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不快樂X世代的職場心聲

不快樂X世代的職場心聲

譯者/陳曉夫

個人成長

shutterstock

610期

2008-08-28 10:42

接續上一期〈上班族的職場求勝心法〉專題,美國《商業周刊》還探討了有關於工作世代之間的代溝、如何在官僚主義的職場生存,以及時間管理的訣竅等讀者最關心的議題。

不久前,美國《商業周刊》在BusinessWeek.com張貼塔米.艾立克森(Tammy Erickson)的一篇報導,討論X世代在職場上何以不快樂。結果顯示,代溝問題在今天的職場生活上空前嚴重。

三百五十多位夾在嬰兒潮人士與Y世代之間的X世代讀者,針對這篇報導,提出他們本身的經驗、沮喪、抱負和解決之道與我們共享。以下是幾份樣本。

MLM網友:


我年近四十,我與我在各行各業的友人都對企業美國的生活怨懟不已。我一直在同一產業工作,但如今已換了六家公司,經歷了數不清的解雇、合併與結構重整。為了工作,我曾連根拔起地搬了好幾次家,我對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忠誠感。工作得再辛苦、再打拚,到頭來還是拿到一張解雇通知書。

我有一些離開企業美國自創事業的友人,他們過得快樂得多。我不討厭Y世代,我覺得他們是很有趣的一群。毫無疑問,他們有不同的工作倫理,但他們大多數願意、也渴望學習。我現在這家雇主今年已經解雇了一些員工,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所以我開始存錢,一旦遭解雇,我可以用資遣費與失業救濟金開辦一家自己的小生意。

麥可:


我對Y世代與嬰兒潮人士並無成見,但我確實有遭到他們包夾之感。我的上層是一支執行管理團隊,他們比我年長八到十二歲,近期看來都不會退休,我就這樣卡著,無法晉升。我的研究也讓我對企業美國的動機充滿疑慮。

當然,做生意為的就是賺錢,但忠誠與企業責任難道就那麼不屑一顧?我敢說,我的許多X世代友人寧願少賺一些,換取較具彈性的家庭生活,同時也為社會多盡一份心力。

凱莎.克里普斯:


X世代的職涯策略,就是沒有策略。我們從小到大,眼見一輩子效力一家公司的父母,最後下場淒苦。我們想找一個職位,將家庭、工作與生活融為一個相互調和的實體,既能滿足銀行帳戶,又能充實我們的人生。X世代懂得詮釋自己心目中的幸福,懂得界定自己的職涯選項。我喜歡「工作吉普賽」(working gypsies)這個名詞。


身為X世代,我們知道我們的價值。我們總是勇於嘗試、學習、培養新技巧。我們知道,改變是宇宙中惟一常態,我們不斷推動改革,精益求精。有一天,我們會成為企業美國之主,會對全球經濟造成提升向上的衝擊。
 

Y世代男士:


我二十六歲,是Y世代。在許多人心目中,Y世代是一群自以為是的懶人。我要指出的是,Y世代所以給人這種印象,是因為我們打從一開始,就一直受到資訊疲勞轟炸。在中學與大學時代,我們透過網際網路取得重要資訊。在進入職場以前,我們眼見科技泡沫幻滅,美國線上(AOL)侵權事件,眼見安隆(Enron)那些巨頭被銬上手銬,眼見九一一慘案。在饒舌短片上,我們見到有人大撒美鈔,接著又見到號稱「瘋錢」專家的吉姆.克萊莫(Jim Cramer)瘋狂賺錢,學了一籮筐有關避險基金的知識。剛出大學校門,我們手邊的資訊,較X世代在整個九○年代取得的資訊還要多。


聽到X世代的人抱怨企業美國,實在令人生氣。Y世代的人不願為X世代工作,原因或許就出在這裡。你們X世代不高興,何不幹點其他的。你們大可放棄管理層的工作,少賺一些,做點自己想做的事。這是自由市場。你們以為自己能像世上那些億萬富豪一樣,能控制公司嗎?要知道你們不過是企業聘用的幫手,你們與你們的家人過得好不好,企業才懶得管!
(Edited by Patricia O'Connell)

 

馬克.麥克塔斯 韜睿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總裁

Y世代關注發展與學習,嬰兒潮世代則說他們重視在工作上的決定權,但這並不表示你可以用一套準則去應對一整個世代的人,因為每個個人畢竟都不一樣。

延伸閱讀

00878、00929、00946…台股ETF受益人連13周創高,高股息ETF誰人氣最旺?這檔新兵他早預測會噴

2024-05-29

高股息ETF新上檔這麼多,為何獨鍾00878?波動低、填息快...達人:存股族最愛這樣賺

2024-05-31

00919年化配息率11%,25元會太貴?他存股40張月領上萬元:3原則操作「股息價差兩頭賺」

2024-06-04

不是00929、00878...00919奪ETF零股交易王!「月底換股+次次填息」25元還能買?有效買點在哪

2024-05-27

77萬股民開心!00919配0.7元又改寫紀錄、年化配息率飆破10%,13檔換股名單、最後買進日曝光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