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肺癌家族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肺癌家族史共有40項結果
健康

65歲老婦不吸菸、作息正常,卻因每週做「1件日常小事」罹肺癌二期!醫:剩5年可活…

只有抽菸會引起肺癌?錯!除了抽菸以外,還有遺傳、空汙等許多其他原因。一名65歲婦人不抽菸、日常習慣良好,卻因做了在華人傳統中再正常不過的「燒香」習慣,竟罹患了致死率高的肺癌,有醫師直言,燒香是東南亞文化的象徵,卻也可能是致癌元凶。

日期:2022-09-25

健康

肺癌肺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7/1起可2年1次肺癌篩檢!LDCT早期偵測計畫啟動「全球NO.1」

衛生福利部自2022/7/1起,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讓台灣成為全球第1個針對具肺癌、肺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肺腺癌篩檢)的國家!

日期:2022-09-04

健康

「他這輩子都得背痛苦十字架」…醫生娘肺腺癌末轉移腦、天堂掉地獄!肺癌權威:做LDCT自救救全家

「日前一位40幾歲男病患在診間忽然跪下來哭說:『教授,你一定要救我。』」這是肺癌權威台大醫師陳晉興在門診時經常見到的景況,這位病患發現肺癌末期已經治療多年,最近轉移到腦部,「他要負擔全家的經濟,要養老人和小孩,不知該怎麼辦?」陳晉興在從醫的過程中,對這樣的畫面一點都不陌生。但眼見肺癌人數逐年攀升,他實在於心不忍,尤其一發現罹患肺癌,通常是末期了。第四期患者5年存活率只有8%。雖然醫學進步可以治療,但事實是:沒有根治的一天。「病人常問我:『教授,我要一路治到什麼時候?』我都不忍心說,治療到你往生;它沒有終點,所以會很辛苦。」因此,陳晉興不停呼籲45歲以上民眾每2~3年要照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LDCT檢查出來的肺癌,9成以上都是1A期,存活率約88%,我的團隊存活率是94%。」

日期:2022-08-22

焦點新聞

電腦斷層掃描儀是否普及診所 陳時中:可討論

現行法規規定電腦斷層掃描儀等儀器只能在醫院設置,外界呼籲不應用醫療層級劃分,若診所能達到標準就能設置,提升普及性、便利性。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這部分可以討論,但要先有安全、品質,才會考慮可近性的問題。

日期:2021-04-30

健康

家庭主婦長期吸二手菸,罹患肺腺癌!醫師:出現8大症狀恐已肺癌四期

50歲李媽媽為家庭主婦,因丈夫、兒子都是老菸槍,連帶每天被迫吸二手菸,日前她因持續咳嗽2週就醫,醫師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左下肺葉有一處約0.8公分的毛玻璃結節。所幸早期發現,透過微創手術治療後並未擴散,切片檢查也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全家因此決定戒菸,保護彼此健康。

日期:2020-03-30

幸福熟齡

「女癌之王」肺癌禍首!小心「5件事」易養出癌細胞,宜少碰

女性不抽菸、不下廚,竟然也會得肺癌!原來除了二手菸、油煙、遺傳,空污PM2.5也可能是釀成肺癌的元凶之一。近年知名女性紛紛傳出罹患肺癌,包括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藝人寶媽等,肺癌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並已經是「女癌之王」!為了對抗空污、防肺癌,坊間流傳許多必吃護肺食物,像是要多吃維生素 A的食物,包括:南瓜、菠菜、胡蘿蔔等,到底是否正確?營養師還推荐哪一些食物吃出護肺效果?

日期:2020-02-12

健康

不抽菸、沒有家族史,53歲婦罹「兩個肺癌」!醫師:6大危險因子別輕忽

53歲張女士一向身體健康,沒有肺癌家族史,也沒有抽菸習慣,健檢時卻發現左、右肺部出現毛玻璃狀病變,進一步手術、切片後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不抽菸、沒有家族史,怎麼也會得肺癌?

日期:2020-02-10

幸福熟齡

她明明飲食健康、不抽菸竟罹肺癌!名醫揭:全台灣非吸菸女性都在犯的2個錯誤,快戒掉

57歲的張媽媽是名全職家庭主婦,為了家人的飲食健康,堅持每日3餐在家烹煮,避免外食。2年前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時,發現右上肺葉處有一處約0.8公分的毛玻璃結節,陸續追蹤其成長到1.1公分且結構清晰,後續確診為肺腺癌初期。

日期:2020-01-15

健康

「肺癌」是十大癌症死因第一名!國健署:注意肺部7大警訊

近日「肺癌」躍升熱門新聞議題,不僅成了總統大選攻防戰的話題,藝人寶媽也傳出罹患肺腺癌,引起許多民眾關注。肺癌已經連續39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且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發現罹癌時都已經不是早期。以下提供遠離肺癌的方法與肺部健康警訊,提醒民眾平時多加注意。

日期:2019-12-28

健康

他咳嗽以為感冒,其實是肺腺癌第四期 醫師提醒「肺癌11症狀」超重要

新竹一名51歲陳姓民眾,幾個月前突然咳嗽不止,起初以為是普通感冒,不料咳嗽症狀持續近一個月,未見好轉,而且每次咳嗽都頭痛欲裂,就醫檢查後赫然發現,罹患肺腺癌第四期,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大腦和肝臟。

日期: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