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面對上司、客戶、親友「情緒勒索」,你該學會的一堂課 不聽你的又怎樣?

面對上司、客戶、親友「情緒勒索」,你該學會的一堂課 不聽你的又怎樣?
(圖片/shutterstock)

林鳳琪、王炘珏

個人成長

1063期

2017-05-04 09:39

你,是否曾因擔心或恐懼,被迫順從,甚至討好別人?你,是否總讓別人的評價與期待,左右自己的情緒與決定?你因此覺得你的人生,總是在滿足別人,而感到委屈不已。小心,你可能正深陷「情緒勒索」壓力而不自覺。隱藏在父母、伴侶、職場間的情緒勒索,在「愛」與「期待」的掩護下,藉由貶低、威脅、利誘,迫使對方順從,達到目的,被視為人際關係中「最有力」的手段。其實,你可以有其他選擇。擺脫情緒勒索, 從設定情緒結界、自我覺察開始,停、看、應三步驟,拿回人生主控權。

你是否曾有過類似的經驗?自己明明對設計或其他非主流的科系有興趣,父母卻語帶威脅,如果不照他們的意思念醫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

或者,你已成年的小孩總是伸手要錢,不給就威脅:「我今天比不上人家,都是你們害的!」

又或者,你明明告訴媽媽,要加班無法回家吃晚餐,卻在下班回到家後,看到滿桌飯菜。媽媽臭著一張臉控訴,你根本不在乎她,以後乾脆不要回來了。

再或者,女友動不動就說:「你都不順著我的意思,一定是不愛我了⋯⋯。」或是,男友總以「我是擔心你的安全,這都是為了你好。」過濾你的交友圈,甚至緊迫釘人控制你。

還有,公司的資深同事總暗示你的經驗能力不足,要你聽他的,上司則常說:「假日加班,是看重你,你應該無所求地全力以赴⋯⋯。」

 

擔心自己不夠好⋯⋯ 覺得不舒服,卻放任被「情緒勒索」


面對這些情況,你心裡隱隱約約覺得不舒服、想抗拒,卻又擔心,可能是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完美,於是總不由自主地努力達成對方的要求與期待。

或許,你會在心裡翻白眼「又來了!」卻又害怕破壞彼此的關係或氣氛,最後還是順從了;或許,你終於開口拒絕,卻引起更大的威脅與懲罰;最後,你只能屈服,放任舊事一再重演。

如果,你身處類似情境,那麼,你可能正深陷「情緒勒索」的困境中!

根據《今周刊》委託美商全通集團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四月下旬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九二%的人在人際關係互動中,曾有過度委屈自己、習慣自我懷疑等被情緒勒索的感受;將近五三%的人因為情緒勒索而明顯有壓力上身,卻也仍有四四%的人不知道自己正深陷情緒勒索之中。

「情緒勒索」一詞,最早是由美國資深心理專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提出。她於一九九七年出版《Emotional Blackmail》書中指出,當人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時,會在有意或無意間,以威脅、利誘等手法,企圖掌控另一方,迫使對方順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調查

▲點圖放大

 

情緒界限好模糊⋯⋯ 上司飆三字經,是不是自己的錯?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常務理事黃天豪指出,情緒勒索常見於某種特定、又無法輕易離開的人際關係裡,例如家庭關係裡的親子或伴侶,職場關係中與上司、同事、員工、客戶的互動等等。「這種情況在東方,尤其是強調權威、服從的華人社會,更容易發生。」

而被勒索者在一次又一次的被貶低與擔心中,被迫順從、討好、滿足對方。久而久之,發現自己在這段關係中,只剩下與恐懼與害怕,甚至因此壓力上身。諮商心理師、《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就發現,很多因為不同原因與身心症狀來求助的人,在一層層抽絲剝繭後,關鍵原因竟然都是「與他人的『情緒界限』不清楚,陷入『情緒勒索』困擾,卻又不知如何擺脫。」

