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工作價值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工作價值共有83項結果
科技

18位產業大老赴總統府…他們為何訂單滿手,卻嗨不起來?一文解讀製造業老闆的「新三缺」苦水

一場總統宴,老闆們向小英吐的苦水不是水、電供應隱憂; 缺地、缺工、缺宿舍,才是當前台灣製造業的頭號大敵。 「新三缺」的難題,是否真比想像中更嚴峻? 《今周刊》採訪團隊前往台中、嘉義、高雄三大現場,一探究竟。

日期:2022-04-06

職場

只把工作當一份「差事」,你覺得快樂嗎?

當我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放在讓企業成功這件事上時,領導就變成一種服務他人的行動。

日期:2021-06-15

政治社會

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教授提出寶貴見解,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日期:2021-05-31

聰明理財

「高薪是用時間和健康換的!」她26歲年薪130萬辭職,38歲財務自由:真希望20歲就懂的3件事

寫這篇前言的時候,距離我第一本書《30歲前的每一天》的出版已經過去7年了。7年間,我的生命中多了3個可愛的孩子,事業上擁有了3家公司,2018年還成功完成了4億2千萬元的融資目標,彷彿生活已經有了起色。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我在20歲出頭的時候,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順風順水。

日期:2020-10-19

個人成長

35歲辭職顧病父,10多年後老父越活越健康,她52歲陷失業危機:當初回家照顧父親,錯了嗎

千萬不要因為孝順,忘了自己,耽誤自己的前途與人生,這應該不是父母樂見的結果。

日期:2020-10-12

職場

文化,是一群人365天的事

組織面對挑戰後,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模式,這是一家企業的文化形塑開端,而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由一群人365天的行為共同塑造出來的。

日期:2020-07-22

職場

未曾喝過洋墨水 這位八年級生如何讓臉書、谷歌、台積電爭相網羅?

一隻病毒,打亂了所有的節奏。可是,能將危機化為轉機的企業,會在最低谷時,大膽出手搶人;戰役過後,擁有最多「人才子彈」者,將是新一波的造局者。而你是那個也準備好的實戰人才嗎?

日期:2020-05-13

幸福熟齡

婚姻的表面是愛情,骨子裡則是犧牲、奉獻與妥協「丈夫離婚後很快再婚,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我價值」

這是卡位戰,戲棚下的人站久了就能粉墨登場,上台當台柱。

日期:2020-02-06

保險

台大電機碩士去「拉保險」浪費了?破解「保險業務就是出張嘴」的迷思

有人覺得拉保險不用高學歷,只要懂交際手腕就能業績長紅,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日期:2019-11-06

焦點新聞

台大電機碩士當壽險業務員 學者:台灣高教為何而戰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主任詹昭能在臉書表示,台大電機研究所與師範大學機械研究所碩士畢業選擇從事壽險業務員,意外嗎?他分析,關鍵是台灣高等教育「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因為台灣沒有協助或輔導孩子探索自我潛能以及未來職涯發展性向的有效「機制」與資源,無論學校教育或家庭環境全憑考試分數決定他們的去向。

日期:201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