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如何善用國際大師?

如何善用國際大師?

2020-03-31 15:36

國際大師千里迢迢來台演講,基於保護智財權,或配合聽眾程度,往往只談一些基本或發表過的舊觀念,該如何讓大師發揮應有的價值?

許多學術領域都有不少國際級大師,經濟、政治、企管等領域皆然。他們既擁有廣泛又深入的知識體系與視野,又因其身分使他們見聞廣博。國內一些學術機構或媒體,有時會請他們來進行專題演講,甚至短期授課。

 

然而,重金禮聘下,大師千里迢迢而來,只讓他們進行一、兩場專題演講,太可惜了。

 

理由之一是,大師為了保護智財權,任何獨到觀點,必然是發表後才可能公開口頭分享,因此他們願意講授的內容,其實都發表過了。

 

理由之二是,大師不了解聽眾的程度高下,又因聽眾程度不齊、背景各異,為了雅俗共賞,勢必從基本觀念談起。

 

基於這些理由,導致大師在演講中,只談一些基本或發表過的舊觀念。活動成本不低,但真有水準的聽者,很難聽到什麼特別新,又沒想過的內容。現場聽眾也未必能及時提出有深度,又合乎大師專長的問題,往往只出現「您覺得台灣未來產業應朝什麼方向發展」之類的泛泛問答。

 

大師們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價值,問題不在大師,而是主辦單位的進行程序。

 

在此建議的方法是,大師難得蒞臨,因此參加者應先研讀大師著作或最新文章,甚至請國內相關領域的「小師」導讀釋疑;大家研討後,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寄交大師,屆時現場主要以Q&A來進行。

 

好處之一是,提問既與大師的專業有關,也配合我們的期待,他的發言內容才會有啟發及參考價值。

 

其次,先行閱讀思考,表示對大師的尊重,而且提出若干在其著作中,未深入著墨的問題,對其後續思考也有幫助,可以提升他來台演講的意願。

 

其三,提問品質高,可提升他對台灣社會的尊敬程度,不至於回去以後,覺得台灣聽眾的程度很低。

延伸閱讀

家裡兩輩都在高雄碼頭做苦力,如何栽培出3個麻省理工畢業生?2次移民讓我們家跳出階級複製

2024-03-03

薪水28K月存2萬元,死撐半年也才10萬多...補習班老師1年把20萬翻400萬:理財做到極限也不可能翻身

2023-09-28

別人準備退休的年紀,50歲她卻拋下家人獨自出國去工作...Google公關總監:活到這把年紀才更該去圓夢

2023-12-27

為什麼股票市場裡總是富翁少窮人多?他從貧窮移民翻身千億富豪:股市賠錢韭菜的3個特徵

2023-05-24

曾窮到連一碗涼麵都吃不起!他從貧窮移民翻身千億富豪,揭4個致富秘密:光會賺錢是不夠的

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