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有一天 台灣島將只剩中央山脈 P.122

有一天 台灣島將只剩中央山脈 P.122

淡水河口的南岸||八里,海岸邊,幾名漁民正在耙文蛤,在現代化的倒影中,此地載浮載沈著一項傳統行業:「耙文蛤」。


一整天,老漁民的收穫非常稀少,記者問他:今天怎麼都捉不到?

老漁民慘澹地說:海砂埔被刮走以後,文蛤已經愈來愈少了。

八里遭侵蝕的砂岸不只是文蛤生長的根據,更是鞏固我們這片土地的根源,但是我們眼前所看到的是,愈來愈多的砂石乘著浪潮,離我們遠去。在潮來潮往的衝擊中,「一沙一世界」的哲學用語如今成了保衛國土的另類思考。

幾次颱風,台灣人聞土石流而色變,此一怪物儼然已是台灣民眾心中的最怕。事實上,土石流並非今日才存在,而它的危害正建立在它的價值上。

按照大自然既定不變的法則,過去,土石流通常會被河水輸送到寬廣的河口地帶,有的堆積成砂丘,有的則繼續被海水帶到其他的地區,形成海埔地,扮演另一個生態體系的成員。台灣西部平原就是這樣被沖積出來的。而很多人也不知道,哺育大多數島民的這片精華地帶,亦正是來自中央山脈那些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土石。土石是島嶼的根基。



「耙文蛤」興衰史反映海岸傾頹的現實

環保聯盟的李永展表示:「土石構成海埔地或是沙洲,它不但可以避免海浪直接沖蝕我們的國土,對島嶼提供屏障。根據生物學家的估計,台灣有九○%的魚貝類都是從這些海埔地出來的,沒有土石,就沒有海埔地,沒有海埔地,也就沒有生物。」換言之,以土石為母親,堆積出來的海埔地實則為台灣島民的生活基石,架構此一屏障的土石最後成為顛覆島嶼的兇手,絕非其與生俱來之罪惡。

八里海畔,原是當地漁民耙文蛤的工作場域,過去全家老小總動員,而今,產量減少,漁民不再以此為主業,由極盛到沒落,「耙文蛤」的興衰史反映的正是八里海岸傾頹的現實。「以前砂岸有多遠我不知道,也沒去量,大概有好幾百尺吧!以前這裡有人在耕作,但現在,海埔地都崩掉了,過去這裡也有田,外頭有林投,外頭過去更是一大片砂丘,可是現在都沈在海底了,全崩光了,以前的砲台也崩掉了,崩到海裡去了。」漁民指著消失的海岸線,描述當年的景觀。

順著漁民的眼光看過去,海岸邊矗立著一座年代久遠的堡壘,堡壘原建造在離海極遠的沙灘上,但如今堡壘淹沈於海中,崩落於海中的堡壘說明了「陸軍變海軍、桑田變滄海」的殘酷,短短的幾年內,大自然牛刀小試地顛覆了海岸,也顛覆了島民對土地利用的慣性思維。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教授郭金棟指出:「差不多十多年前,八里就有點在侵蝕了,所以官方蓋了幾支突堤,去防止它的侵蝕。這邊海岸侵蝕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淡水河的砂變少了,另一方面,石門水庫上面築了許多攔砂壩,把河砂都擋住,再加上十幾年前,淡水河採砂採得很厲害,砂沒辦法流到河口來。當海岸缺乏砂源,自然就會變形。」其實,台灣幾條大型的河川幾乎都有類似這種因輸砂量不足,而導致河口附近海岸由淤積形態變為侵蝕形態的情形,這也意謂著,台灣沿岸的海埔地因失去砂源的補充而岌岌可危。

