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民意反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民意反彈共有15項結果
政治社會

民進黨〉八年執政包袱重 朝小野大須多方對話 內政改革、跨黨合作 雙少數的挑戰

(今周刊1413)賴清德接棒,成為民意基礎僅四成的「少數總統」,解決民怨、啟動對話,是未來推動國政的首要之務。

日期:2024-01-17

國際總經

英國「政策髮夾彎」讓特拉斯傷重,經濟爛攤如何收拾?過半民意要她下台,恐淪「最短命首相」

編按:10月3日,英國萬眾期待的「預算髮夾彎」終於出現,上任不到一個月的財政大臣夸騰(Kwasi Kwarteng)在推特上宣布,將會廢除他10天前公布的預算中廢除45%減稅稅率最高階梯的計劃。根據YouGov的民調,首相特拉斯(Liz Truss)的這個預算案,是保守黨2010年以來評價最低的財政宣言,受訪近5000名英國人中,甚至有51%表示上任僅3周的特拉斯應辭職,僅1/4受訪者認為她應該留任。

日期:2022-10-04

公投專區

公投倒數計時!盤點4大關鍵提問 讓你一次看懂三接爭議到底在吵什麼?

三接爭議,到底吵什麼?釐清4大關鍵提問,答案或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日期:2021-11-24

政治社會

公投倒數計時!盤點4大關鍵提問 讓你一次看懂三接爭議到底在吵什麼?

決戰12月18日,「4大公投」投票日剩下不到1個月,正、反方展開大辯論,互不相讓。4大提案中,包括是否同意重啟核四(位於新北貢寮的龍門核能發電廠)、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桃園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這兩案,牽動台灣「減煤增氣」、「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路線是否還能持續走下去。涉及供電、減空汙、生態保護等層面的三接,從連署、成案,不同主張持續交鋒、爭吵不斷,公投若過,目前已施工近3年的三接要停工遷離,更是一場影響台灣能源轉型成敗的關鍵戰役。想像一下,當台灣不要核電、不要燃煤造成空汙、要持續減碳,要綠電、天然氣等能源轉型,也要台積電、台商回流等經濟發展,又期待供電穩定、不缺電,同時還能顧及環境生態……,怎麼可能做到?這是正反雙方交鋒的火線時刻,也是全民價值選擇的關鍵時刻,這時,沒有人是局外人,取捨絕對是必要的。

日期:2021-11-24

國際總經

我們與低碳的距離

實踐永續發展,是衡量國家進步與否的重要指標,在全球氣候危機下,這項能力更為關鍵。身為全球第21大排碳國,台灣對於回應氣候變遷、減緩全球升溫,有份難以規避的責任。然而,在眾多領域都能驕傲喊出Taiwan Can Help 的我們,唯獨在減碳上的表現,從未真正獲得國際認可。與低碳永續社會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台灣與模範地球公民之間的距離。

日期:2020-04-15

房地產

選後房市分析》蔡英文房地產政策2大觀察重點,決定你是否買得起房子

總統大選落幕了,2020年台灣房市第一個不確定因子排除了,選戰干擾也告解除,過去小英政府對房市似採不干涉、無為而治的政策,使得去年市場中已出現投機炒作的跡象,連任後其房市政策主軸會不會變?會不會如選前市場傳聞鬆綁房地合一稅?都將左右未來4年房市的走向。

日期:2020-01-14

政治社會

再次取得國會過半 蔡英文的連任之路仍面臨2大挑戰

蔡英文毫無懸念地贏得了2020大選勝利,迎來的順風夾雜著台灣民眾日漸升溫的「國家主權」、「身分認同」的意念,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民調顯示,已有六成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認為自已「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眾已下探三成。台灣總統如何在美、中兩大強國的夾縫中,求得平衡,已是歷來的執政難題,但面對北京日漸強硬的政治手段、美中關係處於緊張狀態,蔡英文的連任之路恐怕仍充滿挑戰。

日期:2020-01-11

國際總經

澳洲課15%「背包客稅」...法官批國籍歧視判違法 7.5萬名打工度假者有望獲退稅

澳洲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打工旅遊首選地,但2017年起,澳洲政府對來自8個國家的打工度假背包客課徵15%稅款(俗稱背包客稅),引起不少爭議。布里斯本法院近日裁定此項課稅違法,當地媒體估計約有7萬5000名背包客有望獲退稅。

日期:2019-11-01

國際總經

「一邊革命、一邊生活」的恍惚 成為港人日常

八月十八日下午兩點,大批黑衣群眾湧出香港島銅鑼灣站與天后站,朝兩地中點的維多利亞公園(簡稱維園)前進。不到一小時,傾盆大雨從天而降,維園內六座足球場及中央草坪,已滿是撐傘的人群,周邊地鐵站也因被擠爆而暫停服務。隨著時間推進,撐傘人潮逐漸蔓延至維園東邊的北角與西側的金鐘,開成一片多彩、壯觀的「雨傘花海」。

日期:2019-08-21

國際總經

呼籲抵制暴力、支持林鄭 港澳辦強勢回應 暗示香港抗爭運動很難再走下去?

週週都有反送中遊行的香港,直到中國國務院港澳辦今天罕見召開記者會,定調過去一個月的衝突皆是「少數人的暴力行為」、「嚴重觸碰一國兩制底線,絕對不能容忍」,似乎已道盡了港人的反抗運動走到了終點。如今回頭檢視過去50天的香港,不斷沸騰的民意,可見運動訴求不完全是針對撤回「逃犯條例」,而是港人對一國兩制下的北京政府、港府態度,極深的疑慮與恐懼之下,所掀起的抗爭行動。

日期: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