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要悄悄掌握中國通路 P.18

要悄悄掌握中國通路 P.18

在經過漫長的談判過程後,中國與台灣終於在日前先後獲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是全球華人的一大盛事。對兩岸來說,世界貿易組織的入場券雖然已經到手了,不過前頭的道路未必好走;尤其中國大陸正在走台灣十幾二十年前的老路,忙著發展經濟,但是法治基礎等架構的建立趕不上經濟的成長速度;一旦倉卒入會,短時間問題恐怕就會凸顯出來。

中國的經濟成長平均每三年就有一個循環;打從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八二年經濟就不好;到了八五年上來,可是八九年又碰上天安門事件,經濟再度走軟。九二年鄧小平南巡後,大陸經濟又見起色;而為了壓抑過熱的經濟,九三年底大陸當局實施宏觀調控,可是要到九五年左右才明顯降溫。

到了九八年,雖有東亞金融風暴,人民幣貶值的呼聲也有增無減,不過大陸卻宛如亞洲經濟中流砥柱,逆勢挺升;甚至到了二○○○年,在全球一片慘澹聲中,中國大陸仍是世界經濟的最後一道防線。不過若是從過往的循環周期來看,二○○一年的中國經濟應該已到了高峰,隨時都會拉回。

嚴格說來,大陸經濟基礎稍嫌薄弱,深度及穩定度都不足;順勢時跑得快,逆勢時也摔得不輕。其較扎實的一面是自由經濟制度的部分,而國有企業的部分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所幸國企占整個經濟的比重已明顯下降,如一九七八年國企幾乎百分之百等於大陸經濟的代名詞, 如今國企大約只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三○%至四○%上下,僅有三分之一強而已;不過其他六、七成的比率也不全然是自由市場經濟所構成,因為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不少有辦法的地方自行開辦鄉鎮企業,甚至連解放軍也成立自己的營利事業,因此很難從外貌區分國企、鄉鎮企業和真正的民營企業。

此番大陸受全球不景氣的影響較輕微,主要原因我們過去曾經提過,因為她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可供依賴,外銷比重不大,所以至今仍能屹立不搖。大陸外銷產品的大宗是電子產品,約占三○%弱,其次是紡織品,約有兩成;紡織這類的傳統產業受到經濟轉弱的衝擊最輕,因為不管有沒有工作,都還是得穿衣吃飯,或許不像過去那麼講究,但該買的總還是要買,而中國出口的紡織品價位正好符合目前景氣不振下的消費水準。

大陸仍以傳統產業為主,先前傳統產業成長有限,現在也不至於下跌太兇,因此相較於科技產業受傷不重。

大陸經濟發展二十年,資訊產品已躍居出口首位,不過電子零組件也是大陸進口的最大項產品,占進口產品的三八%;從這裡看出,大陸進口電子零組件後加工再出口,造就了資訊產品出口首位的成績,而其中更有六至七成是台商企業所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應該有相同比率的零組件是由台灣進口,再從事加工出口。

雖然大陸經濟受外銷的影響不算大,不過正如我們一開始所提的,大陸還是存有與過去台灣殘留的相同問題,其中最嚴重的便是金融環境不成熟,這在台灣目前仍是一大困擾。

當經濟成長或企業有獲利時會產生現金,但是現金跑哪裡去了?如果金融制度夠成熟、夠深厚的話,便有足夠的縱深吸收大量創造出來的資金;同時在同樣的條件下,資金可以快速移轉到有效率的市場,亦即真正需要錢,而且風險低、獲利高的地方;可是在封閉市場中,資金只能流向政府指定,或需要錢、但快倒閉的企業。

如果企業所經營的商業模式是有前景、有展望,大可藉由增資、發行債券或向金融機構融資的方式籌集營運所需的資金。如果金融制度不健全的話,就像沙漠,即使沙漠也會下雨,可是因為土很硬,雨水無法被土吸收,所以稍微下個雨就淹水,可是水一流光或是蒸發後,還是原來的沙漠;大陸的金融體系也是如此,甚至台灣的金融系統在不久前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金融市場很淺,所以稍稍有了點錢,就形成錢滿為患的現象,無處可去的資金只能往最具流動性的股票市場聚集。

