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及早檢視 10重點把「癌害」降到最低

及早檢視 10重點把「癌害」降到最低

2014-11-07 16:38

根據統計,癌症患者的醫療支出平均比一般疾病患者高出6倍以上,且隨著醫療的進步,許多新開發的藥物所費不貲,健保一旦不給付,都得靠民眾自掏腰包。

 
 
 

 

從1982年迄今,癌症已經蟬聯台灣10大死因之首32年了。罹病率這麼高,且漫長的治療過程與龐大的醫療花費,更是拖垮許多家庭財務的隱性原因。根據統計,癌症患者的醫療支出平均比一般疾病患者高出6倍以上,且隨著醫療的進步,許多新開發的藥物所費不貲,健保一旦不給付,都得靠民眾自掏腰包。


全球人壽董事長劉先覺表示,癌症在全民健保的重大傷病給付範圍,可以免除「部分負擔」的金額,不過,全民健保屬於社會保險範疇,部分特殊藥材及額外使用先進醫療設施,健保並不給付,因此癌症醫療費用常成為家庭財務嚴重負擔。

中信人壽發言人卓長興表示,如果再加上因為罹病,被迫中止工作,導致家庭收入銳減或中斷的話,對家庭的衝擊更大。這一部分的風險可以透過商業保險來補齊嗎?市售的癌症險就足以完全彌補治療過程中的醫療開銷嗎?我們先來看看妙如的故事。
 
 
Photo: Chris Ford , CC Licensedd.
 

癌症罹病率高
11人只有1人投保癌症險


妙如是一個保險業務員,去年健康檢查時發現已罹患乳癌第4期,且癌細胞已移轉到肺臟,之後便展開一連串的治療。因為她的狀況比較嚴重,主治醫師在試過針劑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後,建議她改以口服標靶藥物治療,但健保不給付相關費用,每月的自費藥物約需花8萬元。

幸好,妙如醫療保險規畫得早,她在確認罹患癌症後,就先拿到一筆100萬元的「初次罹癌保險金」,才能讓她安心地接受醫生建議服用標靶藥物。話雖如此,生病後妙如暫停了工作,目前在家休養,她很擔心拿到100萬的理賠金,只夠支付約1年份的標靶藥物,萬一病況惡化,還需要其他治療,就要開始吃老本了。

妙如的情況已比其他沒有癌症險的患者幸運很多,至少她有先拿到一筆理賠金,可以支付。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資料,平均11個罹癌患者,只有1人投保癌症險,看起來癌症險的投保率可能還不如民眾想像的高。

治療技術多元
定期檢視給付是否完整


隨著醫療的進步,癌症相關治療技術也愈來愈多元,病患的住院天數有可能會變短,改而在家服用口服藥物,再定期回門診追蹤即可。但如果是早年投保的癌症險,因為著重在住院日額、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等相關給付,卻不見得會理賠新式的治療技術。例如投保日額8,000元,但是住院2週,頂多領到11萬2,000元的住院補貼,但卻無法給付每月高達數萬元的口服標靶治療藥物費用,因而衍生出不少理賠爭議。

因此手上已有癌症險,或是有意投保癌症險的民眾,不妨先了解癌症險理賠項目至少要包含以下幾個重點:

重點1 有無初次罹癌保險金

當發現罹癌後,一定會透過很多管道尋求醫療協助,包括工作中斷以進行積極性的治療,或嘗試健保不給付的癌症新藥,甚至是營養補給或生機飲食等,此時也是醫療花費最多的時候,而一次給付的「初次罹癌保險金」正好可以用來支付罹癌後的額外支出。

目前臨床上常使用各類「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癌症,大多是在門診注射或在家服用,在「不需住院」且條款未載明會理賠標靶藥物的情形下,保險公司可不予理賠。若有「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就可以在確定罹患癌症後,保戶先拿到一筆理賠金,給付金額至少要有30萬元以上才較理想。

重點2 手術理賠

從費用支出的頻率來看,癌症手術跟住院是重要給付項目。大多數癌症險的手術理賠分「住院」與「門診」項目給付,有的再細分一般或特定癌症手術,或另外添加「術後住院醫療」的理賠,把癌症險和既有住院醫療險的手術理賠加起來,整體醫療險每次手術理賠金額在10萬元左右,應該就足以彌補健保給付外的差額。

