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轉換心態就不怕公開演講

轉換心態就不怕公開演講

2014-03-13 13:15

人類不可能完全不害怕演講,想克服恐懼,不妨說服自己,要讓這次演講振奮人心,將比告訴自己冷靜放鬆的效果來得好。

《宋飛》(Seinfeld)是一個長達十年的美國喜劇節目,宋飛親自演出劇中主角宋飛。他曾說:「根據多數研究,人們最害怕的事是公開演說,然後才是死亡……。這意思是,對一般人來說,如果你去參加葬禮,躺在棺材裡要比致悼辭來得輕鬆。」美國不少的研究說明,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三個人害怕公開演講,在英國、法國也都有類似的現象。

其實許多名人也害怕公共演說,演員布魯斯威利、茱莉亞羅勃茲都曾經因口吃而害怕公開講話。股神巴菲特讀大學時,為了避免在大眾面前發表,刻意選修那些不必講話的課程,後來花錢報名公開演說的課程,可惜還沒開始上課就退選;一直到二十一歲開始投入他的證券業務工作時,才下定決心徹底克服公開演說的恐懼。

巴菲特有一次接受年輕女性事業網站Levo League訪問時表示,年輕時學會溝通是成功的基石,而學校卻忽略了溝通的重要性。他說:「如果你不能夠和別人溝通,將觀念傳遞給別人,那麼你就會放棄你的潛能。」

的確,人類不可能完全不害怕演講,相信自己完全不害怕演講的人,如果自以為開口就可以說服別人,結果可能事與願違。成功的演說家,要懂得接納害怕演說的事實,以及了解並管理焦慮的情緒。

不管是自我暗示或專家建議,通常都會勸當事人放鬆冷靜,不要緊張,以降低焦慮。但實際上,害怕演說的人還真的是放鬆不起來,有時甚至弄巧成拙。因為這時候他心裡所想的,大部分是焦慮帶來的威脅,而不是機會。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布魯克斯認為,在演講前換個心態,從消極負面的威脅,轉移到積極正面的機會,反而比較容易克服害怕。如果演講者告訴自己,這次的演講是令人興奮的事,就可能專注在如何把演講做好。

她實驗的結果,果然說明那些說服自己這次演講令人興奮的受試者,和那些告訴自己冷靜放鬆的人比起來,即興演講的時間比較長、演講的效果也比較好。

她的解釋是,焦慮和興奮都是情緒激昂的狀態,所以換個腦袋把焦慮視為興奮,而不是強迫自己冷靜對抗演講的焦慮,比較能夠正向思考發揮演講成效。

密西根大學「科學技術和社會學程」主任愛德華教授寫了一篇有關〈如何發表學術演說:改變在人文領域的公眾演說文化〉的文章,在產學各界廣為流傳。他認為有效演說最難的部分,是讓演講變得有趣,甚至娛樂聽眾。很多人誤以為娛樂聽眾的演講是沒有深度的,其實激發聽眾愉悅的心情,才能讓他們專心傾聽。用創意讓演講變得有趣,就是正向思考心態最具體的實踐。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17所「黃仁勳大學」放榜,中正、政大2頂大為何變遺珠?這大學被老黃點到,不少人卻喊可能先倒

2024-06-03

黃仁勳、張忠謀、郭台銘、張國煒…你最想當誰的員工?好意外,他竟排第2、還有個傳產老闆入列!

2024-06-04

國王派競賽創意造型無極限,3天限定烘焙市集登場!法國人為何每年1/6要吃國王派,原因是這個

2023-12-11

淡江、中原、輔大…黃仁勳點9國立大學、8所私大都是合作夥伴!台灣是AI的起點,一張圖掀熱議

2024-06-03

黃仁勳找1000名工程師!在台建AI設計中心,地點落腳哪?畢業想進輝達:有4種特質「我們最愛」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