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變動時代 什麼才是最需要的能力?

變動時代 什麼才是最需要的能力?

安德魯.佐里、安瑪麗.希利

政治社會

824期

2012-10-04 14:53

氣候異常、經濟蕭條、能源危機等變化不斷發生,已成為常態。善用「恢復力」,也就是維持核心使命和完整性的能力,才能在變動中怡然自處。

盤根錯節的社會、政治、經濟、科技與環境體系,主宰了我們的生活,似乎每個星期都有出人意料的脫軌事件發生。失序發生的速度愈來愈快,令人無法預測。最嚴重的事件成為人類文明的考驗,一提起就令人膽戰心驚,如卡崔娜颶風、海地地震、福島海嘯、金融海嘯、倫敦暴動等。

其他不知名的各種事件也層出不窮,隨著人類社會日益脆弱,造成很大的損害:經濟不景氣使得中西部一座小鎮消失,全球化擊垮了某家公司,生態變化使得某種生活形態變成不可能,政治操作不當造成債務危機。

 

頻繁變動成新「常」態


如果你感覺失序發生的速度愈來愈快,與你同感的人很多:光是二○一一年前六個月的自然災害損失金額,就已經超越過去任何年度的紀錄,保險公司將此歸咎於氣候變遷。各式各樣的變動已經成了新常態。

無論是○七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伊拉克戰爭的地緣政治發展,或是種種天然災害帶來的損傷,這些失序事件的細節或許各有不同,但某些特徵卻很一致。

其中一項特徵便是,這些事件牽涉到許多領域的相互影響,但是這些領域往往被人獨立分開研究討論。例如墨西哥的玉米餅暴動,就可以看出生態系統(卡崔娜颶風)、農業系統(玉米收成)、國際貿易系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社會因素(都市化與貧窮),以及美墨政治系統之間的關聯。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面對複雜交錯且動盪不安的現代社會,應該心懷謙卑。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任何小事都可能引起劇變,而背後錯綜複雜的關聯性又近乎荒誕。我們只能藉著事後的回顧,來看出事件之間的關係,就好像用力拉扯衣服上脫落的線頭,能讓一件衣服解體,但也由此看出這件衣物是如何編織而成。

就算已經對個別領域有深入的了解,仍然很難清楚整理出之間的因果關係。人類大肆宣傳已進入所謂的資訊時代,可是擁有更多的資訊,不見得就有幫助。

就算我們能看見「資訊封包」如何透過網路傳遞,或是看見複雜的化學反應影響氣候,難道人類就能知道該怎麼辦?我們能詳細預測這些系統長期的發展嗎?即使擁有所有的知識,我們仍然不免擔心踩到地雷。

所以,該如何是好?

如果無法控制詭譎的浪潮,我們可以學著打造更堅固的船隻;我們可以重新設計所有的組織、機構、系統,讓這些單位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更有效地面對失序事件,平穩地過渡到下個階段。因此,我們必須理解一門新興領域:恢復力。

 

踏入新環境 就無法退出


恢復力研究經常用以下的比喻來解釋什麼是恢復力。想像你正俯瞰一片開闊的山丘與溪谷,像是置身於波赫士(Borges,阿根廷作家、詩人)的奇幻小說一般,每一座溪谷都代表著現在不同的環境,有不一樣的特徵、機會、資源與風險。

每一座山丘則是不同環境的重要門檻或分界。一旦越過山頂,不論是好是壞,你只能別無選擇地進入毗鄰的溪谷。有些新環境可能容易適應,有些甚至令你無法適應。

現實生活也一樣,任何劇變都可能導致你「翻越」兩種不同環境的分水嶺──或許你遭遇了洪水、乾旱、敵軍入侵或地震;或許你的溪谷人口過多或過少而無法居住。可能你的生意遇上經濟或能源危機、技術或競爭力的移轉、原物料短缺。

不幸地,許多分界只能進入,無法退出。一旦被迫踏入新環境,很可能再也無法回到過去。你已經進入了「新常態」。

加強恢復力,就是強化自己的能力,必要時也有更多的選擇。恢復力研究學者稱之為維持適應能力。在這無法預期失序與震盪的時代,這樣的能力非常重要。

當然,擴大自己生存利基的方法很多。你可以降低物料需求,安然度過資源短缺的情況;你可以學習利用更多樣的資源,然後盡可能使用手邊現有材料;你可以發明新技術,掙脫舊科技的束縛。

加強生態系統、經濟或社群的恢復力,有兩種方法:一是增進本身的能力,抵擋被推過這些重大傷害的門檻。另一個則是在變動中維持自身生存利基,即使被推過門檻,也能健康地適應新環境。
(本文摘自前言.孫蓉萍整理)

恢復力
作者︰
安德魯.佐里(Andrew Zolli)
跨領域的趨勢學家,國際性創新組織「美國流行科技年會(Pop!Tech)」召集人暨「國家地理學會」院士、「Z+夥伴智庫」(Z+ Parteners)創辦人。
安瑪麗.希利(Ann Marie Healy)
劇作家、 編劇和記者。散文、小說及劇本發布於《史密斯和克勞斯》等知名文學刊物。以記者的身分,她為知名金融雜誌如《機構投資者》等報導金融和科技新聞。
譯者:李振昌
出版:商周出版(2012年10月)

延伸閱讀

「站在浪頭上,我就可以生存!」 導演曲全立自學3D獲好萊塢大獎,在孩子心中種下夢想種子

2023-09-07

「一人帶一道菜…在星空下的草地聊天」澳洲新人幸福減碳 婚顧業者:辦一場符合理念的永續婚禮正夯!

2023-10-12

全球第一台「移動工廠」,每2秒處理一支寶特瓶!他從世足賽獲靈感、萬華回收起家,把棄瓶變布料、背包...

2023-07-13

一切歸「零」,生活更快樂!澳洲打工度假啟發這對夫妻,裸買減塑無包裝...全在小店裡實踐

2023-04-13

醜蔬果變美食,迷途少年成咖啡師!「地表最強里長」學餐飲的兒子,延續父親小店造夢

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