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友善環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友善環境共有232項結果
科技

農工大縣的漂亮轉身 科技助力 開創彰化全新氣象

隨著人工智慧與自動化科技的革新,將數位科技應用至生活的各個層面,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除了各行各業積極進行技術與思維上的數位轉型,公部門也勢必得跟上這股潮流;號稱中小企業原鄉的彰化縣,「智慧化」轉型已成產業升級的關鍵字,更是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的秘密武器。

日期:2022-09-01

政治社會

SDGs卓越城市論壇》沒有奇蹟,只有腳踏實地!徐榛蔚:為了讓花蓮成為永續城市「我們很努力」

花蓮有好山好水,非常適合成為永續發展城市。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表示,她於2020年2月成立「有機農業促進辦公室」,希望花蓮能成為有機城市,每一年要增加10%的有機面積,確實都達到了。她更期許用真善美將花蓮打造成有機城市。

日期:2022-08-10

生活消費

對地球好一點的10個方法 聯合國指路 低碳生活沒那麼難

綠能只能解決一半的碳排問題,想在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要改變。看三對奉行節能減碳的伴侶,示範如何有意識地活出與世界共好的理想生活。

日期:2022-08-10

生活消費

美國黃豆關注永續生產 也建構完善培訓及認證機制

第四屆「黃豆油大師檢定」即刻開跑!

日期:2022-08-02

生活消費

真菌的無限可能

第一次拜訪「米大菇食」時,在門口猶豫了好久,我循地址找到的地方,是在多水氣的山邊,樹叢高聳,夾雜錯落著幾棟怎麼看都像倉庫的房舍。我深深吸口氣後大喊:「請問阿凱在嗎?」才從房子深處傳來腳步聲,回道:「來了來了!」這才確定沒找錯。

日期:2022-07-27

傳產

帶頭示範》從日常文件電子化到廠房水泥 都是節能利器 台灣標竿企業 這樣超前部署減碳

全球瘋ESG,影響所及,企業也風起雲湧掀起新一波減碳狂潮。但光有永續議題的認知還不夠,開始行動,才是真正帶來改變的關鍵。「齒輪王」和大變身盤點碳足跡先鋒、日月光蓋首座低碳封測廠,看台灣標竿企業這樣拚減碳!

日期:2022-06-15

焦點新聞

【還海行動1095】連結各界清除海廢 製成新國民藍白拖 落實循環經濟

行政院推出為期四年、總預算65億元的「向海致敬」政策,每年花費近八成經費用以清潔海岸,但,海真的變乾淨了嗎?。去年《今周刊》實地訪查全台灣海岸現場,發現陳年廢棄物及新生垃圾依舊佈滿在溪河畔、入海口及淺灘的不堪真相,引發各界關注並採取更積極的清廢行動。為保育及永續海洋資源,《今周刊》於去年世界地球日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第一年號召產官及民間組織等12家夥伴、舉辦5場淨灘活動,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成功變身成2,440雙「新國民藍白拖」;計畫邁向第二年,再有七家政府企業單位加入行列,共同實踐ESG精神,促進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22

焦點新聞

專訪屈臣氏董事總經理》優惠券存手機…1年可省1300萬張感熱紙,她拚2025年10%用綠電

前陣子,藥妝通路屈臣氏在APP上推出電子優惠券,主打線上線下都可使用,將原先一年需耗費1300萬張感熱紙印製的實體券電子化,因應疫情也「友善環境」;去年第一家門市啟用「綠電」、以點數回饋鼓勵民眾自備環保袋「減塑」等。看似微小的舉措,實際上都是屈臣氏邁向永續的步伐。屈臣氏董事總經理弋順蘭(Kay)表示,透過持續與消費者及廠商溝通,希望2025年能達成10%綠電使用率,2030年減少4成溫室氣體排放量。

日期:2022-04-15

政治社會

讓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 僑委會《部長講堂》邀客委會楊長鎮主委暢談族群主流化

臺灣首部海陸腔客語大戲「茶金」,播出後佳評如潮,劇中透過臺灣茶撐起經濟半邊天的輝煌時代,以客語穿插、帶入浪漫臺三線的歷史場景,掀起客家文化敘事新浪潮,甚至讓更多人對客家文化產生關注,客委會作為這部時代劇的幕後推手,功不可沒。究竟臺灣客家發展與海外客家交流現況為何?僑委會《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直播單元,特別邀請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深入剖析。

日期:2022-03-30

美食旅遊

森林與湯屋

一座隱於森林裡的小屋,伴著輕煙裊裊的蒸氣藏在山間,這座湯屋有主人的理想、傳承文化的根,還有在地人與自然共處的生活氣息。獨享整片鬱鬱蒼蒼的小森林,更是泡暖湯時才有的專屬權利,不管外頭天氣再冷,在綠樹、暖泉的相伴下,這一夜也能安穩地沉沉睡去。

日期: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