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在地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在地人共有414項結果
生活消費

科技進入社會安全網 從社區營造建構多元社福力

AI人工智慧的ChatGPT去年底橫空出世,短短二個月吸引全球超過一億活躍用戶數,催生者Open AI創辦人暨執行長奧特曼造訪台灣時表示,新科技的開發初衷是希望通過人工智慧,將人們從枯燥工作中解放,進而從事更需要創造力之任務。科技革命為人類社會帶來巨變,越來越多公益機構積極擁抱新科技工具,以更有效率與創新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不論是社福資源重分配、偏鄉弱勢族群保護到跨國援助議題,都能成為最佳實踐場域。

日期:2023-12-07

生活消費

首「惜」廚師 用吃實踐餐桌上的永續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5) Food WasteFootprint & Climate Change報告指出,有1/3的食物,還沒進入人們的胃,就在生產、運送、消費的過程中被浪費了;另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1) Food Waste Index Report 2021報告統計,2019年在家庭、零售和食品服務業產生逾9億噸食物廢棄物。

日期:2023-12-07

政治社會

復興原鄉》太平洋的風吹來 阿美族文化生機油然再現 擁抱傳統 都蘭國青年重振部落

(今周刊1406)都蘭國,一個僅有十餘人、平均年齡三十多歲左右的年輕團隊,他們運用最傳統的部落年齡階層制,並融入新的地方創生思惟,致力讓都蘭文化煥發新生。

日期:2023-11-29

生活消費

港都Fine Dining熱潮

美食聖經《米其林指南》宣布將高雄納入評鑑城市之後,整座城市掀起高級飲食熱潮,不僅有許多主廚選在這裡開設自己的品牌餐廳,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飯店裡的頂級餐廳及在地指標精緻餐廳,也紛紛聘請新任主廚或強化硬體設備應戰,百味紛陳下,構築了最精采而美好的2023年高雄餐飲實況!

日期:2023-11-15

生活消費

高雄60元吃到飽便當爆紅,老闆想「照顧工人」卻看見人性貪婪!為何台灣人特愛「高CP值撿便宜」?

為了不浪費食材,加上想照顧在地人及辛苦揮汗的工人,高雄大寮一間便當店老闆在中午開放1小時,讓客人隨便夾自己想吃的菜,無論份量多寡一律只收60元,讓不少人直呼「老闆佛心來著!」不過,這樣的美意終究是被濫用,老闆坦言,在網路上爆紅後,店內來了一些生面孔,夾了一盤又一盤的高單價魚或肉,最終就是吃不完直接倒掉,大嘆「我真的看見人性貪婪。」

日期:2023-11-06

生活消費

孤獨麵包師的個性烘焙店

人力精簡的店鋪內,包含主廚、服務生僅有一到兩人為客人服務,主廚校長兼撞鐘,不僅有更多機會與客人面對面溝通創作理念,縮短主客之間的距離,同時傾注全部心力製作每一款麵包。種類與數量限量發售,沒有事先預約幾乎吃不到,這些都市中難得一遇、不靠廣告全憑實力的小店,是販賣人情與美味的溫馨麵包店。

日期:2023-10-25

房地產

北士科房價飆漲,背後傳奇地主起底!劉德華御用法師、百年神秘家族擁萬坪土地「房子只租不賣」

許多人腦海裡的台北市北投區一帶,仍是一大片農地,如今北投房價已出現每坪120萬元的行情,與中山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及中正區五區,同時並列為「百萬房價俱樂部」。而帶領北投房價一路飆漲、衝破百萬門檻的關鍵,正是近年快速竄出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

日期:2023-10-25

科技

從在宮廟裡辦合建說明會,到超過30家建商搶插旗 北市最後重劃寶地! 北士科燙金傳奇

(今周刊1401)短短兩年,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以後起之勢,成為多家建商、財團卡位的明星新標的。引人注目的包括金仁寶集團企業總部已進入緊鑼密鼓興建階段,文林北路上也聚集十餘家建商搶進推案;龐大的就業人口所衍生的居住需求,帶動房價飆漲,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讓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日期:2023-10-25

退休

大腸癌開刀後辭職退休,那時他還不滿60歲...美容院經理感嘆:罹癌前,我的人生本來沒有「退休」2字

越是分享,越發現自己的幸運,因為施比受更有福。

日期:2023-10-25

生活消費

新埔蘿蔔館手做黑金吸客 攜手關山老農創永續三贏共好 

當旅人造訪台東關山,這座東臨海岸山脈、西傍中央山脈,處處可見稻浪翻騰的山城小鎮,除了嘗一口早年進貢日本天皇的御用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勤勞客家人竟在二期稻的短暫農閒時,以種植蘿蔔取代油菜花、波斯菊等田間綠肥,收成後的蘿蔔根莖葉皆有妙用,新埔社區自發成立「蘿蔔銀行」,契作保證收購,讓手工日曬蘿蔔乾售價翻3倍,更遑論準備放20年的陳年老菜脯,吹起另類「黑金」熱潮,保留下客家勤儉精神。鎮公所舉辦拔蘿蔔體驗、社區內各式以蘿蔔為主題的農遊小旅行,為小鎮帶來更多旅人,挖掘獨有人文風情魅力,帶動經濟、社會與環境永續三贏共好。

日期: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