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燃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燃料共有990項結果
科技

彭博:台電財務危機恐威脅台積電、晶片業發展!經濟部喊話「綠電發展不是台電虧損主因」

彭博報導,半導體需要綠電,台電不穩定的財務將威脅晶片業發展,且台積電(2330)對綠電的需求大量,擔憂台電財務影響綠電目標。經濟部表示,台灣的綠電建設發展,主要為鼓勵民間投入資源,帶動國內綠電相關產業供應鏈,台電採購綠電佔購電成本不到1成,綠電發展不是台電虧損主因。

日期:2024-01-29

台股

買1張賺68萬!LINE Pay(7722)興櫃飆1030元變股王…全台一半人都在用,LINE POINTS有多威?

你有在用LINE Pay嗎?據統計全台逾7成民眾,都在使用LINE Pay作為行動支付的工具。挾著這股氣勢,LINE Pay(連加網路,股號7722)周五(1/26)以每股348元登錄興櫃,早盤以450元開出,終場收在1030元,成交量突破445張,等於買一張賺68萬之多。

日期:2024-01-28

職場

老外說 Party "This is gonna be a gas." 你敢去嗎?

Iris和外籍同事要一道去參加客戶的party,外籍同事很開心地說:“This is gonna be a gas.”Iris嚇了一大跳,現場會有毒氣?瓦斯?汽油,天哪,這是什麼party,太危險了?!今天來看看gas相關的道地用法。

日期:2024-01-25

科技

純電車年省30萬,開42萬公里等於車免費!小黃司機:開愈多真的愈省,但最大缺點竟是車子進步太快?

在路上看見電動車已經不稀奇,如果搭到電動計程車,不少人會覺得很稀奇。車價相對昂貴的電動車,適合拿來當營業用計程車嗎?有電動計程車駕駛現身說法:「里程開愈多,愈划算。」電動車相較油車的優勢有不少,包含充電費比汽油便宜,保養費也相對低廉。多元計程車司機王先生就分享,他在2023年6月砸重本花336萬,買了BMW電動車iX xDrive40,「現在真的回不去了。」

日期:2024-01-24

科技

調查揭露〉台廠踩紅線不自知 終端買家列實體清單 美制裁 俄軍工業照買MIT

(今周刊1414)《報導者》與俄羅斯海外獨立記者合作,獨家取得俄羅斯政府採購資料,發現來自台灣的工具機,近期已流入俄羅斯國營的軍工企業和核子物理研究所,但台灣廠商根本無力管控流向。

日期:2024-01-24

台股

LINE Pay每股348元登興櫃,行動支付只有它獲利!如何做到?8年前開始布局...台灣最大股東是這2家銀行

全台灣每2人就有1人使用、擁有超過1,200萬名用戶的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將於1月26日以每股348元登陸興櫃,是台灣第一家行動支付業者上市的公司。

日期:2024-01-24

政治社會

趕不上氫能趨勢 建置落後歐美、亞洲鄰國 障礙沒移開 中油加氫站只聞樓梯響

台灣公布二○五○淨零碳排路徑,氫能獲得政府青睞。然而,台灣中油布局多年的加氫站,面臨法規、選址、民眾抗議等挑戰,將氫能轉接到民用交通載具的「最後一哩路」,始終走不完。

日期:2024-01-24

傳產

台電累虧3820億,傳電價調漲25%?台電:扮演物價「消波塊」,目前無調漲方案,盼政府財務支持

台電連年虧損,去年即使有政府補貼500億,虧損仍高達1985億元,歷年累計虧損3820億元;電價審議會將於3月舉行,外界關注電價是否連續3年調漲。然而,有媒體報導台電已規劃電價調整方案,可能爭取今年以不虧損為目標,讓電價調漲25%,或向政府爭取新台幣1500億元財務補助。對此,台電澄清目前內部正在進行財務檢視,後續會向經濟部報告,因為身負抗通膨重任,希望爭取政府財務支持,但目前並無調漲方案。

日期:2024-01-21

國際總經

13家台企成TNFD先行導入成員,台泥以大型建材業入列!他們如何關注土壤碳匯、外來種入侵等議題?

氣候行動刻不容緩,「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周二(1/16)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公布名單,台灣入列企業13家公司,其中台泥成為台灣唯一大型建材業獲邀成為TNFD先行導入成員(Early Adopters)企業。氣候行動與自然解方,是邁向2050淨零目標的兩大關鍵力量。台泥指出,台泥在1/16成為全球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倡議TNFD Early Adopters。此次入列台灣企業包括台泥、台達電、玉山金控等13家公司列名,除台泥成為台灣大型建材業先行者,其他國際指標建材公司列入名單也包括瑞士霍爾希姆集團Holcim、德國海德堡建材以及Cementos Argos。

日期:2024-01-17

金融

全球併購交易急凍、創10年新低!杜英宗樂觀展望2024年:台灣將靠這點贏得國際目光

近年Fed為解決頑固的通膨大舉升息,使得2023年全球併購活動急速萎縮、交易總金額未達3兆美元,為10年來的最低。然而,隨著Fed升息進入尾聲,以及AI等新興科技持續加速世界變革,跨國企業仍需透過併購轉型、創新,改變市場競爭格局,預期2024年的併購案將會增加,尤其是能源、醫療、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此外,台灣近期的一些購併案,不少都是國際大廠自己找上門談併購,顯示台灣企業的經營能力及經營環境持續被世界肯定。

日期: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