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楊應超看投資》連輸10次機率小,一發生就會全盤輸…台股分散風險的時間到了

楊應超看投資》連輸10次機率小,一發生就會全盤輸…台股分散風險的時間到了

楊應超

台股

今周刊攝影組

2024-04-08 14:04

編按:台股週二(4/16)跌玻2萬貼、美國Fed鷹聲再起、美股那指、標準普爾500指數雙雙走低,美債殖利率升破4.6%。今周刊數位專欄作者楊應超日前即呼籲投資人居安思危,獲利了結,及分散風險,因為股市的估值偏高,風險回報也不是很吸引人,建議大家要重新檢驗資產配置,才可以有效的應對正在迎來的風險。

 

今年的股市基本上一直在漲,也應驗我2023年就提出─當時股市已進入新的一局上半的牛市(若以棒球賽一場9局來比喻,2022年初算是8局下半,因為當時牛市快結束),走到現在2024年,應該進行到了第3、4局了,也就是還有一段的牛市可以走,主因是美國聯準會今年會開始降息,通膨被控制住了,至於何時降或是會否降三次仍未知。

 

可轉進債券,資金股債調回50-50

 

但是投資者常犯的錯誤是,不知道股市是有週期的,很多人拿股市的歷史線圖來預測,按趨勢劃條線到未來是最不準的。其實趁股市漲了一波後,是給投資者很好的機會審察自己的資產分配。

 

打比方,兩年前以600元買到台積電股票的人已經解套了,現在可調整一下投資比重(可獲利了結一部份)。我之前建議股票、債券投資比重為各50 %的資產分配,在這幾個月股票大漲後,可能已變成6、4比了,所以應該趁機將一些股票獲利了結,轉進債券調回50-50,尤其美國利息沒降前,拿到5%的債券利率不是問題。

 

另外就是股市的估值(Valuation)現在已偏高,風險回報比(Risk-Reward Ratio)不是很吸引人。我自己投資就開始保守些,從股票、債券的50-50資產分配,甚至已經往40-60的占比調整。

 

最近股市的波動性也較大,上周四美國聯準會Dallas主席一句「現在考慮降息還為時過早」就造成股市大跌;而上周五美國公布的非農就業人數激增30.3萬人、優於預期,為2023年5月來最高,造成美國債息走高,也可能讓Fed延後降息。

 

別忘了黑天鵝和灰犀牛

 

前幾天台灣發生403大地震,從不幸的人員傷亡,到台積電部份廠區石英管破裂、晶圓毀損造成的半導體供應鏈小影響,乃至危老建築都更問題,都提醒我們不確定風險永遠存在,投資上也是如此。

 

以巴戰爭和俄烏戰爭(現在伊朗情勢也不穩)造成對石油供應和油價波動的影響,也可能造成通膨。最後就是今年的政治不確定性升高,如美國大選,不管川普贏了或輸了不認帳,中美貿易及科技戰只會更激烈,萬一擦槍走火還可能把台灣捲進去。

 

股市不好時可能會被套牢,但是現在台股創高時,就是給我們機會調整資產分配。

 

大家都知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一個很好的方法是參考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所提倡的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Portfolio),基本上就是找到5至10個不會連動的投資標的,回報一樣,但減少80%的波動和風險。

 

想辦法讓投資不要全放入股市(甚至融資融券)上,分散到債券(包括長債,短債,政府債,公司債等)、房地產、黃金,白銀等商品、對沖基金、創投和私募基金、未上市公司、甚至虛擬貨幣ETF等。

 

不好好管理風險,只要發生1次連輸10次、就全盤皆輸

 

這也讓我想起了一個賭場案例,有個朋友去玩時先賭一元,輸了就賭2元,再輸就賭4元,反正若輸了就一直加倍上去,因為只要贏一把就可回本,且連輸多次的機會小之又小(如果是50%的機率,連輸10次的機率是0.000977, 或大約1000次才發生1次)。

 

現在很多投資機會很類似,短期大部份都會贏,但若不好好管理風險,只要發生一次連輸10次(千分之1的機會雖小、但不是零),就會全盤皆輸(為了贏回1元,最後輸了1,023元,非常划不來,這跟買保險的概念其實剛好相反)。可惜很多人到全輸後才會發現這個風險,到時為期已晚了。

 

(作者為知名外資分析師、現為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投資理財作家 )

延伸閱讀

他40歲出頭財務自由果斷辭職提早退休,卻沒想5個月後決定重返工作:有錢人持續工作的真正原因

2024-02-21

原本想辛苦10年後就能提早退休...會計師的財務自由反省:一天只工作4小時,卻害我踏入高時薪陷阱

2021-10-13

60歲夫妻無房貸有銀行定存1千萬,月花費2.5萬可以提早退休嗎?3案例看:不工作退休的4個關鍵

2023-10-06

原以為被動收入夠生活...他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沒想2年就考慮重回職場:不是退休後人生就無憂無慮

2023-07-20

在公用事業待了30年,他卻能在52歲和妻子攢6千萬淨資產提早退休:父母讓我們唯一繼承的是知識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