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高等教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高等教育共有286項結果
職場

「強盜大亨」辦學 讓自由之風吹拂史丹佛

一八九一年十月一日,位於美國加州的史丹佛大學正式開學,校訓是「讓自由之風永遠吹拂」。創辦人利蘭為鐵路大亨,他為悼念喪子而向時任哈佛校長取經辦學,開啟學術自由風氣。

日期:2023-10-18

職場

超高齡社會未來怎麼自處?台北大學成立研究中心 降低世代年齡歧視、培訓高齡人才

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於今年成立,並發行《學老誌》,於10月3日假公共事務學院辦理創刊發表會,現場邀請創刊號的作者現身說法、並專家評論、以及在地長者回饋讀後感。計有150位在地長者及北大學生參與,見證臺北大學回應台灣超高齡社會的需求,透過《學老誌》為大學在高齡化的社會責任中擔任領航,並陪伴全國50歲以上的民眾一起健康學老。

日期:2023-10-07

教育

2024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台大進步35名,列全球152名...台灣前10大學有哪些?亞洲最強是這3所

英國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特刊公布了2024年的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牛津大學連續第8年蟬聯世界第1,而台灣大學在全球排名中名列第152位,成為台灣國內排名最高的大學。

日期:2023-09-28

教育

一句「我從北大畢業」起跑點就完全不同!中國菁英教育現場:菁英父母正在把社經地位傳給下一代

我在中央中學的校長辦公室見到娜娜,她是位留著短髮的高䠷女孩。聊了幾句之後,我不經意說到她似乎很在意考試成績。娜娜對我輕率的態度皺了皺眉頭,鄭重回答: 「假設北京大學錄取的分數線是660分,但你只考了600分。從這一刻起,你的人生就會完全不同。比如說你從哈佛大學畢業。你能說這和從美國其他任何大學畢業一樣嗎?你能嗎?你不能,它們就是兩碼事。你會得到不同的實習機會,在不同的公司上班,並且開始不同的職業生涯。對吧?只是一句『我從北大畢業』,就會讓你有完全不一樣的起跑點。」

日期:2023-09-15

政治社會

國家希望工程第二波!賴清德揭「0-22歲投資未來世代」政策,鎖定三年齡層托育、教育、勞動權益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周二(9/12)釋出第二波「國家希望工程」政見,主軸為「0-22 投資未來世代」的社福與教育政策,依據「0-6歲」、「6-18歲」、「18-22歲」3個不同需求的年齡層與家庭,提出全方位社會支持體系的具體方案。

針對0至6歲幼兒,賴清德表示將擴大社會支持,建立平價、優質、普及的托育體系,擴大幼兒園公共化、準公共化及非營利幼兒園的政策;對於6至18歲族群,則是建立公平、均優、多元的教育體系,讓所有孩子都能有良好的發展機會。至於18至22歲族群,賴清德表示政府將制定「青年政策白皮書」,多元支持青年發展,提升高等教育、技職教育品質,並回應青年居住需求,保障青年勞動權益、提升薪資水準、改善工作環境等。

日期:2023-09-12

職場

文憑不等於高收入保證?大學畢業「所得中位數」竟低於專科!一文拆解數字背後的盲點與隱憂

教育程度或學歷高低通常被認為會與收入有正相關,但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觀察過去7年所得收入者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分佈,卻出現專科教育所得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高於大學學歷所得者。以2022年統計資料為例,該年全體所得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台幣47.5萬多元,研究院所以上學歷者則是以近91.2萬元,居各學歷之冠,然大學學歷者僅為53.6萬餘元,低於專科學歷者56.7萬餘元。勞動學者、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分析會有此狀況,第1個原因是該統計沒納入年齡因素,因為現在幾乎已快沒專科可就讀,目前有專科學歷的人通常是年紀較大的工作者,等於有較多工作年資,而工作年資也與收入高低有相關性,不一定能支持「有一技之長比有大學學歷更吃香」的論點。此外,因為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導致大學供過於求,不只許多大學生畢業後,較多從事相對低薪的服務業或文組相關工作,也會產生求職向下排擠的效果,因此青年低薪的困境,與大學普及、教改有高度相關性。辛炳隆說,他不贊成學子選擇從高中、大學、碩士、博士「一路讀到底」,因為這樣會讓就業的路愈走愈窄,如今在職專班很方便,青年可在高中職、專科畢業後先投入職場,工作後若認為自己仍需要,再回頭就讀即可。

日期:2023-09-11

政治社會

「學生對課業沒有使命感」,林百里曝台大演講談AI「一半都在睡覺」…學生會長這麼說

今周刊編按:AI人工智慧正夯,廣達股價也一飛沖天,廣達集團總裁林百里周六(8/26)回到母校,有現場人士問他,現在大學生是否具備當年大學生的熱情?林百里自曝,之前到台大演講AI時,沒想到「有一半的學生在睡覺」。林百里呼籲學生,「如果對於所學的東西有使命感,即使聽不懂的事,也會硬著頭皮不斷追問下去。」對此,有媒體報導,台大學生會長莊智程回應,同學可能讀書比較累,但他自己在聽演講時,「雖然閉目養神,還是有在專心聽。」

日期:2023-08-27

教育

我的小孩天資聰穎,如何加入智商人口2%的門薩組織?跳級資優鑑定、如何進入資優教育一次看

日前有位11歲英國籍港裔男童參加門薩(Mensa)入會考試,取得162分滿分超過愛因斯坦,才讓台灣民眾發現,原來門薩組織在台有分會。不過,由於台灣門薩入會測驗要求應試者年滿18歲,讓不少人擔心,是否會因此埋沒了「台灣神童」。今周刊特別整理「如何能取得國際門薩組織身分」、「跳級資優鑑定管道」、「如何進入資優教育體系」方式,提供給家有天賦異稟孩子的家長們參考。

日期:2023-08-16

政治社會

219億學費補助政策超有感!但未排富、壓縮弱勢生補助、公私立大學資源不對稱,問題怎麼解?

全台近90萬大學生,超過三分之二就讀私立大專校院,政府砸錢補助學費,固然是最「有感」政策,但要解決公、私大資源分配傾斜問題,提升高教品質,達到教育平權,需要比發紅包更全盤的政策。

日期:2023-07-12

政治社會

國研院20周年慶,陳建仁歡喜回娘家…7大研究中心引領台灣科技力,向世界大步邁進

國科會轄下的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年成立滿20周年,週二(7/11)舉辦20周年慶,行政院院長陳建仁特地打上2003年國研院成立時戴的領帶出席,致詞時他表示,「很開心回娘家,我很想念這裡。」他說,國研院是以追求全球頂尖、開創在地價值為願景,並以創新科技守護台灣作為營運目標,「在過去20年的發芽、成長、茁壯後,現在是一棵大樹,期許在未來20年能發揮更大力量,協助台灣向世界大步邁進。」國研院董事長吳政忠代表國家實驗研究院感謝過去20年來產學研界的支持及協助。他強調:「國研院表現越來越好,也是扮演支持國家科技重要的力量,7個研究中心都有很重要的成果及貢獻。」

日期: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