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美發展機器人 落後中日

美發展機器人 落後中日

美國在產業自動化與發展工業機器人方面明顯落後其他主要先進國家,工業機器人製造商Otto Motors執行長麥特藍達爾(Matt Rendall)就預言,美國可能會在全球下一波工業革命中缺席。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

藍達爾日前在一項名為「機器人vs.就業:科技正在取代人類」的座談會上,先談自動化的歷史,還有科技至今取代人類勞動的方式。接著他談到了未來:「機器人時代就要來臨了。自從經濟大衰退以後,人們對自動化的興趣就有了徹底的改變。大家開始感覺到高成本勞力帶來的痛苦,對於自動化的渴望也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

對自動化抱持樂觀和抱持悲觀的人們,一直在爭論自動化會怎樣改變世界,以及人工智慧(AI)和工業機器人的結合,是否會以空前的方式加速全球的自動化。

雖然藍達爾說自己是樂觀主義者,相信自動化長期會改善社會,並幫助人類有更好生活,但他也說,在全球製造業的場景裡有一些正在發生的改變,可能會讓美國的產業遠遠瞠乎其後。他說:「中國正在成為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而且是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他強調,中國和美國的不同點在於,中國對自動化的回應是擁抱,不像美國選擇迴避。這和上個世紀的工業發展形成明顯的對比。福特汽車率先在美國工業裡使用生產線技術,並且讓美國經濟成為全球最強健的一個。

目前的全球現狀是,最尖端的機器人製造商壓倒性集中在日本,其他大廠牌則在德國和瑞士。中國僱用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大幅超越全球其他國家,但和中國大量的勞動人口相比(也就是機器人密度)還是顯得稀少。南韓是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國家,意味著南韓的製造業可能很快會比中國更具生產力、效率和成本效益。
 

藍達爾表示,中國和南韓很可能在各自的產業開始擴大機器人投資,以抵銷高漲的勞動力成本並維持競爭力,中韓本土機器人公司可望欣欣向榮,而傳統製造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也會大幅增加。例如,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製造商之一的鴻海,已提出詳細計畫,要把在中國的數十萬個工廠工作加以自動化。
 
藍達爾說,美國目前的處境正日益危險,美國在全球市場上並沒有一家領先的機器人公司,而且大眾對於自動化這個概念深感不安。他相信,美國今後唯一的路,就是擁抱必將到來的自動化,並盡力讓它為美國工業和人民帶來正面發展。
 

延伸閱讀

花蓮地震,菲律賓總統、印度總理慰問…可望連3任的印度總理莫迪表善意,謝金河:台印的一大步

2024-04-04

受地震波及電梯故障,崇友:近9成恢復運作,台北101已復原…專家:地震時在電梯內,千萬不要做這件事

2024-04-04

不受地震影響!台積電晶圓廠復原率逾7成…輝達聲明:最強地震不會造成台廠供應鏈中斷

2024-04-04

花蓮7.2強震!華南銀行助企業及個人度難關…地震受災戶本金利息延繳,派員關懷理賠

2024-04-04

日氣象廳上修花蓮強震規模7.7,屬「逆斷層型」…與能登半島地震同類型:海洋板塊造成影響

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