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遠傳「任意郵」幕後推手 全球聯迅吳漢章 同學創業艱辛路 P.96

遠傳「任意郵」幕後推手	全球聯迅吳漢章 同學創業艱辛路 P.96

「任意郵」是遠傳電信最近新推出的祕密武器,可以讓客戶從手機、筆記型電腦等行動通訊中,隨時隨地收發公司的電子郵件,做好資料管理,這項產品的創意是來自一群台大電機博士班學生創業的全球聯迅。

對剛畢業的學生來說,能到台積電、聯發科工作,應是最令人稱羨的事,但偏偏有五位台大電機系博士班畢業生天生反骨,放著每年配股好幾百萬元的高薪工作不作,非要自己出來創業,組成了一家以無線資料應用服務的公司||全球聯迅。


尋找自己的舞台 選擇艱辛創業路

今年才三十歲的全球聯迅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漢章,是這群創業者中的「 主謀」 。三年前,還是博士班學生的他,就鼓動學長與學弟一起出來開公司,並且著手計畫將所學的醫療工程技術,透過手機等通訊設備,轉變為新的服務,讓每個人都願意付錢來買,創業內容的雛形已經在他們的腦海慢慢浮現。

同是台大電機系畢業的高科技產業學長,如聯電曹興誠、聯發科的蔡明介都愛錄用台大電機系的學弟,在吳漢章的一百八十位同學中,就有三十多位在聯發科,他們現在都有上千萬元身價,擁有電機博士學位的吳漢章也是聯發科的最愛,但是天生好強的吳漢章卻選擇這條艱辛的創業路。

「 高中時,我不想念醫學院,因為醫師一輩子就只能做醫師,路被人限制了;上大學時,我曾經到神通集團打工,當過工程師,了解上班族一輩子就是這樣了。」 吳漢章喜歡的是,未知的、有開創性、富挑戰性以及自己可以掌握的舞台。

一生中,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影響你往前走的人,吳漢章的大三會計老師萬瑞霞就是其中之一,這位當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會計師的教授,曾在課堂上說過:「 人在二十五歲至四十五歲中間有三次創業機會,每一次的周期是五年,應該要愈早開始愈好。」 「 而且,創業看到的過程,遠比待在一家公司所看到的視野更深、更廣。」 這些話吳漢章聽進去了,因此對經營事業一直有高度興趣。


書想念可以念好 事業想做未必成功

創業最困難的就是資金來源,吳漢章在踏出創業的第一步時,就遇到了貴人相助。三年前,在台大兼任助教的他,曾經幫台大醫師們上了一堂醫學工程的課,恰巧跟一位與華新麗華焦家有淵源的醫師,談到他創業的構想,讓這位醫師聽得津津有味,答應要介紹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給他認識。

二○○○年三月,跟焦佑倫見面的第一天,吳漢章與學長、學弟五人,穿上整齊的西裝、領帶,帶著熬夜趕出來的創業報告書,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到民生東路華新麗華大樓十四樓去見焦佑倫,簡報結束後,焦佑倫並沒有開口說要投資,只是要他們下禮拜再來,吳漢章四人只好默默地回家等消息;第二次見面時,焦佑倫馬上答應要投資全球聯迅一千萬元,讓吳漢章他們燃起了無限的希望。

有了焦家挹注的第一筆資金後,吳漢章又拿到中鋼旗下中盈創投的一千萬元資金,加上他們五人的家人及親戚朋友合資起來的一千萬元,共三千萬元的資金,讓這五位沒工作經驗的博士學生如期創立了全球聯迅。

「 我們勇氣可嘉,但報告內容不及格。」 吳漢章回憶,當初他們五人就是憑著膽識去見焦佑倫,這位商場老手一聽就知道計畫行不通,但還是願意給他們機會試試。五、六個月後,證實之前的計畫推展不易,焦佑倫才告訴他們說:「 台灣醫師本來就不會做生意,你們的計畫原本就不可行,應該轉個方向。」

「 我們以為經營事業,只要我們願意做好,就可以做好,不知道社會現實不像念書,只要想念就可以念好的。」 去年剛剛拿到博士的吳漢章說,從小到大念書一路相當順遂,從建中、台大電機系、台大電機研究所,難免過於自信,但經營事業後卻一度讓他有很深的挫折感。


一路跌跌撞撞 創業擴大視野

學生創業的問題在於沒有社會經驗,吳漢章管理公司後,才知道經營企業有一堆現實問題,公司的策略、願景,人力資源等,特別是錢從哪裡來,這些都是他要去傷腦筋的問題。六十三年次、水瓶座的吳漢章,身為公司主要籌資及負責經營者,在去年年關前,面臨三千萬元的資金即將燒完,薪水可能發不出來的窘境,讓他度過了人生最難熬的時刻。

身為經營者,比同年齡者老成的吳漢章,要求自己不能在員工面前垂頭喪氣,甚至連合夥人他也沒多談,只請求五位主管先兩個月不要拿薪水,以做為員工的年終獎金,一方面自己又到外面搬「 救兵」 。

在二○○二年全球科技業不景氣的壓力下,許多企業老闆不願意再投資,焦家也縮衣節食,吳漢章張羅了兩個月,才在長輩的幫忙下獲得復盛董事長李後藤三千萬元的支持,讓全球聯迅度過經營難關。

不過,今年吳漢章在眾多國外廠商競爭中,搶下遠傳「 任意郵」 的案子,讓他們信心大增,雖然今年營收二千萬元,還未能賺錢,但他們明年的營收目標是五千萬元。

「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選擇先到大公司歷練,尋找到產業利基後,才出來創業。」 自稱「 賭徒」 的吳漢章並不後悔,因為創業擴大了他的視野。一向往正面思考的他,最近忙著準備台大EMBA的甄試,希望能透過EMBA多學些管理知識,並擴大自己的人脈。


延伸閱讀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

住上億豪宅、擁父母給的千萬財富...我也曾怨那些有錢人憑什麼?致年輕人:仇富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2023-09-07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2023-09-25

「沒錢的人進股市沒有用!」營業員當7年他感嘆:親眼看過大戶的操作手法,才會知道股市的厲害

2023-08-31

父親零存款還增貸來當生活費...她20多歲卻成家中經濟支柱:父母毫無退休規劃,我該怎麼做才好?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