嘉義縣好美寮生態保護區裡,田野工作者蘇銀添告訴我們,好美寮所在防風林的外頭,原來有一大片高美的砂丘,以前還有所謂風吹沙的奇特景觀,但是最近這幾年,因為地層下陷,以及沿海海埔新生地的不斷開發,人們抽砂來填地,非常嚴重地影響到了海岸線,整個沿海的砂丘,在這幾年漸漸流失,甚至影響到沿線的防風林,一些老樹都死光了、倒光了。現在人們看到的,都是日後補栽上去的植物,他為人為開發所造成的後果,不勝唏噓。



海岸的動態平衡被破壞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在民國八十四年的調查,台灣海岸的侵蝕作用已經造成全省超過一萬五千公頃的土地受害,海岸線侵蝕比較嚴重的範圍,達到一八一公里。許多田野工作者無法確實說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從小伴隨他們成長的「海砂埔」突然消失,但他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人為的介入應是主要的因素。

就海岸特性而言,台灣東海岸是侵蝕型的岩岸地形,發達的珊瑚礁正好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減緩了海浪對陸地的衝擊,而珊瑚礁的生長搭配上地殼的運動,正是自然造陸的絕佳組合,這是東海岸的一種動態平衡。但當台十一線省道粗糙的施工,毀滅性地破壞沿岸的珊瑚礁生態後,動態平衡的機制即將瓦解。

至於西海岸,過去由於西部河川夾帶出來的泥砂,多過海水帶走的泥砂,因此形成了淤積型的沙岸地形,而維持這種動態平衡的主要助力是潮流以及沿岸流。如果潮流與沿岸流的流動受阻,西海岸的動態平衡就會受阻。

此刻的真實情況是,人為工程大興,潮流與海水自然沖刷的律動先被「改道」再被「阻絕」,當河川的輸砂量因水庫的攔截或人為過量的採砂,而大量減少到不足以補充流失的泥砂時,沿岸流的能量消耗掉海埔地的淤砂,台灣西岸就此轉變成侵蝕型的海岸。

成大教授郭金棟認為,海岸侵蝕是台灣目前普遍發生的問題,但並非無藥可醫。在學者的眼中,海岸的侵蝕有種種辦法可以防止,可用硬性的工程,也可用柔性工程,硬性的工程例如做突堤、築離岸堤、做海堤,在柔性方面,可以人工養灘或做淺堤等等。

台大教授張石角則以為,當今的問題癥結不在於尋找什麼樣的政策,而在於官方政策是否正確、有前瞻性。

過去,有人戲稱,只要給台灣足夠的時間,西海岸的淤積可以讓我們自然而然地「反攻大陸」,現在,則有人提出這樣的警告:只要給大海足夠的時間,台灣島將被侵蝕到只剩下一條細細長長的中央山脈。

大氣為了解壓,所以起了颱風;地殼為了解壓,所以會有地震;高山為了解壓,所以會有山崩;大海為了解壓,選擇了驚濤駭岸。

台灣這個多災的島嶼,需要島民善加經營,如果不知經營,海岸只好節節敗退。人與海間長久建立的情感,恐怕也將一步步走入歷史。



變形的海岸需要挽救。

公共電視台深度報導節目「我們的島」。《今周刊》與公視合作,先行刊登專題報導。

本周播出 變形的海岸

首播時間:十一月二十九日(日)晚間七時

重播時間:十一月三十日(一)晚間十一時

重播時間:十二月一日(二)下午三時

延伸閱讀

勞保年金+勞退月領5萬「免延退」怎麼辦到?達人4招教戰!手上沒1000萬退休金也能安心退

2024-05-08

勞工退休金VS勞保老年給付,有什麼不一樣?拆解勞退新制的計算方式:簡單1招,最大化自己的退休金

2024-04-08

月領18600元和一次領老年給付180萬哪個好?勞退、勞保年金我能領多少,請領條件、算式一次看

2024-05-14

勞退為何越來越多人「不急著領」?超大紅包「放5年多70萬」 專家:2種人理財最合適

2024-04-24

「這工作說穿就是狗」80歲社區管理員月領24K告白:勞退不夠用...被住戶羞辱總比被生活羞辱好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