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相對剝奪感」吃垮台灣

「相對剝奪感」吃垮台灣

2015-10-29 16:34

在剝奪感這件事上,台灣需要一場徹底的「思想歸位」運動,只照顧那些真正被剝奪的人群,而停止照顧「相對剝奪感」。

一個真實故事。某一原先億萬資產的家庭,事業經營不善,日常生活開始拮据。一日,第二代父親帶著第三代的十歲兒子逛街,兒子看中一雙耐吉球鞋,爸爸一看,新台幣六千元,於是和兒子商量:你有很多球鞋了,爸爸錢不夠,今天不買好嗎?兒子面露不爽說:不是刷卡就有嗎?


另外兩個真實故事。立法院官車數量達不到一人一輛,某立委不悅說:讓立委坐小黃像話嗎?台北市想把政務官在精華地區的豪美官邸月租金,由每月七百元漲至一萬五千元,某政務官說:漲到一萬五千元,我就捲鋪蓋走人。


真實故事在台灣講不完。已經在領退休金的公務員,社會想刪減額外的年終慰問金,他們問:我這個年怎麼過?每一項刪除,當事人都產生「相對剝奪感」;人人理直氣壯,而政府的信用卡就要刷爆。


福利補貼,各國都有,但大部分是階段性政策,像台灣這樣「一旦擁有、萬年不死」的習慣,世上還真不多見。這正如癌症的道理。人人都有癌細胞,關鍵在於癌細胞是否累加,一旦癌細胞只增不減,就成為「癌症」。對社會上真正被剝奪者,福利補貼天經地義;但是,倘若「相對剝奪感」成為福利補貼相對加碼(或不刪減)的理由,這個社會就是得了財政癌症的社會。


如何造成的?其一,台灣的從政者多屬國家經營的無能之輩,既不懂開源亦不懂節流,但是畫大餅、亂切餅的能力是有的。其二,懂得開源節流的人,眼看政府一次又一次地被「商(業)盲」、「經(濟)盲」者盤據,因而生出「不如自己做企業去」之嘆,以加入政府為懼,甚至為恥。其三,台灣人靈魂深處認為,「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照顧百姓的一切」,而缺乏自立自強的經濟獨立公民人格。


剝奪感是一件嚴重的事,忽視它,搞出革命都有可能。但是,台灣特色的「相對剝奪感」,卻類似一種無賴的思惟,一種「要死就大家一起死」的態度。二十幾年前,中國也處在嚴重的「相對剝奪感」症中,社會上的普遍氣氛是「他那麼爛的人得到的是我的兩倍,因此我只要做到他的一半程度就對得起工作了」,而現在的社會氣氛是「連他那麼爛的人都能拿到我的兩倍,我只要做得比他好,將來一定可以拿到他的兩倍」。我記得,三十年前的台灣,社會氣氛,正如今天的中國。


在剝奪感這件事上,台灣需要一場徹底的「思想歸位」運動,只照顧那些真正被剝奪的人群,而停止照顧「相對剝奪感」。讓我們都變成公民,而非百姓。

延伸閱讀

黃仁勳「這番話」讓他勇敢創業》在高通曾操盤300億台幣事業 為何六年前跳出來自立門戶?原來「散熱是一門好生意!」

2024-06-14

獨家專訪》高通如何從手機晶片霸主 變身AI PC大玩家 讓一票同業都不敢輕忽?故事要從2016年說起

2024-06-12

與微軟低調磨刀8年,趁COMPUTEX向龍頭宣戰 AIPC超級刺客 獨家專訪高通CEO

2024-06-05

英特爾、超微之外,華碩為何要擁抱高通?消費筆電舵手親揭AI PC落地關鍵:用過就回不去了

2024-06-12

獨家專訪》給手機看食物照片能生出食譜、想買牛奶車子主動規劃最佳路線!高通CEO:世人將看到更多「AI下凡」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