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吃吧! 嘗出不同人生況味

吃吧! 嘗出不同人生況味

2015-12-03 14:39

環遊世界追逐美食,為了什麼而要賦予深刻意義?
除了「旅行」與「讀書」,還有什麼方法擁有超過一個「人生」呢?

與往年相較,今年我旅行得特別頻繁。最遠去到了北歐、夏威夷,東京也訪了三次。依照我的貪吃習性,每次旅行,尋吃是必然的;透過吃,我也似乎更能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

 

真是如此嗎?

 

拜讀詹宏志先生的新作《旅行與讀書》後,我開始反省自己是否為他所說的「背著『家鄉之殼』去旅行的人」。我參考了什麼指南?我如何安排餐食?我又如何決定怎麼探索當地?

 

先生自稱為書呆子,「相信凡事書中都有答案」,踏上旅途往往是因為讀到一段觸動心靈的文字,實際造訪目的地則是「兌現」書中世界的時刻,旅行與讀書也因此來回驗證。書本把他帶到了托斯卡尼的牛肚包攤販、佛羅倫斯的家常小館與日本賢島上已褪去風華的高級法國餐廳;我則成為他的讀者,想像他描述的食物滋味,描繪他品嘗食物的情境。先生必然透過了吃,體驗了他者的人生。

 

如果我通常參考米其林或世界五十大餐廳的評鑑,異地風光也只是在餐廳與餐廳間瀏覽,這樣的旅行,確實太狹隘了。我不禁想到「culinary jet-setter」(美食空中飛人)一詞,此等美食愛好者,願意為了追逐名廚或名餐廳而環遊世界,但在滿足摘星欲望後,對於當地飲食文化了解多少?對於異國生活況味又有多少領悟?

 

更可惜的是,如先生在一篇訪問中所批評,在網路寫作氾濫的情況下,大部分旅行只是「實踐一個行程的清單」,清單無所不在,清單互相影響,旅行於是失去個人見解,旅人因而沒有內省,也不再與自己對話。

 

且借用先生充滿智慧的話語作結:「只有一個人生是令人不滿足的,我們誕生之際時空已定,人生也就跟著『註定』,還有什麼方式能讓我們擴大實體世界與抽象世界的參與,在我看起來,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

 

旅行重要的是享受過程,而非實踐清單。(圖/高琹雯提供)

 

Liz 高琹雯

擁有法律人的完整履歷,卻不想當法律人的貪吃鬼。曾至哈佛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卻發現自己熱中於一切與飲食相關的事物。「美食家的自學之路」部落格格主,「伊莉莎白  生活醬料提案」創辦人,著有《我的日式食物櫃》。

延伸閱讀

京華城容積提高爭議,前北市長柯文哲被列「他字案」貪污被告,藍綠民代都質疑前監委劉德勳是關鍵

2024-05-02

兵家必爭〉單價站穩百萬大關 累積推案估破千億 建商眼中的北士科「甜蜜點」

2023-10-25

台北房地產最熱門是北士科,那10~15年後哪裡最熱?他鐵口直斷「我看是社子!」原因有跡可循

2024-02-20

北士科房價飆漲,背後傳奇地主起底!劉德華御用法師、百年神秘家族擁萬坪土地「房子只租不賣」

2023-10-25

柯文哲遭列貪汙被告!北士科案疑圖利財團、涉讓京華城容積率增2倍以上?廉政署同步偵辦

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