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讓郭台銘頭痛的敵人 P.82

讓郭台銘頭痛的敵人 P.82

2007-10-25 11:50

近一年多來,港股大漲,但居恆生指數成分股的富士康,股價卻停滯不動,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比亞迪,不斷地挖角及搶單,是造成富士康成長駐足的因素之一,到底比亞迪是如何崛起?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又是什麼樣的人?

一場激烈的價格大戰開打,全球最大手機代工廠富士康(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槓上了中國電池大廠比亞迪(BYD)。

六月十二日,富士康向香港高等法院遞出訴狀,要求禁止香港上市公司比亞迪使用富士康相關的機密資料,並沒收比亞迪藉由該機密資料獲取的利潤,還要賠償富士康人民幣六五○萬元。消息一出,比亞迪股價一周內從四十四港元大跌一四%,市值蒸發掉近四十億港元(約新台幣一六八億元)。

不過,更戲劇化的還在後頭,四個月後,比亞迪盤中股價衝破七十七港元,創下歷史新高,比起二○○二年的掛牌價漲了超過六倍。

今年三月,比亞迪第一次向香港聯交所提出公司分拆上市的申請,預備將旗下生產手機塑膠機殼、鍵盤之模具及手機組裝等部門,以「比亞迪電子」為名分拆上市。投資市場坐了一趟雲霄飛車,總裁王傳福倒是神色自若,「企業就是這樣嘛,在你要上市時,出來給你搗點亂。」

恩怨從向富士康搶單開始

富士康「搗亂」不是沒來由,三年前,當比亞迪開始從手機電池切入手機零組件,並直接與富士康搶單,雙方就此結怨。

這兩家公司年營收都超過百億;只不過,富士康是百億美元,比亞迪卻是百億元人民幣。雖然稱不上重量級對手,但比亞迪積極進軍手機代工的企圖,卻讓富士康如芒刺在背。

迫使富士康控告比亞迪竊取商業機密罪的關鍵,是比亞迪挖角了富士康在日本的研發高階核心主管。過去比亞迪雖也曾挖角數次,都沒有引發富士康的不滿;但這次非同小可,因為比亞迪將因挖角連帶擁有MIM專利技術,這是一種將任何金屬粉末提高精度和密度的冶金提煉合成技術。此技術不但能提高產量、降低損耗、防腐化和延長使用期限,重點是成本降低。

據中國海通證券首席分析師范先生說,過去富士康為國際大廠生產電池產品,不論從性能和品質及價位均在較高端的領域;比亞迪這次挖角,很明顯是預備從低價市場「踩進」高價位領域。今年中,三星(中國)即以策略合作為由,率先和比亞迪合作開發手機電池,比亞迪正式向富士康搶單。

除此之外,受到摩托羅拉(Motorola)拖累,富士康今年上半年淨利僅成長八%,遠遜於過去的倍增速度;但同一時期,比亞迪的業績卻蒸蒸日上,在比亞迪二十八個事業部中,手機業務就占了十個,每個手機零組件都成立單獨事業部,挾著低成本和高品質的優勢,比亞迪成功打進諾基亞(NOKIA)和摩托羅拉等大廠的零組件供應鏈。

讓富士康緊張的是,諾基亞不只大量採用比亞迪的零組件,扶植比亞迪成為EMS廠的態勢也越來越明顯;花旗環球證券報告就指出,到了○八年,比亞迪就會搶進手機組裝。從諾基亞甫公布的第三季財報來看,在賣出一堆售價三十歐元以下低價手機後,獲利還能成長七八%,跌破一堆分析師眼鏡。

靠著提高亞洲採購和生產比重,諾基亞成功壓低成本,在這個趨勢不變的情況下,諾基亞積極栽培富士康以外的供應商,一點也不令人意外。摩根大通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凱偉直言,「比亞迪就是諾基亞拿來制衡富士康的一顆棋。」隨著比亞迪的壯大,雙方的戰況只會越來越激烈。

以低價打進鋰電池市場

比亞迪是何方神聖?

一九九五年,台灣大霸電子為節省成本,將電池訂單從日本三洋轉到比亞迪,為比亞迪賺進第一桶金;二○○○年,日商一顆手機鋰電池報價是八美元,比亞迪卻只要二.五美元,破壞性的價格讓比亞迪成為摩托羅拉首個中國鋰電池供應商。現在,比亞迪的電池被安裝在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松下(Panasonic)、京瓷(Kyocera)、飛利浦(Philips)等產品上。

這顆第一只由日本以外研發出來的鋰電池,就是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的傑作。九○年代,一只普通的手機電池賣到人民幣數百元,中國廠商僅能從日本購入電池,搭配其他零件組裝生產,獲利微薄。這激起王傳福將目光投向技術含量最高,利潤也最好的電池生產。

想投入,但又買不起千萬元的生產線,王傳福竟然把生產線拆解成一個個用人工完成的工序,組成一條人力流水線,關鍵生產設備則以自行研發的機器代替。這個半自動半人工的生產線打造出比亞迪的「低價神話」,成為日後商戰無往不利的超強武器。如今,比亞迪在鎳鎘、鋰、鎳氫電池銷售量,分別居全球第一、二、三位,擊潰了日本壟斷電池市場的不敗地位。

