535萬人次,恢復至疫情前73%。桃園機場樂觀預估2024年將突破4,000萬人次,未來待第3航廈與3跑道完工後,桃園機場將朝向8,200萬人次目標邁進。

日期:2024-02-26

國際總經

「你在中國可以罵共產黨,但不能罵習近平,不然第二天警察就來了!」台商赴陸發展30年 若走不了可以怎麼活下去?

中國經濟的逆風近幾年愈來愈大,使得深耕中國20~30年的眾多中小企業台商,不少人開始外移、遷回台灣,或轉進東南亞,但並非所有台商都走得了。在廣東東莞有多年設廠經驗的台商廖金璋認為,老台商想要離開中國的原因不一而足,從中國經濟走下坡、美中貿易戰導致外貿接單大減、2021年中國頻傳無預警停電,以及2022年因疫情動輒封城使製造業台商生存不易,全都有關係。輔導中國台商多年的華信統領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明仁則指出,大多數大陸台商沒有能力搬回台灣或外移,若要繼續在中國經營下去,關鍵之一是二代要願意接班,惟需注意碳排放、工業用地稅負門檻,以及數據安全審查等規定。

日期:2023-10-16

傳產

陳盛山看大韓航空、韓亞航空併購案的背後大贏家 仁川國際機場將成亞洲最大客貨樞紐中心

韓籍航空雙雄合併案,如果順利整合成全球第7大航空公司與韓籍最大LCC時,間接受益者當屬該航空的主基地─仁川國際機場,由於雙雄合併所創造的磁吸效益與話題性,加上不斷升級的機場硬體設備,可望吸引更多國際旅客轉而選擇仁川轉機,使其亞洲航運樞紐中心 的地位更加穩固。

日期:2023-06-28

國際總經

一個窮困的國際孤兒,為何擋得住中國圖霸東非 一帶一路釘子戶 深入索馬利蘭:直擊台灣外交肉搏現場

(今周刊1384)這是一個遙遠的國度,卻也是世界列強爭搶的戰略重地。這裡是世界最窮的地方,卻也是咬住亞丁灣,充滿商機的金銀島。索馬利蘭,這個台灣的國際友人,正在美中對峙的世界大局中扮演要角,而台灣,也正在這裡蹲好馬步,準備狙擊。

日期:2023-06-28

職場

爸爸工廠破產,小公主一夕淪落鐵皮屋還被綁住抽打...一餐只用17元買白飯高麗菜,她如何擠進外商翻轉人生

編按:父親原是呼風喚雨的公司大老闆,後來變成躲債的破落戶,被經濟壓力逼到喘不過氣的他,將怨氣移轉到孩子身上;母親原是千金大小姐,不顧娘家反對,執意嫁給父親,卻在丈夫生意失敗後,哀嘆地對孩子說:「我這輩子,不知道是在活什麼。」從備受呵護的小公主,一夕之間變成被父親家暴的低收入戶小孩,為了脫貧,一面讀書,一面熬夜打工到身體垮掉。捨不得花錢滿足口腹之欲,一餐只用17元買白飯與高麗菜。歷經全家躲債、罹癌、失婚等人生打擊,號稱「投胎失敗組」的陳珮甄,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了求學生涯,再憑一己之力,將自己擠進最好的外商公司,持續創造無數亮眼履歷。她是怎麼以不屈不撓的正向姿態,不被出身限制,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了一條花路?

日期:2023-03-31

理財

不要一昧地跟隨名師,重點是要從學習中找到自己的操作邏輯

輸家追隨股市名嘴,贏家和盤勢的對話不容別人插嘴。

日期:2023-02-03

國際總經

中國老矣!人口紅利不再、年輕人躺平、勞力變貴...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成長?

COVID-19流行之前,中國每年農曆春節期間的旅行是地表上最繁忙的人類交通運輸。這些以鐵公路為主的旅客,多為從農村地區到城市討生活的移工。

日期:2023-01-13

國際總經

上海復工復產、中國再祭「雙降」 Q3動能增強中 陸股基金迎政策紅利行情可望回溫?

為促進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中國政府陸續實施多項刺激政策,但市場認為只要「動態清零」政策未變,經濟成長恐持續受到壓抑⋯⋯。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