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AI產品滲透率不夠普及 今年繼續「大者恆大」 軟體應用族群明年放閃 生醫、遊戲吸睛

AI產品滲透率不夠普及  今年繼續「大者恆大」  軟體應用族群明年放閃  生醫、遊戲吸睛
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看好生成式AI的經濟規模上看100兆美元。

李瑞瑾

債券基金

攝影/ 陳睿緯

1431期

2024-05-22 14:27

AI for all, all for AI,在未來,所有場域都有機會在AI的應用下,吸引市場投資人目光,尚未發動漲勢的AI應用族群,成為法人後市觀察重點。

全球瘋AI,其實相關技術發展早在二○一五年便初露苗頭,直到二二年十一月,受惠生成式AI突破性創新,激勵相關供應鏈展現驚人漲勢,標普五百指數自二二年十月至今,漲幅逾四成;漲勢多聚焦硬體設備、半導體供應鏈,再進一步收斂焦點,「美股七雄」等大型企業表現更為亮眼。

 

「本波AI股的漲勢,與其說是聚焦在硬體產業,不如說聚焦大型企業。」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認為,大型企業最大優勢,便是能於技術發展初期投入大量資源,購置昂貴的晶片、伺服器等關鍵零組件與設備,或投資研發新的應用與商模,這也是其他中小型企業望塵莫及的硬實力。

 

不過,大型企業漲多之際,不少法人將焦點轉向同為AI受惠者,目前卻尚未展現股價競爭力的AI應用、軟體等題材。

 

AI應用的受惠者,一部分是透過AI創造新營收成長,另一部分是藉AI提升營運效率,即使營收不見增長,卻因得益於更低的成本、更快速的商品化服務、更高的良率,繳出獲利雙倍成長成績單。聯博投信股票資深投資策略師蘇智蘋說,「這是未來一年半,明確可以看到的情況,所有產業都會受惠。」

 

林雅慧認為,未來自動化的是「任務」,而不是「工作」。她以新藥研發為例,重複實驗這種任務,可透過AI提升效率,「任務的複雜度有多高,附加價值就有多高。」且以AI提升實驗效能,並不會取代研究人員。

 

哪些產業在導入AI之後,有望創造更強勁的獲利動能?蘇智蘋特別關注教育應用、遊戲、生物科技、資料中心、電力供應等產業。林雅慧則提到科技業、生技醫療、金融行業,因其需要AI解決的任務都是「高難度任務」, 如此一來,對企業獲利的貢獻,就不會只是曇花一現。

 

安盛投資管理股票及多元資產投資主管拉戈(Stephane Lago)提醒,台灣投資人布局許多硬體、半導體相關公司,軟體、數位服務、遊戲、資安等各式各樣可受惠AI技術的產業,皆具龐大成長潛力,他認為此時此刻,七雄以外的標的,可望獲取更佳報酬。

延伸閱讀

下一步將挑戰生成式AI應用 隔空診斷植物健康 用手機種菜 智食良果挖掘智慧農業商機

2024-05-15

憑不輕言放棄 切進AI應用領域、把生意做大 勇於認錯 日本母親教會穩得董座的事

2024-05-08

全球瞭望》蘋果財報將出爐,營收恐低於預期!iPhone 16將具備生成式AI?未來股價走勢如何…分析師這樣說

2024-04-28

AI應用催化新硬體建置 ——兼論連接器廠良維(6290)

2024-03-13

OpenAI技術加持,微軟市值短暫超車蘋果3年首見!賣手機的拚不過AI了?「被超越是無可避免」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