周慕姿也曾經歷一段不愉快的「情緒勒索」經驗。原本學新聞的她,會轉行當諮商心理師,就與此有關。

她就讀政大廣電所時,進入看來光鮮亮麗的電視公司實習。她至今仍印象深刻,每次錄影前,身邊的同事、上司都會狂飆三字經大罵,「當時我是實習生,在食物鏈的最底層,只覺得壓力好大,好可怕,也不懂情緒界限這件事,隨時都在擔心,是不是自己的錯?是不是應該要安撫對方的情緒?」周慕姿受不了那樣的壓力環境,後來直接放棄傳播領域相關工作,轉行從事心理諮商。

周慕姿觀察,情緒勒索面向很多元,大多來自家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來自父母的情緒勒索最難拒絕,占二五%,有四成二的受訪者無法拒絕來自父母、手足與子女等親情上的情緒勒索,主要是害怕影響家族氣氛、太在意對方感受、害怕對方生氣。僅一成七的受訪者表示從沒有感受到家人的情緒要求或暗示。

其次最常出現情緒勒索的是上司與伴侶,各占約一五%與一四%,朋友則占一一%。職場上,容易被勒索的原因以害怕影響工作氣氛居首,約占二五%,其次則是害怕對方生氣影響自己評價,以及想得到對方認同,各占二一%與一九%。

進一步交叉分析,一般職員最常被情緒勒索的對象為上司與同事,高階主管則最常被同事情緒勒索,比率都約四○%,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被同事情緒勒索的比率更高達五成。企業主則最容易被客戶勒索,占四○%。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一成五的受訪者從未感覺被上司情緒勒索過,也只有一二%的人,從未感受到朋友是以哀兵姿態或語帶威脅來請求幫忙。

 

女強人

廣告界女強人黃瓊儀,因要求完美,總活在別人的評斷與價值裡而壓力上身。她後來看開,不再因為別人鞭打自己。(攝影/唐紹航)

 

滿足嚴格老闆, 廣告女強人自虐,三天不睡就為了簡報


▲點圖放大


周慕姿表示,勒索者通常會以貶低對方價值、引發罪惡感、剝奪安全感為手段;而過度在乎別人感受、過度追求完美、習慣自我懷疑的人,容易成為被勒索的對象。本刊問卷調查也發現,超過七成的人,因為無法達成別人的期待,因此產生罪惡感,甚至否定自己。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西多昌規在《情緒鬆綁》一書(台灣將於五月底出版)中也提到,總讓別人為自己打分數或天生追求完美、嚴格要求自己的人,通常會過度在意他人評價,也很容易陷入沮喪低潮。

也難怪,情緒勒索被認為是人際關係上「最有力」的一種手段,因為它常隱藏於大多數人在乎的關係與互動中,在愛與滿足別人需求的掩飾下,很難被察覺。


台灣前五大廣告代理商,旗下有二十三家子公司、二百八十名員工的創集團發展長Joy(黃瓊儀),是廣告業界知名的女強人,更被員工喚為「祖嬤神燈」(有求必應)。她透露,以前因為太好強,「別人只要一句話或一個眼神,就會自我鞭策,甚至自虐到三天沒睡,只為了調整簡報中一個小地方。」


有一陣子,她壓力太大,一睡著就做惡夢,夢中,她總是在提案前一刻發現簡報裡的一個小錯誤,因此驚醒!