如今大陸也步上台灣的後塵,因為經濟好太久了,股票也熱太久了,二○○○年股市大漲時,不少人想盡辦法進場買股,沒錢也得借錢,只怕錯失一夕致富的機會。可是自從開放大陸人民買賣B股後,股市已經下跌一大段了,下跌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在追查投資人買賣股票的資金來源。

如果套用台灣的模式,就是政府在查丙種資金。在追查丙種這點,兩岸政府頗為相似,一方面擔心查得太緊會造成市場下跌,可是現在不查以後會捅出更大的樓子,投鼠忌器的矛盾心態兩岸皆然。

金融市場會受到經濟的影響,因為經濟成長會產生現金,有了資金挹注,金融市場也會跟著成長;同時,金融市場的成長也會回饋到實體經濟,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股票漲跌牽動到投資人的消費心態。另外股票這種金融資產上漲,也要有實質的經濟成長作為火力支援才能持久,如果只因為一時資金氾濫或是人為炒作的泡沫,終究敵不過地心引力的定律。

入會後大陸經濟會怎樣?我想短期不會太好,因為全世界的整體環境太差,遲早會影響到大陸的成長;估計大陸市場短期會快速下跌,但是也會像當年的台灣一樣,恢復也快。基本上,大陸經濟成長的基礎是聚焦在﹁製造﹂這一塊,這是共產主義國家的特色,﹁消費﹂完全由政府支配,甚至連商店都沒有,人民的食衣住行日用所需,都由所屬單位分派。這種未經市場監督及競爭壓力而設計製造出來的產品,品質可想而知;規格不對、品質不對,連數量都不對。

若拿現在消費導向的市場法則要求,產品要符合消費者的需求,物流系統也要建立起來;針對此,大陸至今仍未開放內需市場的銷售通路給外商,因為這是大陸最不成熟,也最沒有競爭力的領域,一旦外商入侵,本地業者保證很快就豎白旗了。

其次,如果外商能經營國內通路,你想他還會賣大陸內地的產品嗎?外國的進口貨又好又便宜,本地國產貨怎麼跟舶來品競爭?這不是愛不愛用國貨的問題,而是當經濟能力提升後,切身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跟著提高。

因此只要大陸能建立好行銷通路,整個經濟會更趨合理化,這包括生產、消費合理化,在市場機制的考驗下,所生產的是有競爭力的產品,而不會盡製造一些沒人要的產品;在達到這個階段之前,大陸經濟會上下起伏不定,但是只要趨勢不變,成長應該不成問題,而且還可以繼續靠著國內市場成長。

近一年半來,台灣經濟衰退得很厲害,不過我倒不覺得這是台灣國內政治問題所造成的,而是台灣過去太過依賴外銷出口;雖然消費占了台灣經濟比重的六二%,但是其中有很多是進口的消費產品,所以內需市場並不如數字表面來得大;尤其台灣的大型企業幾乎都是做外銷,如台塑、長榮等,以及整個電子業都是。

台灣的人口不夠多,對內需產業的發展是一大限制,如果能把一部分的大陸市場當成台灣的腹地,不管以後要計算成外銷還是內銷都無所謂,重點不在政治上的差異,而在於行銷通路能否掌控。台灣目前看似沒有完整的大陸經銷體系,但是鴨子划水的工夫不可小看,登陸多年下來已經默默布建網狀規模,只要大陸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接著再宣布開放內銷市場,相信耕耘多年的台商能立刻掌握優勢。

延伸閱讀

超完整報稅攻略》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房地合一稅...只要有收入都要學!2022開始的節稅重點

2022-06-02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2024-04-22

綜所稅報稅季5月開跑,4大重點差異一次看!基本生活費每人多6千、4口之家能省這麼多

2024-04-08

2023報稅攻略》所得稅級距全圖解:年薪60萬、100萬、200萬要繳多少稅?上班族存股ETF配息節稅2招

2023-05-06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