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東河國小--衝浪 找回與大海相處的記憶

東河國小--衝浪 找回與大海相處的記憶

阿美族教師阮文彬帶著東河國小的孩子,一步步地認識祖先千百年前曾經生活的海域,用身體感受海水的起伏,找回與大海相處的記憶。

填問券,抽免費搭乘熱氣球!

截至7/12號活動已圓滿落幕,以下是3位獲獎者

序號1229 廖X 詩
序號0941 宋X 玉
序號1225 王X 紜

本次獎品是由天際航空贊助的熱氣球繫留體驗券一張,搭乘地點在臺東飛行夢工廠(地點:臺東縣鹿野鄉中華路三段399號),使用期限至2015年12月31日止,搭乘前請務必電話預約,電話089-552233。

2015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 http://balloontaiwan.taitung.gov.tw/

以下是《原視界TITV雙月刊》08期的報導:

文/梁雯晶 圖/張方宇 採訪協助/阮文彬、東河國小  出處/《原視界TITV雙月刊》08期

阿美族教師阮文彬帶著東河國小的孩子,一步步地認識祖先千百年前曾經生活的海域,用身體感受海水的起伏,找回與大海相處的記憶

東河國小的小朋友每到體育課的時候就特別興奮。上課時間一到,就跳上阮文彬的車前往海邊。孩子們乖巧地拿著比他們身高還高的衝浪板,聆聽阮文彬講解觀測到的今日海象、水流與風的動向,隨後他們便迫不及待地拿著衝浪板往海裡奔去,划水、追浪、起乘、越浪,他們熟稔地與大海嬉戲追逐,無所畏懼。在岸邊仔細觀看著每一位小朋友安全的阮文彬笑著說:「其實他們大部分都不會游泳呢!」

 

曾經的海洋子民

坐落於太平洋旁的臺東縣東河國小,一所人數僅有38人的小學校。建於日治時期1921年,學生大部分為馬武窟部落(fafokod)的海岸阿美族人。自泰源幽谷奔流而下的馬武窟溪流經東河新舊橋匯入太平洋,舊時族人稱此地為「瑪洛阿瀧」(malongalong),意指馬武窟溪水流湍急之意。阿美族人在此居住,引水灌溉農田、於溪邊捕魚捉蝦,為族人的生命之河,「馬武窟」即阿美族語中灑網捕魚之意。

「阿美族人傳統以漁獵為生,海洋一直是我們所親近的伙伴,但是很可惜,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已經慢慢地遺忘了與大海相處的記憶。」東河國小教導主任,也是一手推動東河國小海洋特色教育的阮文彬說道。

身為阿美族人的阮文彬仍記得小時候喜愛玩水的記憶,大學畢業後開始接觸衝浪、潛水等水上活動,因本身對阿美族漁獵文化有興趣,擔老師後開始自發性訪問族人耆老,採集快要消失的阿美族傳統文化,開設阿美族潮間帶課程,帶領小朋友認識潮間帶生物、阿美族的竹筏與海洋文化。民國99年調任至東河國小後,他發覺東河地區的海域相當適合衝浪,「東河近幾年漸漸開始盛行衝浪運動,但當地人卻幾乎不會使用,這讓我覺得很可惜,明明是我們親近的海域,卻只有外人使用。」


因此阮文彬開始寫計畫,向教育部申請經費購買衝浪板,希望從自己所任教的東河國小開始,結合阿美族的傳統文化與他自己的專長,教導小朋友藉由衝浪認識這片大海,找回阿美族人與海洋相處的記憶。

「全臺灣幾乎沒有學校教小朋友在開放的海域衝浪,家長難免會擔心。」阮文彬談到當初推動衝浪課程的難處。東河國小的衝浪課程是採五、六年級自由參加,如果家長有疑慮就會安排小朋友上其他的課程,例如認識潮間帶或其他海灘活動。

「其實很多的擔心是因為不瞭解,沒有真正的嘗試,就永遠不知道危險在哪裡。如果能讓小朋友早點去接觸的海洋,知道它可怕在哪裡、不可怕在哪裡,懷著尊敬的心去瞭解這片曾經跟我們很親近的海洋,反而對小朋友是最安全的。」海洋的豐饒曾經給予族人溫飽,族人懷抱著感激的心每日下水捕魚採摘野菜,取之有度。隨著時代演變,我們與大自然漸漸疏離,海洋子民曾經的生活場域隨著歲月更迭轉成陌生,原本根著於海洋的文化、思想、觀念也隨之淡化。