黃天豪說,「臨床個案顯示,容易被情緒勒索者,很多都與成長背景有關。」回溯Joy的成長歷程,她出身宜蘭書香世家,爺爺曾是國產集團創辦人林燈的帳房,父親宜蘭農校畢業,母親念蘭陽女中,家教甚嚴。「小時候,我總覺得我不是媽媽親生的。考試少一分打一下,她總說,打我是為了我好。」

稍長之後,Joy與朋友出去,母親常威脅她出門就別回家。「她說到做到,有次真的把我鎖在門外,不讓我進門。」

除了母親,Joy說,她至今無法理解,為何國中老師總看她不順眼,不管班上誰出錯,她都會被牽連;不論她多努力,拿多少第一,都得不到誇獎。

為了證明自己,Joy越來越好勝。大學畢業後,她考進台灣第二大廣告代理商,一千人僅錄取五個,她應是佼佼者,沒想到主管卻常當著同事的面貶低她,「你是最後一名,要不是我保你,你根本無法錄取⋯⋯。」

衝著這句話,Joy拚了命工作,一件案子改來改去,就為了得到主管認同,「但他永遠只有挑剔,從來沒有一句讚美。」

除了上司,Joy也經常面對客戶的「情緒霸凌」,例如,臨時被客戶叫去泡茶、準備資料,或是她在台上簡報時,客戶故意打哈欠、露出不耐煩的表情,甚至直接把資料丟進垃圾桶。

Joy因此對自己更嚴苛,要求更完美,她在別人的價值觀與評斷裡,不斷地鞭打自己,甚至武裝自己。「即使每天失眠,我早上一定會打扮得漂漂亮亮,穿上細跟高跟鞋,像隻驕傲的獅子。」直到有天,先生的一句話打醒她,「你連回到家,都像個老闆。」而更讓她徹底覺醒的則是,父親罹癌驟逝,她突然發現,那個為了證明給家人看,希望家人因為她而驕傲的最重要原因,突然間不見了!

 

周慕姿

周慕姿大學念新聞,卻轉行當諮商心理師,是因為在電視台實習時曾深陷職場情緒勒索的困擾。(攝影/唐紹航)


「穿客戶的鞋走路」,離開自己位置,站對方立場就事論事


父親過世的打擊太大,她離開職場去當志工,在這一年半裡,她重新檢視自己,發現自己前半生實在過得太辛苦。重回職場後,她生活得自在了,例如她曾任某公司總經理,卻與老闆在管理上有歧見,「以前,我會不服輸,想盡辦法讓對方認同我;現在,我會選擇離開,不讓對方有機會勒索我。」Joy乾脆瀟灑走人。

對客戶,她也悟出「穿著客戶的鞋走路」的同理心法。「情緒衝突時,暫時先離開自己的位置,換到對方立場去看事情,就不會有那麼多情緒,可以單純就事論事。」她也常以過來人的心態與員工分享,「遇到職場上情緒勒索時,一定要離開現場,到更高的地方,才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與全貌。」

但面對家人,要求完美的她,偶爾也會不自覺地「勒索」親人,「我常對兒子說,你不用考一百分,只要在中間就好,或者,兒子有想法時,我常直接否決;兒子藝術創作,我會直接幫他改,還說這樣更好。」Joy自認是為了兒子好,未料卻造成壓力。有一次,她在打掃兒子房間時,看到牆上竟有四個字「我是廢物」,她形容,「被一棒打醒。」

「以前,我關心他的方式,是問他考得怎樣?與同學相處得好不好?但,這其實是在關心他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現在,我會改成,今天過得好嗎?有沒有趣事要分享?」

分析本刊問卷結果,人們對於情緒勒索的感受,有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的趨勢。周慕姿提醒,有些年輕時曾被情緒勒索的人,等到掌權了,會不自覺用同樣的方式去勒索別人,就像是「抓交替」,「我以前都這樣熬過來,你們也行,這是為了你們好。」這些人應避免從被勒索者成為勒索者。

如何有效拒絕情緒勒索?周慕姿表示,先確立自己的情緒界限。「我年輕時情緒界限不清楚,後來是靠練習,一直告訴自己,別人的情緒,與自己無關,無須受到影響。」

周慕姿強調,碰到親子、伴侶的情緒勒索,要盡量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但是職場上,如果對主管說:「剛剛你這樣跟我講話,我覺得很不舒服。」主管一定會覺得「你舒不舒服關我什麼事?」因此接著就是要練習「停、看、應」三步驟。

