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540人第二大部門卻戰績最弱,新主帥拚率隊換腦!一紙改組命令,真能讓華碩找到轉型方向?

540人第二大部門卻戰績最弱,新主帥拚率隊換腦!一紙改組命令,真能讓華碩找到轉型方向?
2018年華碩展開雙執行長制後,董事長施崇棠 ( 右 ) 曾多次提及公司必須要變得更敏捷、組織溝通必須更透明,如今看來,與這次組織改組胡書賓(左,華碩 共同執行長)對外說詞,不謀而合。

侯良儒

科技

今周刊攝影組

1383期

2023-06-19 10:19

時隔5年,連續兩季度虧損的華碩,再次進行組織改組,近年幾乎原地踏步的商用產品事業,成為這次被調整與檢討的焦點。

一艘迷航的大船,將船員打散、撤換大副,真的就能導向正軌嗎?

 

6月12日,全球第五大筆電品牌、第一大主機板廠的華碩,連續被爆出組織大整併、高層異動、裁員八百人的傳聞;面對消息飛竄,逼得雙執行長許先越、胡書賓,在3天後緊急召開一場30分鐘的閉門記者會,卻引爆網路社群諸多「華碩同學會」群組,罵聲連連。

 

連串的新聞事件,讓外界霧裡看花:明明,華碩還是一家股價逾3百元、市值超過兩千三百億元的公司,今年第一季更超車宏碁(Acer)、搶下全球個人電腦(PC)第五大廠,它,究竟何以至此?

 

筆電市場量縮  娛樂需求減緩

 

原因,就在於它身處的產業,正面臨2020年以來最低迷的時期。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統計,從去年第二季起,全球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已呈現連續四個季度負成長,尤其在最近兩個季度,衰退幅度更雙雙近30%,而華碩也在過去兩季,呈現連續虧損。

 

「需求疲軟、庫存過剩、宏觀經濟惡化,導致今年出貨量衰退,」研調機構IDC分析師烏伯尼(Ubrani)指出,通路的高庫存現象,將持續到今年年中,「甚至,可能會延伸到第三季度。」

 

量縮之外,質,也在改變。「未來的筆電市場,商用機種的價值會愈來愈高,也是量的主要來源,」一名外資分析師表示,消費者正回復到疫情前的使用情境,也就是,筆電是用於「生產力」,情境,就是辦公室等商業領域,至於對應到「娛樂」需求的消費性機種,「人們會選擇買手機,而非消費性筆電。」

 

這個變,就與華碩這次的整併組織,有最直接連結。

 

在這次整改裡,華碩將占營收三分之二的系統事業群,精簡為三大部門:其中,消費型桌機、一體機,被併入「商用產品」部門,並交由「手機產品」部門總經理張凱舜兼管,而先前是單獨部門的電競產品,則被合併至「消費產品」部門。

 

將過去以消費性產品為主的單位、「化繁為簡」為三大部門,目的,就是要把分散的資源集中化,尤其是商用產品——這項華碩在同業裡最「弱」的領域。

 

「商用這塊,我們還不到10%(營收與出貨量),外部(全球)市占率也不到5%……。」胡書賓面對《今周刊》提問坦言,然而,他同時也透露了另一項資訊,華碩的商用電腦團隊其實高達540人,「是我們內部的第二大事業部。」

 

用數一數二多的員工人數,繳出僅僅3%的市占率,也是其商用電腦部門,這次「換帥」的主因。

 

成立迄今5年的華碩商用電腦部門,先前皆由集團全球副總裁林宗樑領軍,然而,從這次的人事命令,該部門主管改由張凱舜兼任,不難看出,這次整改擘畫者、也是該公司董事長施崇棠的「急」。

 

因為,對比聯想、惠普、戴爾等全球前三大筆電商,各家每年的筆電出貨量,有超過六成是商用機種,當中,戴爾更逾7成;而戴爾去年第四季財報也揭露,該季的消費性機種衰退四○%,但商用機種僅下滑17%,足見這項產品抵禦通膨、對抗消費性市場劇烈波動的力量。

 

至於華碩的最大競爭對手宏碁,近年在教育筆電布局有成下,商用機種占比從2014年的35%,至今也接近5成,而華碩,則如前述僅10%,進展微乎其微。

 

隱憂  9成營收曝險消費市場

 

其實,若把視角放到整個華碩,「偏食」問題更嚴重。該公司今年第一季財報顯示,除了營收占比約三分之二的電腦事業,剩下三分之一,就是以主機板為主的零組件事業,由於該事業的主要市場也是消費性通路,「等於華碩有超過9成的營業額,都是曝險在消費市場。」一名筆電供應鏈人士說。

 

施崇棠過去知名的「巨獅策略」,讓華碩登上主機板龍頭,也躋身前五大筆電商,儘管回頭來看,這些成績的引擎,是消費性產品所帶動,但是,又是為什麼,他不能把一樣的魔術,施展在商用產品上呢?