穩固手機電池市場後,比亞迪開始橫向發展,從螢幕、鏡頭模組、鍵盤機殼模具到軟性電路板等;除了晶片,比亞迪幾乎供應所有的手機零組件。

不過,比亞迪的野心不只在代工。○三年,比亞迪購併了西安的小型汽車廠秦川,宣布進軍電動汽車,也宣告比亞迪正式開始品牌之路。

正當王傳福與高層討論購併細節時,一連串的基金經理人電話湧進來,其中一位國際大型基金的經理人甚至在電話中大吼,「王總,我們就是要拋你的股票,拋死為止。」不畏股價狂瀉,頑強到偏執的王傳福堅信,做電池的比亞迪已掌握鋰電池核心技術,有足夠實力造電動車,電動車又符合綠色能源的大趨勢,「我們應該分一杯屬於我們自己的羹。」

進軍電動車 經營自屬品牌

王傳福的汽車夢並不順遂,○四年,比亞迪推出第一款新車,沒想到連經銷商這關都過不了,投資近億元的處女作未上市就夭折。比亞迪痛定思痛,決心花更大的心力賦予汽車外型更國際化的設計,而這直接牽涉到模具的開發與製作。

於是,比亞迪收購了北京北汽集團旗下的模具製造廠,還請來日本第一大模具廠荻原的資深技工。掌握關鍵技術後,○五年比亞迪的「F3」粉墨登場,一體成型的側面車身由整塊鋼板沖壓成型,外觀漂亮大氣,還有雙氣囊、四輪碟煞及恆溫空調;這樣的豪華配置,一輛市價約要人民幣十二萬元,但F3只賣八萬元。價格成為致命吸引力,F3一舉拿下全中國產量增幅、銷量增幅和中國國內單品中階家庭轎車銷售三冠王。

過往的成功經驗成為最寶貴的範本,在打算進入手機機殼生產時,王傳福到日本考察了數家手機殼模具廠,其中一家也做汽車模具。他驚訝地發現,一輛車上萬個零件,就要用到上萬個模具,這些幾乎全靠人工打磨製作。王傳福將在電池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工產業」思惟移植到汽車工業,使得一款全新車的開模成本,比亞迪只要同行的三分之一。

中國第一投資顧問周副總透露,「目前比亞迪正祕密和宗申集團(○○一六九六,SZ)討論換股上市的入資案,宗申集團目前占有越南八○%的機車市場」,預料這是繼香港上市後,比亞迪在中國上市的達陣計畫。

「當我發現比亞迪也有做汽車的機會時,我衝上去都嫌慢,我要撲過去。」王傳福曾如此表達他內心的激動,F3的成功,讓比亞迪成為代工與品牌兼具的企業,也為王傳福的個人傳奇再添神來一筆。

比亞迪的創辦人王傳福,一九六六年生於安徽農家;大學畢業後,考進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這段期間,他全心投入電池技術研究。九三年,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在深圳成立了比格電池有限公司,王傳福被指派為總經理,一位研究人員就此轉型為企業家。

與富士康戰爭才剛展開


王傳福的領導風格十分專斷嚴厲;比亞迪二十八個事業部只有一個領導者,每一個重大決策都要他拍板,不太在乎股東提出的質疑,對香港基金經理人的說三道四也不屑一顧,「我的決策有九八%以上是正確的。」

這樣巨大的自信,來自王傳福扎實的技術根基:從學生時代到開闢事業,他從來沒離開過電池;他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沒有人比他更懂電池的奧祕和力量。

十二年來,王傳福靠著三場大戰役打下了江山。第一次,他把三洋、新力等日本企業逼到牆角;第二次,他讓富士康飽受威脅;現在,他更跨入第4C(Car),比郭台銘領軍的鴻海更快在汽車領域發光發熱,更一步步打造自有品牌。這場中國和台灣製造大廠的戰爭,不只短兵相接,還將會是一場精采可期的長期抗戰。

/小檔案/
王傳福
出生:1966年
現職:比亞迪總裁暨執行董事
學歷:中國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中南工業大學冶金物理化學系
經歷:比格電池總經理、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副主任

/box/
比亞迪 vs. 富士康
廠商 比亞迪 富士康
成立時間 1995年 2000年
總裁 王傳福 陳偉良
主要產品 手機充電電池、手機零組件 手機零組件製造與組裝 製造與組裝、汽車製造與銷售
市值 106億港元 1452億港元
本益比 34.2 25.7
近三年營收 2005年 64.98 2005年 63
2006年 129.38 2006年 10.3
2007上半年 86.22 2007上半年 45.9
(單位:人民幣億元) (單位:億美元)
近三年EPS 2005年 0.9324 2005年 0.0564
2006年 2.0711 2006年 0.1031
2007上半年 1.19 2007上半年 0.0462
(單位:人民幣) (單位:美元)
註:比亞迪市值是以70%內資股加上30%香港H股,乘上股價計算。

延伸閱讀

連好市多顧客都搶著買,她卻從家裡掃出「25年前大金塊」 價值曝光!內行人一看:財神爺來了

2024-04-20

台積電(2330)宣布調薪!平均幅度3%~5%「略低外界預期」 員工們最期待還是這「大紅包」

2024-04-22

從負債累累的廢柴到工作還清60萬學貸,並在4年半後存款破400萬:這世界脫離貧窮迴圈的唯一突破點

2024-02-01

勞退為何越來越多人「不急著領」?超大紅包「放5年多70萬」 專家:2種人理財最合適

2024-04-24

統帥、富凱大樓震到傾斜,7以上地震還會出現?15小時餘震暴增180次 氣象署示警:只是剛開始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