「停」是先離開壓力現場,若一直處於壓力下,會感到害怕,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我想去洗手間!」「我突然想到有一通電話,必須馬上打!」都是離開現場時很好的理由。

「重點在於不要讓主管覺得你是被他罵之後,負氣離開。有些人就是太會忍,但真的不需要讓情緒累積成這個樣子,一定要懂得在還能控制的情況下離開現場,這樣對雙方都好。」


拒絕被隱形霸凌,人際衝突時練習「停、看、應」三步驟


《情緒鬆綁》一書的作者、日本精神科醫師西多昌規也提到,人很難完美掌控情緒,就像投手不可能百分百精準。但可以練習與情緒和平共處,遇到事情,先透過改變對事物的解讀或看法,不衝動行動,在內心處理情緒後,再反應與決定。

第二個步驟要「看」,看清楚剛剛發生什麼事?你的情緒是什麼?對方的情緒又是什麼?如果以對方的情緒優先,懷疑是自己做不好,憤怒的情緒不但不會削減,還會產生罪惡感。

最後才進入到「應」。周慕姿提醒,與主管溝通時,可以先同理對方,「我想剛剛你應該是很心急,壓力很大。」「我可以理解你為什麼會這麼生氣。」同理他的情緒,並把事情說出來,有效地讓對方把注意力轉到工作上。

生寶集團董事長章修綱回憶,他當年考上台北醫學大學時,因為家中突生變故,父親告訴他,沒錢讓他念書,他硬著頭皮去找曾答應會幫他的教官。為了賺錢還債,他大一就去應徵業務賣計算機,卻因為業績差,被老闆羞辱,「不要以為你是大學生,這樣打混,月底就會給你底薪。自以為了不起,連業績都做不出來!」暗示他該辭職。

當下,章修綱真的氣得想一走了之,但等情緒冷靜後,他仔細盤點,「我需要這份薪水,沒有離開的本錢,而且當初決定來打工,是想學做生意,為以後創業打算。」清楚狀況後,他決定擱下老闆的情緒,專注於增強自己的業務力,還買了本《推銷百課》,鼓起勇氣陌生拜訪,業績終於突破。

西多昌規表示,不安與焦慮是壓力的警報系統,比如見客戶或老闆前可能會焦慮,可以把不安的原因一一寫出來,釐清問題。章修綱剛創業時曾因誤判情勢,造成資金壓力,為此他嚴重失眠,後來睡不著時,乾脆拿紙筆,把問題一一條列出來,再逐一克服,隨著問題越來越少,他的失眠也不藥而癒。

黃天豪則建議,很多人不曉得自己正處於情緒勒索的壓力中,「像警鈴壞了。」因此,第一步要察覺,並清楚知道自己的情緒界限,「當有人越界時,你的警鈴要響。」接著就是排除侵犯,「容易被勒索的人,本來就自信心不夠,馬上拒絕對他們來說,真的不容易,但只要開始察覺、練習,都是好的。」

 

情緒

延伸閱讀

當年靠著借來的8萬元飛離松山機場...她在美擁36棟房:我買的第1間豪宅其實出自母親的情緒勒索

2024-03-08

賣肉羹養大3個小孩,失智妻死前1年「孩子總共回家8次,叫我不要情緒勒索」,他心寒捐出上億家產

2023-08-13

媳婦想住月子中心,婆婆哭喊「故意陷害我」去就斷絕關係!婆媳間的情緒勒索「一招能化解」

2023-02-04

台鐵1.2萬名駕駛五一不出班,還有端午、中秋…最糟9成火車全停駛!基層淚訴「台鐵情緒勒索」

2022-04-20

爸給2百萬創業、贈千萬房產 名醫遭爆「棄養雙親+逃漏稅」!蘇怡寧574字揭「家族內幕」:恨情緒勒索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