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攝護腺癌只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第六名,二二年已躍升至第三位,甚至是男性癌症十大死因第六位,中高齡族群不可輕忽這項安靜的癌症,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攝護腺癌相對於其他器官癌症,通常進展較為緩慢,又因為發病平均年齡較高,被稱為「男性的長壽病」。
然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系主任陳建綸提醒,二○二三年全國因攝護腺癌死亡人數仍有一八一五人,風險不容輕忽。關於罹患攝護腺癌是否會縮短壽命,得根據病人年齡、癌症期別、腫瘤細胞型態及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等因素,來判定腫瘤風險等級。
最常用來判定風險等級的方式,是對攝護腺癌組織進行切片,再將腫瘤切片癌細胞型態進行分級評分。病理科醫師會將腫瘤切片的癌細胞型態中占「最大數」與「次大數」的分數相加,給予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最接近正常為一分,排列最凌亂為五分;理論上兩個主要型態分數相加,總分為二至十分,但實務上,一般以六到十分作為風險分級,級數越高代表攝護腺癌的生長速度及侵犯轉移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