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起床看美股,從早到晚看分析師解盤,還參加Line群組!努力研究為何還賺不到錢?林成蔭這樣解讀…

起床看美股,從早到晚看分析師解盤,還參加Line群組!努力研究為何還賺不到錢?林成蔭這樣解讀…

林成蔭

理財

今周刊攝影組

2023-04-13 17:27

曾經和一個長輩聊天,他退休後積極理財,起床後先看美股收盤,接著從電視和網路重大新聞盤前分析,盤中的連線,到下午和晚上的解盤都不放過,深怕遺漏任何重要資訊,還和同學參與幾個Line上面的投資討論群組,忙的不亦樂乎。

「結果如何?」我關心的問。

「唉,專有名詞多懂了幾個,但是整天統計下來,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看好的股票也不一樣,明牌幾十檔,賺錢也罷了,有些買了套牢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忙了半天還賠錢。」他有點氣餒地回答。

 

說實在,任何人花費很多的精神和努力得不到回報,甚至於還出現損失,難免都會感到挫折,這種事倍功半的原因是甚麼?

 

行為金融學探討的是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指出人類有些不當投資行為會導致風險,正好可以解釋上述的問題。

 

投資者的行為風險中,有一種「資訊風險」,指的是,人們在資訊不完全、有缺陷或評估錯誤下,會做出有缺陷的決策。

 

沒有分析判斷能力 資訊越多越混亂

 

而資訊風險中,有一種問題稱為「訊息偏差」,其意思就是,投資者誤以為制定決策時,資訊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原因如下:

 

首先,如果本身沒有分析判斷的能力,越多資訊只會越混亂。例如,報紙上同時出現下列新聞,「抗通膨升息過度,恐陷入經濟衰退!」、「提前清庫存,企業景氣谷底浮現!」請問到底該做多還是做空?

 

其次,即使是正確的資訊,也不一定合用。例如,別人推薦的是短線黑馬股,但是自己卻喜歡長期投資,因此進場操作不順利,更不用提有些訊息是主力為了出貨而散播,這種東西看得再多,只會賠多賺少。

 

再者,拼命收集財經資訊,卻忽略可能遺漏內容。結果是資料越多,出錯的機率越大,「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Garbage out)!」,根據不完整的資訊來源去分析,結果當然容易謬誤。

 

在這個網際網路盛行的時代,要妥善利用海量資料投資,建議做到以下三點:

 

1.建立適合自己的操作邏輯

 

證券分析包含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心理面等,投資者對這些方法要有基本理解,從中挑選因子架構本身的操作系統,如此,才知道要收集甚麼資訊,而不是一味接收別人的想法。

 

同時注意,資源不同,需求不同,重點就會不同。筆者先前在法人機構任職,著重和研究團隊拜訪公司,以財務模型推算企業盈餘,轉職後工作重心移轉,沒有很多時間投入研究,也沒有團隊可以協助追蹤產業和個股變化。

 

此時,我保持固定檢視長期投資部位的財務數據,但波段操作的部分,改以投資軟體設多項條件選股,跑出結果先以技術面篩選,再以觸發條件選擇投資標的,以符合現階段的需求。

 

2.先看數據,再看文字

 

由於訊息日趨龐大,任何一個人頂多只有24小時可以使用,媒體為求吸睛,常在文章上冠上聳動標題,諸如「重磅獨家」、「空頭大師呼籲」、「多頭總司令喊進」,點進去內容卻平淡無奇。

 

所以,在確定操作邏輯後,不妨從各領域挑出幾個的指標,固定追蹤每一期的最新數據,推測下一次可能的數據,也和國外類似的數據比較,當有空閒時間,才會去看該指標的相關新聞,以免受到干擾。

 

例如,筆者觀察總經指標中,採購經理人指數在每個月月初公布上個月數據,其變化常領先景氣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有此數據,所以會固定關注此指標最新數字以輔助研判,而非看新聞說行情往上還是往下。

 

3.保持彈性,檢討修正

 

投資決策,都是根據當下的狀況和收到的資訊,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操作,然而,有些特殊的情境無法在初期就預知,因此,不要拘泥於原有的認知,應保持彈性。

 

例如,2022年初,幾乎沒有人認為俄羅斯會入侵烏克蘭,戰事爆發後,很少專家預測這場戰爭會超過一年,現在,專家都跌破眼鏡;另外,近年通膨嚴重,央行升息速度是多年罕見,這些衝擊無法預知,需定期檢討修正。

 

一個資深金融同業開玩笑的說,本來已經擬定操作策略,看了新聞後怕經濟衰退會崩盤而猶豫,可是看看行情沒下來又怕績效落後,最後乾脆採取「精神分裂操盤術」~內心看保守,個股繼續買,這是某種彈性。

 

日前,生成式AI人工智慧模型ChatGPT橫空出世,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以後整理資料更方便;憂的是,訊息會更多更雜,投資者可盡早鍛鍊好自己運用資訊的習慣,將立於不敗之地。

 

延伸閱讀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2024-04-22

綜所稅報稅季5月開跑,4大重點差異一次看!基本生活費每人多6千、4口之家能省這麼多

2024-04-08

2023報稅攻略》所得稅級距全圖解:年薪60萬、100萬、200萬要繳多少稅?上班族存股ETF配息節稅2招

2023-05-06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2024-04-22

超完整報稅攻略》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房地合一稅...只要有收入都要學!2022開始的節稅重點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