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旅行與自己對話,找回甘願付出的能量。
七月初,我又到了高雄,住錦敦家,他開心地把剛出爐的書送給我。那晚,睡前我翻著嶄新的書,被裡面的故事感動的時而微笑、時而搖頭(意思是「寫得真好」)。
隔天早上,坐在錦敦白色木製餐桌上,我拿著他自己做的麵包,塗抹著他剛從內蒙古帶回來的藍梅醬,隨口問他:「你當爸爸的耐心是怎麼來的?」(做敘事的人,都習慣問話的)
他想了一下說:「一半是天生的吧。」嗯,我想也是,像我天生就對小孩就沒耐性。
「那另一半呢?」咀嚼著麵包,我繼續問。
「另一半原因,大概是自己小時候被父母打過吧。那個年代家家都是打罵教育,小孩子動不動就被打、被罵。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我的童年裡如有不快樂,大半都是因為父母的打罵教育,我不想我的孩子也不快樂,當然要找出新方式,去養育自己的孩子。」
嗯,說的好。真不簡單。
能夠不用「自己父母的方式去當父母」,這需要很大的覺知,這件事絕對不簡單,相信我。
還好錦敦是心理工作者,又是學敘事,他回應孩子的方式,經常讓我驚嘆,真的很美。(我經常去他家,親眼目睹)
「難道都沒有不耐煩的時候嗎?」我先幫讀者問。我想,他也是人、一般平凡人,不可能時時都對孩子有耐性的。
「當我覺察到自己對孩子感到不耐煩、想要發脾氣罵孩子時,我就知道,我該出門去旅行了。」錦敦說:「我會出走。讓我的『空間』變大。」
我常用的語言是「能量」,錦敦喜歡用「空間」,我覺得都很好。
喔,原來如此。
錦敦跟我一樣,都喜歡旅行。旅行對我們而言,不是休閒,那是我們「陪伴自己的方式」,它是我們的生活的一部份。
做為一個助人工作者,我需要透過旅行的「移動」,來調節身心、沈澱滋養自己。錦敦也是。但現在,我更明瞭:原來旅行也在幫助他,讓他「成為」更有耐心的好父親。
真的,這絕對不是幫出走找藉口,不信,讓我再說說哈克的故事。
這是好幾年前聽來的故事。
哈克跟我一樣,天生敏感、對小孩的吵鬧聲很容易不耐煩(不過他一定比我強很多,呵呵)。
有一天,他覺察到自己工作壓力大、脾氣變得暴躁,很容易對孩子生氣,於是他跟夫人告假(他習慣稱老婆叫「夫人」),自己一個人跑到山上去安靜。
幾天後,下山,回到家,哈克一進門看見女兒坐在沙發上,他開心地上前擁抱女兒。晚餐後,太太照例在客廳哄女兒,他主動走向前、跟夫人說:「我來吧!」。他很清楚,這個「我來吧!」,是「我想」、是發自內心、充滿喜悅的願意,絕不是「責任、義務、應該、必須」。
那天晚上,因為這樣的「我想、我願意」,讓他跟女兒度過一個愉快的時光。
你想想看,如果沒有先前的「出走」、離開,讓自己可以安靜沈澱、喘口氣,哈克可能給出這麼好品質的陪伴嗎?不。因此錦敦與哈克都不約而同地說:「出走,其實是為了可以再回家。」
當再回家時,他們在孩子的面前,自然地展現了父親的溫柔,並擁抱孩子。
我相信:大人如果沒有先疼惜自己、擁抱自己,其實是很難去疼惜孩子、擁抱孩子的。因為,你不能給別人你身上沒有的東西。
我常在想: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如果做父母的都可以時時覺知自己,在你「快受不了、要爆炸了」的時候,趕緊適時地「離開」現場---出走,找個空間,讓自己喘口氣,那麼,社會的家暴案件應該會少很多吧。(哈)
書裡還有很多好故事,等著你去看見、去品味。這本書絕不是想提供你如何做爸爸的「典範」,不,它只是在分享故事,並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性」:「喔,原來也可以這樣做爸爸呦。」如此而已。
喔,縱使「如此而已」,卻也難能可貴了。
本文摘自敘事部落格,詳細資訊請參考:
http://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23095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