重點3 住院理賠日額

各家癌症險保單無論是計算保費或理賠上限,都是以住院日額為基準,給付金額自然愈高愈好。例如倍數型防癌險通常是以住院日額的1,000或1,500倍作為理賠上限。

重點4 癌症出院療養金

一般是依住院日數來理賠,例如住院20天,就會理賠20天的出院療養金,等於有2倍的住院日額理賠。不過,上述情況若碰到出院療養10天後又再度住院時,有些公司會縮短給付,只理賠實際出院療養的天數。

還有部分保險公司在保戶住院超過一定天數以上31天或91天時,會另外給付「長期住院或收入補償津貼」。但在實務上,目前的健保DRGs制度上路後,不太可能會讓病人住那麼久,領到這個給付的機率很低。

5 併發症是否理賠

舉例來說,因罹病後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造成皮膚潰爛不易癒合,甚至轉變成壞血症等,但是並非所有的癌症險都會理賠併發症,有些保單會註明因癌症直接原因造成的治療才理賠。

6 是否有豁免保費

因疾病或意外殘廢導致無法繼續繳保費,但仍維持保單效力的條款。如果沒有的話,記得要加幾百元購買「豁免保費附約」。尤其是幫小孩買防癌險,豁免保費的對象應該是以有收入來源的父母為要保人,才有意義。

7 是否給付原位癌

有些癌症險不分原位癌或非原位癌都照賠,有些則是不理賠原位癌,或是減額理賠,且大部分的保單不會針對原位癌給予豁免保費的優惠,因此最好再確認一下保單條款。

8 癌症身故保險金

有些癌症險除了初次罹癌會給付保險金、治療過程中也會支付相關理賠外,還會在保戶身故後,給付一筆身故保險金。

9 是否給付安寧病房費

一般癌症住院只針對積極性的治療,安寧病房照護並不包含在「治療」的定義內。因此,還是要看清楚條款,如果你很重視最後的生命尊嚴,或許應該要選擇有給付安寧病房費的保單。

10 等待期多久

一般醫療險的等待期是30天,而癌症險等待期通常為90天,主要是防止帶病投保,如果檢查出罹癌再去買癌症險,願不願意等待90天後再去做治療,將考驗人心,且未誠實投保,未來也可能會有理賠爭議。

統一保經總經理徐采蘩建議,民眾一定要定期檢視癌症險保單,像早期的癌症險部分保單的條款將原位癌給付除外,內容給付含有門診、住院、手術等保險金,但卻不含化療、放療的給付,因此民眾應針對目前醫療品質的需求及醫療費用的增加,適時補足醫療保障的缺口。



產品設計是否還本
保費大有差異


癌症險的分類可以依不同定義來分:

依照保障年期:
 
可分成終身險與定期險兩大類,所謂的終身險就是繳費一定年期,保障終身;定期險則是一年一約。依照是否含壽險成分:現有的癌症險商品都會設定一個理賠總額上限,依有無內含壽險成分,又可分為帳戶型與倍數型兩種,差別就在於沒有使用完的理賠餘額,帳戶型商品會以身故保險金的形式給付給保戶,而倍數型商品則不會退還。因為沒有加入壽險成本,故倍數型商品相對較便宜。

目前帳戶型癌症險因為含壽險成分,因此多採主約出單,而倍數型癌症險以附約形式居多,也有部分保險公司同時推出主、附約,差異在於主約可單獨購買,而附約須附加在壽險主約之下。

依照還本與否:
 
分成還本型與不還本型癌症險,未來如果沒用到,或是帳戶額度沒有理賠完,就可以拿回剩餘的帳戶價值,這種還本型的保費最貴,會比一般癌症險貴2倍以上。

依照給付方式:
 
可以分成一次給付型與分次給付的型態。

不管是買哪一種保單,民眾要體認到未來罹癌的治療過程漫漫長路,光是有癌症險是不夠的,且像是一次給付型的癌症險,確定罹癌後領取一筆保險金後,保單就失效,未來卻還有漫長的治療過程,因此還是需要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等險種,才能降低因為罹癌而帶來的經濟壓力。
 
《一次搞懂 勞健保照不了你的事》全台7-11便利商店 好評熱銷中
 
 

延伸閱讀

投保醫療險前必懂4觀念 避免「保費年年繳,保障還是少」

2017-08-04

投保醫療險 一定要避免這4大糾紛

2017-08-04

因生產住院或動手術 可獲得保險理賠嗎?

2017-08-03

一張實支實付保單再也不夠用!

2014-11-07

一位醫生不願說出口的真心告白

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