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癌細胞是吃出來的,「這種癌」蟬聯15年癌症榜首!醫:出現3症狀要當心,一招有效預防癌王

癌細胞是吃出來的,「這種癌」蟬聯15年癌症榜首!醫:出現3症狀要當心,一招有效預防癌王

郭美懿

健康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2022-07-20 13:59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大腸癌過去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榜首,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最新110年癌症登記報告則是跌至第2名,肺癌成為第一。

大腸癌位居「國民癌症」,加上過去受疫情影響,民眾主動到醫院篩檢、追蹤意願大降,導致治療大腸癌的黃金期被拖延,使得病情加重。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陳俊男透露,曾經有一名42歲女性,參加員工健檢3年來糞便潛血都呈現陽性,但她不曾進一步檢查確認,直到隔年因腹痛住院才發現罹患大腸癌第4期、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即使接受治療還是在2年後不幸離世。

       

大腸癌主要是從腸內的腺瘤息肉逐漸癌化所致,陳俊男比喻,腺瘤息肉就像「小樹苗」一樣任意在腸道生長,等到樹苗茁壯,惡化成癌症的機會將倍增許多

 

而初期大腸癌並無明顯症狀,一旦持續出現血便、黏液便、排便習慣改變,如數日腹瀉、便秘,以及體重減輕與貧血等症狀,就可能是大腸癌前兆此時最好透過糞便篩檢與大腸內視鏡檢查,釐清排泄異狀的源頭。

 

目前政府補助年齡屆滿50歲至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期糞便潛血免費篩檢,統計顯示,當民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再到醫院做大腸內視鏡檢查時,可預防30%大腸癌發生的機率,接受檢查後多半能找到躲藏在腸道的小息肉,此時安排手術切除息肉,是防止大腸癌發生最有效的管道,早期治療存活機率也可高達90%。

 

陳俊男也指出,大腸癌雖是國人癌症第1名,但也是最容易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中預防的一種癌症。民眾平日應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飲食盡量以白肉為主、紅肉酌量,若屬於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年齡滿50歲以上、肉食主義者等高危險族群,應該特別留意定期追蹤檢查,主動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治。

 

▲萬芳醫院提供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延伸閱讀

余天女兒愛吃蔬果、不菸不酒,為何得直腸癌?台大醫師:●●才是腸癌發生的關鍵

2022-08-21

華城(1519)、士電(1503)、中興電(1513)...政策概念股失靈?達人曝最佳買點,520後再衝一波

2024-05-20

第一金(2892)存股65張獲利破百萬!從零股慢慢買,跌到14元也沒賣...存股哥:紀律就是最好的策略

2024-05-21

鴻海(2317)、廣達(2382)、富邦金(2881)...6大龍頭股存股PK: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入,放10年哪檔報酬率更高?

2024-05-21

王品(2727)、藏壽司(2754)、六角(2732)...餐飲通膨爆發,達人解析2024年展望是好是壞?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