 

「因為,商用市場的邏輯,跟消費性市場完全不同,」台經院分析師邱昰芳一語道破其中眉角。

 

一名筆電業人士向我們分析,商用市場的通路、終端客戶、產品要求,都與消費性市場全然不一樣。以通路為例,賣消費性筆電,關鍵在是否打進少數的大型通路業者,像美國的百思買(Best Buy)與亞馬遜,台灣的燦坤與全國電子,「但是在商用市場,還細分成政府採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而在這些次市場裡,招標單位都不同,數量比消費性通路商多得太多。」

 

尤其,許多企業採購案,除了賣硬體,還規定要安裝許多企業軟體,「所以筆電廠還要跟當地的SI(系統整合商)合作,不是賣到通路就沒事了。」她指出。

 

產品要求也不一樣。在華碩擅長的消費性市場,功能的推陳出新,是產品勝出的關鍵,「可是在商用市場,企業要的是『穩定』,企業不要你的軟硬體一直更新,所以像微軟的商用軟體,更新速度就比家用軟體慢很多。」該名人士說。

 

近年華碩重要事紀及組織人事變動

 

手機大將掌商用電腦  惹質疑

 

以上種種差異,也讓不少業界人士懷疑,接手林宗樑擔任商用產品最高主管的張凱舜,真的能夠力挽狂瀾、進而帶領華碩「換腦」嗎?「畢竟,他之前主管的手機事業,也是屬於消費性市場,」一名研究機構的手機分析師表示。

 

不僅如此,在通訊軟體的群組裡,也有許多華碩內外部人士質疑,「公司的手機一直虧損,為什麼現在還要用同樣的人,去管商用電腦?」

 

對此,許先越在那場30分鐘記者會裡,沒有多做說明,僅坦言尚未設定商用電腦的「硬指標」,擔任共同執行長五年的他,反倒是針對華碩「為什麼手機不賺錢?」解釋了近5分鐘,並透露「它們(手機事業)過去曾經有單季獲利的表現,在在證明這個團隊的基本功很扎實。」

 

他的解釋,反而引發更多質疑,「既然只有一季賺過錢,為什麼不是手機被其他部門整併?」同時,對於新的組織與人事調整,雙執行長究竟想打造什麼樣的「新華碩」?兩人面對《今周刊》提問,也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多名筆電業人士告訴我們,對於華碩未來的圖像、該走什麼方向,「只有Jonney(施崇棠英文名)才能夠回答,」事實上,華碩無論在前執行長沈振來的年代,還是現在的雙執行長年代,「施崇棠才是那個訂方向、下策略的人。」

 

10年前,當同業微星、宏碁全力往電競轉型,華碩選擇的是衝刺手機;5年前,它縮編手機事業、撤換執行長,將資源重新轉移至電腦本業,在業界人士眼中,這些轉折的背後,其實都與施崇棠的決策有極大關係。

 

也許,施崇棠此時應該親自站上前線,向海內外11萬多名股東說明,身為船長的他,究竟要把華碩這大船駛往何處?這家公司若要克服「贏家的詛咒」、不被過往勝利方程式所囿,他又將祭出什麼策略?

延伸閱讀

華碩家務事童子賢怎麼看?「裁員如外科手術,很嚴重才會用」:和碩絕不會輕易這麼做

2023-06-15

華碩爆組織整併砍800人?最新聲明回應了!強化3大業務板塊「目的只有一個」

2023-06-14

26年前砸4億入股、連虧9年...華碩施崇棠把小金雞養大了!搶攻智慧製造,翔威拿下7成市占

2023-03-27

華碩健康錶陸續取得醫材認證 穿戴裝置成智慧醫材 助使用者健康管理

2022-10-20

華碩攜手聯發科推電競手機!副總裁林宗樑樂觀:銷量能成長5成以上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