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書作者保坂康介在總數達1500件以上的訴訟、調停、委託交涉的經驗中,親身體會到「與其說理服人,不如考量對方的心理來交涉,更能找到讓委託人幸福的解決之道」。
他提到,交涉的關鍵是同理,如何讓人不會覺得在敷衍?關鍵就在,把聽到的話「換個方式說」。他就以兄弟在遺產分割的情境,以及同事修改會議時間的對話為例,並強調,不要試圖改變對手的主張,而是把他的話換個方式說。
是同理不是敷衍 如何把聽到的話「換個方式說」?
要介紹如何彙整交涉對象說的內容。
雖說是彙整,但彙整過頭也不是好事。因為要是過度了,反而容易讓交涉對象覺得你在敷衍他。
所謂的彙整,指的不是簡單總結「總之,就是這樣」,重點是能讓對方安心:「他把我的話聽進去了。」
因此,此時請記得以下兩點:不要過度統整對方說的話,但也不能把原話重說一遍;而是把對方說的內容,換個方式說。
我想,藉由具體事例來說明會更容易了解,以下舉出幾個例子。
‧例子一:遺產分割協議中,繼承人哥哥A和弟弟B的對話
哥哥A:「老爸一直都是我照顧的,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金錢,現在就算你說要平分遺產……。」
弟弟B:
×「我知道了。總之,就是哥哥覺得都是自己在照顧老爸,所以想多分一點,對吧?」
○「原來如此。哥哥照顧老爸,花了時間又花了金錢。所以,哥哥是覺得分遺產時應該考慮這個因素,這樣才算是公平分配,對吧?」
‧例子二:更改會議時間時,C和D的對話
C:「不好意思。原訂明天晚上7點的會議,是否可以更改一下開會的時間? 因為目前進行中的案件有突發狀況,我必須立刻處理才行,可是能處理的人又只有我。」
D:
×「所以你要處理其他事情,明天不能開會,是吧? 我知道了。那我們再另找時間開會吧。」
○「你必須趕緊去處理另一件事啊。只有C能處理,實在很辛苦。那麼,你什麼時候可以再開會?」
▲從遺產分配、更改會議時間,看律師傳授交涉技巧。(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有在聽我說話嗎?為何像敷衍?關鍵在「怎麼表達」
大家覺得如何?交涉對象一定希望聽者能了解並接受自己的狀況。所以,如果對方過度彙整你說的話,就會讓你覺得好像被敷衍了。
而如果對方只是把你的原話重複一遍,又會讓你覺得「他真的在聽我說話嗎?只是把我的話重說一遍而已吧?」
就算你沒有這個意思,對方也可能會覺得你有,這樣一來實在太可惜了。原本可以談成的事,也可能因此破局。
反之,如果能恰到好處的彙整對方說的內容,對方就會覺得你理解他、接受他說的話。
▲「重複」對方說的話。(圖片來源:大是文化)
▲恰到好處的「彙整」。(圖片來源:大是文化)
交涉靠同理 揭交涉輕鬆贏的關鍵
而且,你換個方式重複對方的意見和主張,也可以讓他逐步整理思緒,明白「我在想些什麼、是怎麼想的」。
這麼一來,交涉對象接下來的言行舉止,就會產生變化。他會放棄原本堅持的意見和結論,問題更容易朝著對雙方有利的方向發展。
此時,你千萬別試著改變交涉對象的意見和主張,只要像一面鏡子一樣包容他,他就可以接收到你的善意和替他考慮的態度。
這麼一來,善意的互惠原則就會發揮作用,對方也更能替你考慮,當然會對交涉的結果帶來正面影響。
Point:不要試圖改變對手的主張,而是把他的話換個方式說。
作者簡介_保坂康介
1977年出生於日本秋田縣,律師、諮商心理師。畢業於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看了連續劇《HERO》後,立志投身司法特考,並於2007年舊司法特考合格。
成為事務所受僱律師、累積5年實務經驗後,於2014年10月獨立開業。之後就在東京都新宿區經營法律事務所「FORWARD」。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嘴笨、怯弱,怎麼交涉不吃虧?處理1,500件以上訴訟案子的不強勢大律師,天天在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