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稅賦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稅賦共有192項結果
稅制

免稅一場空!送農地給小孩想省2,315萬贈與稅 疏忽一動作被追繳200萬

贈與農地給直系親屬,只要申報時檢附「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且受贈人須在5年列管期間繼續將農地作為「農地」使用就能免課贈與稅。不過,有一位民眾將農地贈與小孩後,省下一筆2,315萬元的贈與稅,卻因一件事被抓包,反而被追繳209萬餘元。

日期:2021-10-12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68期|上修志超EPS至8.3元,國泰金保留盈餘飆高至4279億元

本期《存股助理電子報》,我們針對志超售地認列獲利,國泰金能不能調高現金股利?亞泥花蓮礦權敗訴等存股池中所追蹤公司近來發生的重大事件一一進行整理與分析。

日期:2021-09-20

稅制

她逃稅3億台幣、罰款達9億元! 會計師:在中國高所得者小心了 逃稅被抓到「這三件事」讓你超痛

近期北京大動作整頓社會風氣,繼45歲的「還珠格格」趙薇之後,另一位高人氣女星、30歲的鄭爽也成為焦點。她被查出逃稅7199萬人民幣(約3.12億台幣),被上海市稅務局重罰2.19億人民幣(約9.54億台幣),等於罰款是逃稅金額的三倍!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若有在中國的工作,特別是高所得者,千萬別把鄭爽案單純以娛樂新聞看待,因為高所得者已經成為中國稅務機關的關注對象。在對岸工作的台灣人,宜省思在中國大陸收入來源與資產配置的稅務合規性。

日期:2021-09-01

政治社會

被看見的興奮與心酸

為期約兩周的東奧落幕,這回國手的鬥志與拚勁,感動疫情期間鬱卒的國人。而企業在低碳轉型上也得向運動員看齊,要堅持不懈、找對方法推動,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日期:2021-08-11

稅制

生前贈與或死後繼承 財產移轉有學問

年過50歲後,無論是繼承父母資產或是財產欲移轉給子女,建議可開始做相關規劃,提早試算做分配,可有效達到節稅,也能避免多位繼承者不必要的紛爭。關於資產贈與及財產繼承的範圍,包含不動產、動產和其他有財產價值之權利,如土地、房屋、現金、黃金、車輛、股票、公債、信託權益、漁礦業權等,依財產項目不同,有各自的時價認定,例如不動產的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建物以房屋評定現值計算。

日期:2021-06-29

全台防疫報導

各縣市「紓困」措施總整理! 減租、延稅資格一次看

國內疫情持續擴散,衝擊各行各業民眾的生計,除了中央政府的紓困方案之外,其他地方政府也有提供相關的補助、津貼等計畫,以協助民眾度過這次的難關,不過到底有什麼方案、誰又符合申請資格,帶你一次看清楚各縣市的紓困措施。

日期:2021-06-03

房地產

政府打炒房真有用? 為何台灣反成避稅天堂 看那些炒房避稅的人到底「搞什麼」

國內房價所得比在2020年已飆升至全球第九位!政府為抑制高房價,2016年出重手推動「房地合一稅」,對持有時限過短的房屋交易,資本利得即課徵35-40%重稅,希望讓飆漲的房市降溫,但政策上路四年多來,全國住宅價格指數仍節節攀升。2020年底,政府再度高調宣示「打炒房」,財政部宣告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房地合一課稅將自然人與法人稅率拉齊、並延長「炒房」的認定期程為五年,甚至將預售屋納入房地合一稅規範對象。至於囤房稅則憂房東將稅轉嫁給房客,先暫緩實施。將健全房市的關鍵雙法脫鉤處理,是否真能有效抑制房價?或只是讓投機客另闢蹊徑,炒作房價?本文剖析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投機客炒房避稅風潮、手段,試圖為讀者提供解答。

日期:2021-03-25

房地產掃瞄

近6成民眾看漲房市! 「打炒房」政策是否會讓房價降溫?

政府打炒房措施陸續推出,繼日前央行加碼祭出限貸令後,近日行政院及立法院又預期將通過房地合一稅2.0,甚至引起可能溯及既往的討論。雖然目前尚未定案,但這些舉措是否能在未來有效抑制房價,效果還有待觀察。房仲業者針對網路會員進行調查,發現有高達73%的民眾支持延長房地合一的短期持有定義、57%民眾認為房地合一能有效抑制投機炒作,顯見民眾對於政府打炒房作為有一定的接受程度。但調查也顯示,59%民眾仍看漲房價。

日期:2021-03-24

焦點新聞

千萬勞工注意! 勞保每月自提6%享「稅賦優惠」 退休金還能多1倍

為使勞工老年經濟安全多一層保障,提醒適用勞退新制的勞工朋友,可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提前建立儲蓄習慣,除享有自提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的稅賦優惠,每年還可以分配投資運用收益,請領退休金時可享有不低於依2年定期存款利率所計算的保證收益,可讓老年生活更安心。

日期:2021-03-21

理財

美國財政支出可望刺激經濟成長,卻也加深通膨升溫疑慮

有鑑於美國將陸續通過財政刺激法案,PIMCO(品浩)預估新一輪財政刺激法案規模將上調至1.5兆至1.9兆區間,並也同步上調2021年美國經濟成長估計值。然而,財政支出大舉擴張,也引發投資人擔心通膨升溫。我們在PIMCO的看法是,未來無法排除財政疲勞的可能性,且勞動市場的結構性改變可能抑制通膨陷入升溫循環。

日期: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