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近年面臨重重挑戰,人工智慧(AI)進程遲緩,並遭美國總統川普威脅,不返美生產就加徵關稅,又有反壟斷官司纏身,今年來股價重挫近19%,在科技七雄中墊底。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在周一(9日)登場,能否扭轉乾坤,各界都在等著看。
WWDC重點:蘋果去年發布的AI平台Apple Intelligence上路不順,當時承諾推出的新一代語音助理Siri,至今尚未現身。這回蘋果會更加審慎,預計將對外發表各種作業系統的全新版本,且改以年份命名,包括 iOS 26、iPadOS 26、macOS 26、watchOS 26、tvOS 26 及 visionOS 26 新系統。
二是推出重新設計的使用者介面。三是開放第三方軟體業者使用蘋果的大型語言模型,以便替蘋果應用程式設計AI功能。
AI腹背受敵:蘋果AI發展聲聲慢,如今AI聊天機器人大受歡迎,ChatGPT應用程式的行動下載次數,在3月高達6,430萬次。分析師研判,下載應用程式只是AI與硬體裝置整合的第一步,未來兩者將更加緊密結合,AI功能將直接納入智慧機作業系統。
蘋果進度落後,目前的Apple Intelligence未能滿足用戶期望,軟體也未能支持上述發展。更先進的AI模型,需要更強大的硬體與記憶體,分析師估計整合更尖端的AI模型,會使智慧機耗電量增加三成以上,蘋果必須砸錢讓軟硬體升級,以追上趨勢。但蘋果所屬的資料中心不多,沒有足夠設施能支持自家的AI生態系。
反之,Google、臉書母公司Meta,都有龐大資料中心,並推出可能和蘋果競爭的裝置。
最大風險:業界警告,蘋果最大風險是AI使競爭之門大開,讓對手得以後來居上,比方用生成式AI打造出能取代智慧手機的全新裝置。
OpenAI延攬蘋果前設計總監艾夫(Jony Ive),打算發布顛覆業界的AI裝置,預計明年問世,目標生產1億台。OpenAI未曾打造過硬體,能否成功在未定之天,但該公司找來iPhone設計舵手艾夫操刀,潛力不容小覷。
策略師說,蘋果作業系統雖然是當前最佳,但倘若競爭對手的裝置,整合了先進的生成式AI工具,蘋果系統或許難以抗衡。有流失市占的風險。缺乏AI功能,也打壓蘋果展望,華爾街估計明年iPhone營收僅成長3%。
停滯性通膨是否到來?美CPI一窺端倪
投資人憂慮川普關稅會推升通膨,將從11日出爐的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推敲美國經濟是否陷入停滯性通膨。專家指出,消費者已感受到高物價的衝擊,若跡象顯示通膨可能復熾,非必需性開支將蒙受更大壓力,導致成長更明顯趨緩。
經濟學家推估,5月CPI將月增0.2%,增幅與4月持平。但剔除波動較大糧食與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料月增0.5%,高於4月的0.2%。
與此同時,隔日(12日)公布的製造者物價指數(PPI),估計將月增0.2%,高於4月的月減0.5%。PPI被認為是預測未來CPI的重要先行指標。
要是當局公布數據一如預期,意味5月通膨溫和升高。投資人可能擔心,關稅推升進口物價的情況在供應鏈發酵,物價會繼續攀升,停滯性通膨恐在美國生根。這不利美元,並可能推升日圓。
聯準會(Fed)預定在17、18日召開政策會議,市場幾乎篤定Fed按兵不動,若通膨數據走揚,可能會影響Fed下半年的降息行動,不利股市。上週五美國非農數據優於預期,已使投資人調降降息預期,帶動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4.5%,若物價續升,降息期望將進一步退燒。已有經濟學家預測,Fed要到明年才會下調利率。
然而,若數據顯示通膨壓力降低,可望激勵美股挑戰新高,標普500指數在6日重返6,000點大關,距離2月的空前新高只有咫尺之遙。
美中貿易談判難度高 稀土問題難解
川普和習近平上周電話熱線後,川普隨後宣布,派出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葛里爾,周一(9日)在英國倫敦與中方展開第二輪貿易談判。貿易專家說,會談關鍵是至少讓8月12日到期的美中關稅戰停火令得以延長。
兩國均有壓力,須降低貿易緊張。北京管制稀土出口,衝擊美國科技業和汽車業,不少公司的庫存將在3個月內見底。與此同時,美國縮限高科技出口,如半導體、晶片設計軟體等,也影響中國。
但雙方要達成共識之途崎嶇難行,川普關稅的法院攻防戰,結果尚未底定。先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駁回川普開徵關稅的權力,浮現不確定性。當局提起上訴,法院最快下周作出裁定。要是川普關稅權力遭撤銷,他仍可另尋他法課稅,但會更複雜費時。
另一方面,稀土問題恐怕也難迅速解決。學者說,北京不滿意90天休兵期,希望有更長期的解決方案。北京不會想迅速發放稀土出口許可,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稀土是中方的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