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為什麼人們不會去人少的地方搭車?

為什麼人們不會去人少的地方搭車?

2015-11-09 17:51

人們會說自己不喜歡從眾,但從眾讓人心安,大家屈服於「從眾心理」,並沒有多想就跟著一起排隊—每個人都這麼做,所以我也應該這麼做。

作者:李維特 Steven D. Levitt、杜伯納 Stephen J. Dubner

從眾心理?蘋果橘子經濟學搭公車

每週我有幾天會送女兒去上曼哈頓東區的幼兒園,我們通常會搭公車從我們住的西區抵達東區。我送女兒的時間都是尖峰時刻,離我家公寓最近的公車站(後文稱為「A點」),通常都會有四、五十個人在排隊。人這麼多的原因是附近就有一個地鐵站,很多人會從上城或下城搭地鐵來這裡,然後到地面上轉搭公車。

一般而言,我不喜歡一堆人(我知道,我知道,你會問我:那我幹嘛住在紐約?)而且,我特別不喜歡在帶著五歲女兒的時候,還得要跟一堆人擠公車。由於實在有太多人在A點等公車,我們能搭上第一班車的機率只有三成左右,在第三班車出現之前能擠上去的機率大概是八成,別懷疑,人真的就是那麼多。

如果我們想要有位子坐的話,坐到A點頭兩班車的位子,大概只有一成的機率。其實,這段路程並不遠,大約只有十五分鐘,但穿著厚重冬衣擠在公車上,我女兒背包裡的午餐會被壓個稀巴爛,實在不是展開美好一天的好方法。此外,A點非常擁擠,東行的乘客在A點下車時會從後門下,此時一堆人也會從後門搶著上車,意思是說:一、他們還沒付車錢,因為投幣箱在前門;二、他們搶走了一堆在前頭乖乖排隊等車的民眾的空間。

所以在不久前,我和女兒搭公車的時候,開始向西走一個街區,改在那裡搭車,就叫它B點好了。A、B兩點大約相距兩百五十碼(約莫兩百二十八公尺),也就是說,我們距離目的地又遠了兩百五十碼。然而,B點附近沒有地鐵站,所以排隊的人就少很多,公車靠站時車上乘客也沒有那麼多。如果是在B點,我們有九成的機會可以搭上第一班車,而且有位子坐的機會高達四成。對我來說,這值得多花體力和時間步行兩百五十碼。

自從想出這個辦法以後,我和我女兒就不曾在A點搭過車。現在,我們有位子可以坐了,還可以一起聽iPod,我們兩個都喜歡英國創作歌手莉莉‧艾倫(Lily Allen),我並不擔心莉莉的歌詞比較直白的部分,因為她的英國口音讓安雅(Anya)幾乎聽不出來她在唱什麼。而且,到達幼兒園的時候,她的午餐也不會爛掉。

我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在A點搭公車的人,很少人(甚至沒有人)跟我們做一樣的事?對於每天都得等公車的人來說,A點是很糟糕的等車地點,B點顯然比較好,因為:一、B點其實很近,一眼望過去就能夠看到;二、從B點到A點的公車,通常有空間可以容納乘客,雖然也只能擠進前十個或二十個在A點等車的人。

對我個人來說,我很高興A點的人不想到B點等車,因為如果他們都換地點,我就得再考慮換成C點。但我實在不懂為什麼他們不想換地點等車,後來想想,也許有這幾種可能:

一、反正一下子就要下車了,雖然很難受,但不值得多走這兩百五十碼。
二、A點的乘客才剛出地鐵站,已經累了,沒力氣改善通勤之旅。
三、或許A點的某些乘客,從來不知道B點的存在,至少沒想過在B點等車會比較好。
四、A點有從眾效應。人們會說自己不喜歡從眾,但從眾讓人心安,大家屈服於「從眾心理」,並沒有多想就跟著一起排隊—每個人都這麼做,所以我也應該這麼做。

我個人覺得,這四點在某種程度上都說得通,當然一定也還能再找出其他原因。但如果只能從中選一個解釋的話,我會說第四點的從眾效應最有可能。

當我們愈了解社會科學,就會愈了解人類。人類喜歡獨立自主,但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面向,我們幾乎都出現從眾行為。好消息是,一旦你了解這點之後,就可以利用從眾心理,讓自己得到好處(例如搭公車),也或者你可以為公眾謀福利,例如施加同儕壓力來增加疫苗接種率。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李維特 Steven D. Levitt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現任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2003年獲頒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美國經濟學會每兩年選出一位40歲以下,對經濟學有卓越貢獻的年輕學者頒贈此獎。2006年獲《時代》(Time)雜誌遴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百大人物。共同創辦TGG公司(The Greatest Good),致力將「蘋果橘子」的思考技巧,推廣到商業及人道慈善工作等領域。

杜伯納 Stephen J. Dubner
得獎作家、記者,同時也是廣播及電視名人。定期為《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時代》雜誌等知名刊物撰寫文章。除了「蘋果橘子」系列著作外,另著有暢銷作品《騷動的靈魂》(Turbulent Souls)、《一個英雄崇拜者的告白》(Confessions of a Hero-Worshiper)和《雙肚臍的男孩》(The Boy with Two Belly Buttons)。現和家人定居於紐約市。

書名:蘋果橘子創意百科



出版:大塊文化

目錄:

導 讀 流氓經濟學家又來了!這次教你如何當恐怖分子、搶銀行? 林明仁
前 言 部落格和瓶裝水有什麼共通之處?
第1章 我們只是想幫忙
第2章 恐怖「韋恩」與「巧手」先生
第3章 高油價萬歲!
第4章 蘋果橘子創意大賽
第5章 杞人憂天
第6章 如果你不作弊,代表你不夠盡力
第7章 對地球來說,這樣真的比較好嗎?
第8章 驚爆二十一點
第9章 何時搶銀行最好?
第10章 多討論一點性好嗎?我們可是經濟學家
第11章 水果牌萬花筒
第12章 一日蘋果橘子,終身蘋果橘子……
你想不出比這更厲害的讚美
謝辭
注釋

延伸閱讀

連比爾蓋茲也投資的Beyond meat植物肉,5年股價大跌逾9成…雀巢、聯合利華為何相繼投入,背後原因曝光

2024-05-20

「我們」晶片比中國先進!美商務部長:「我們」包含台灣…稱出口管制發揮作用,華為晶片落後多年

2024-04-23

等值300億4筆資產賣長榮海運,小股東質疑洗錢開告「張國華為首全體董事」!公司發聲:與事實完全不符

2024-03-25

美國又對華為開刀!撤回英特爾、高通晶片出口許可...筆電、智慧手機會受影響?股價先跌了

2024-05-08

蘋果、華為發表會同天較勁!新品各端出什麼菜色?鴻海、緯創、健鼎…外資、投信聯手搶買這檔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