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政府補貼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政府補貼共有206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又要普發現金了?2023超徵稅收逾3千億如何利用?台電、勞健保基金嗷嗷待哺

進入新的2024年,2023年稅收統計也陸續出爐。據財政部在2023年12月所釋出的「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2023年稅收預算數約3兆701億元,而去年前11個月已收到3 兆 2877 億元,超徵額約2175億元;財政部長莊翠雲去年11月預估,2023全年超徵額約3,000億至3,700億元。

日期:2024-01-03

科技

劉德音是被退休的?台積電美國廠問題發酵,明年的地緣政治深水區必須小心因應

台積電昨(19)日宣布董事長劉德音將不參與下屆董事提名,並將於明年股東大會後退休,現任總裁、副董事長魏哲家則被推薦為下屆董事長。此項消息事出突然,產業界也都很意外。劉德音退休的原因,推測應該與台積電美國設廠案遭遇紛擾、建廠進度延宕有關,新董事長明年上任後,後續美國廠的投資案會有哪些變化,將是備受關注的大事件。

日期:2023-12-20

政治社會

把握年末守荷包的機會!「4大補助」申請只到年底:房貸補貼3萬、家電換新補助每戶最高6千

時序來到2023年底,部分補助進入倒數階段,你跟上了嗎?包括房貸補貼、家電汰舊換新等,中央政府都有提供相關補貼,不過,申請也即將截止,有需求且符合資格的民眾快把握機會,千萬別錯過在2023年最後一哩路守住荷包的機會。《今周刊》整理出4大進入申請倒數的補助項目,讓大家能一次掌握。

日期:2023-12-15

科技

美日爭搶台積電、各國爭晶片自主!2027年台灣半導體大餅萎縮至全球41%

近年受美中科技戰、疫情斷鏈影響,各國紛紛祭出補貼牛肉,要打造晶片自主供應鏈,台灣、南韓首當其衝。調研機構TrendForce就預估,2027年台灣晶圓代工產能占比,將會收斂到41%,比2023年的46%減少5個百分點。

日期:2023-12-14

國際總經

COP28直擊/碳排殺人,醫師:醫療體系應強化氣候調適能力

聯合國第28屆氣候峰會(COP28)正在杜拜舉行,今年峰會首度將「健康」納入討論議程。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氣候變遷導致空汙、高溫及疾病傳播加劇,每年有1.9億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衝擊,呼籲各國儘速加強醫療體系應對資源。

日期:2023-12-10

理財

哪來勇氣?她存10萬裸辭、借60萬玩當沖才7個月賠光…全職操盤「1個月沒能賺X萬最好斷念」

「裸辭」玩當沖,你敢嗎?臉書社團有名網友以自身例子表示,大學畢業找到一份工作月薪42K,因為看到高中同學沒工作在家當沖賺很多錢,就開始跟他學習,工作只做了3個月就辭職,一開始有賺錢能過活,沒想到今年連續賠7個月,借來的60萬全部賠光,重新踏入職場並戒掉當沖,「不然再這樣下去我人生會毀掉」。對此,理財作家畢德歐夫認為,專職操作的收入應該要等於上班收入的2倍以上,最少保持這樣的水準比較保險。舉例來說,年收入有60萬的人(年終、三節全加),每個月平均有5萬,專職操作每月最好有10萬獲利比較穩。

日期:2023-12-08

政治社會

侯友宜開支票:年輕人免拿頭款、1500萬額度全額貸!5條件一次看、錢從哪來他這樣說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端出「青年購屋有好康」住宅政策牛肉,拋出「555方案」,對象為信用無重大瑕疵的40歲以下青年,經排富後首購購屋者,免籌頭期款,提供1500萬元額度全額貸款、利息補貼0.5%、利息優惠5年的優惠方案,貸款期限最高40年。至於經費來源與推估申請量,侯友宜估算,若每年約1000億元土地增值稅,只用其中1成到2成來補貼金額約140億元,預估方案推出後,1年會有約5萬戶申請,若是執政8年,估算共40萬戶申請。

日期:2023-12-08

政治社會

傳兇嫌求職遭拒!美大學槍擊3死,台灣副教授張家禎喪命…曾任職輔大,王宏恩悼「他拿過教學優良獎」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UNLV)於當地時間12/6發生3死1傷的槍擊案,根據校方聲明,死者皆為校內教職員,包含2位教授,其中1名死者為來自台灣的64歲商學院副教授張家禎(Cha Jan Jerry Chang)。美國總統拜登也發布聲明,譴責這起「槍枝暴力恐怖行徑」。

日期:2023-12-08

健康

花50萬只給付3704元!名醫鄭丞傑在美急診躺6小時驚呼「還好有旅平險」…國外看醫生健保能給付?

婦產科名醫、台北秀傳醫院院長鄭丞傑6月底去阿拉斯加旅遊,滑雪時意外摔倒,在醫院檢查6小時,甚至與醫師只有交談6分鐘,帳單金額卻高達50萬。鄭丞傑12/6曝光健保給付結果共「3704元」,他表示,許多人以為在國外的醫療支出,回國之後健保會全額給付,不禁感嘆「想得美啊,像美國那種天價的醫療費用,健保不被吃垮才怪!」

日期:2023-12-08

國際總經

免除核災威脅 但因成本「太貴」喊停 小型核電廠胎死腹中 重挫美新能源政策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日期: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