「很多人都以為靠近海的阿美族人一定會游泳,但時代變遷,現在的家長都把小朋友保護的太好了,沒有練習親近的機會,很多阿美族人都不會游泳了。」阮文彬感嘆道。

從外海看家鄉的模樣 


藉由衝浪課程,阮文彬不僅教授小朋友衝浪技巧,也教導他們如何觀看海況、水流流向,甚至天氣與風向對於海象的影響等海洋知識。他說:「衝浪課程不只是為了教小朋友學會衝浪,而是希望藉這個機會讓他們認識、親近祖先曾經生活過的海洋。」

為了多元推廣衝浪海洋課程,阮文彬在去年引進歐美盛行多時的立式單槳衝浪(Stand Up Paddle,SUP)。立式單槳衝浪是一種結合獨木舟與衝浪的運動,既可在海中衝浪,也可在靜態的水域中站在板子上拿著槳划行,較一般衝浪容易上手,也比較不受天氣、場域的限制。

今年東河國小的衝浪課程成果發表,便有別於以往競賽的方式,結合國小六年級小朋友的畢業典禮,以立式單槳衝浪的方式,讓小朋友划向東河外海約10公里的距離,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自己的家鄉。小朋友平常都在陸地上生活,從來沒有以另一個角度觀看自己家鄉的模樣,藉由鼓勵小朋友努力完成這樣的活動,也象徵孩子通過了一場成長鍛鍊,順利邁向下一個階段。


從早上9點開始出發,下午4點抵達金樽港口,每位東河國小的小朋友都很努力地完成了這個活動。他們第一次從海上眺望自己的家鄉,深深地被那樣的美景震懾。家長在終點特地放鞭炮迎接他們孩子的歸來,對於海子的努力也相當感動。

為了推廣海洋課程,阮文彬不僅付出許多心力與時間去設計課程與教學,也因為要接送小朋友、載衝浪板及器材去上課地點,他特地買了二手廂型車,在海邊向地主租借空地放貨櫃以便存放器材;今年進一步推廣立式單槳衝浪,他也自掏腰包、找贊助捐款,去購買比一般衝浪板還貴的立式單槳衝浪板。「其實有時候冬天很冷又很累的時候,也都會想著乾脆放棄算了,但一回想到希望讓小朋友可以認識生活環境的初衷,還是又繼續下來了。」看著在水中開心嬉戲的孩子們,阮文彬的眼神仍然充滿著堅定。

大海的孩子


不斷拍打至岸上的浪花摩娑著年月,織就一匹帶著海水氣息的湛藍色綢緞,上頭滿布阿美族人的生命記憶。竹筏在海上飄盪,迎著浪頭隨波起伏,大海曾經是阿美族人朝夕相伴的夥伴,隨著時代變遷,我們離開了大海走向陸地,忘卻了海浪的韻律起伏、苦鹹的氣味,曾經的熟悉成了陌生的遺忘。在阮文彬的帶領下,他鼓勵東河國小的孩子重新接觸這片曾經與先生活息息相關的大海,謹慎,但不懼怕;喜愛,但不兒戲。


孩子們在海中勇敢地迎接比他們身高還要高的浪頭,一點也不畏懼地站上衝浪板,雙手如翅般伸展,逐浪翱翔,開心的笑容在他們純真的容顏上盪漾著。失敗了沒關係,抹去臉上的海水,他們站起身來繼續等待下個浪頭。

「衝浪好玩嗎?」問著拿衝浪板正準備下海的小朋友,他有些害羞,但澄澈清明的雙眼很肯定地看著你笑道:「好玩!」。

延伸閱讀

花蓮7.2地震狂搖餘震不斷!國家級警報為何沒響?這6處都沒收到...氣象署說原因!各科技廠影響狀況一覽

2024-04-03

921後最大強震!花蓮7.2地震威力相當「32顆原子彈」,餘震已逾70起...在戶外、搭車,記得保命3步驟

2024-04-03

花蓮7.2大地震》清水橋斷裂「花蓮成孤島」,華信、立榮增開航班…台鐵、公路清明疏運如何應變?

2024-04-03

花蓮7.2地震狂搖!高鐵、捷運一度停駛,因地震而無法到班、遲到算曠職嗎?勞工3大權益可爭取

2024-04-03

花蓮強震,多棟房屋傾斜!921後蓋的房子比較耐震?搭電梯遇地震「千萬別做這事」...急救專家揭逃生鐵則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