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科技,晚做不如不做

科技,晚做不如不做

2014-08-28 12:53

推動科技研究或發展科技產業,就是要拔尖、爭前茅,如果政府行政效率不彰,建設蹉跎延宕,落後他國,那麼完工還有什麼意義?

大家都聽過西諺"It is better late than never.",翻譯成中文是「晚做要比不做好」。這句話似乎是許多人共同的見解,但是我有非常不同的看法。至少在科技研究或科技產業範疇,晚做往往還不如不做。以下,我得解釋一下背景與論點。

七月二日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行政院江宜樺院長出席,陳述政府對中研院前後九冊政策建議書的處理方法與進度。當時我向江院長表示,有些事政府做是做了,但是太慢了。

例如行政院對中研院所提、廣受好評的「人才宣言」,花了三年半才完成一半改變,幅度很有限。又如坐落在南港二○二兵工廠角落的國家生技園區,雖然是行政院核定、兩任總統支持的案子,最樂觀估計要拖上十五年才能完成。以上這些案件,沒有一件涉及立法院,也沒有太複雜難解的利益糾結,拖這麼久,純然就是行政效率不彰。

推動科技研究或發展科技產業,就是要拔尖、爭前茅。例如半導體十奈米技術,若是台積電因為蹉跎,以致在全球排名第八、第九,那麼推出來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國家生技園區比預計時程晚十幾年完工,以致讓韓國、中國、印度大幅超前,那麼完工的價值究竟何在?所有晚完成的科技計畫,錢照樣花卻無實益,是不是等於浪費?若早知如此,我們豈不是應該把錢花在其他較有價值、有意義的方向?

此外,在蹉跎延宕的數年之中,許多科研人士都錯誤地投入於此,也虛耗了他們的時間、精力與期待,這不也是一種浪費?

如果當初政府向翁啟惠與陳垣崇等院士表示,三、五年之後會有國家生技園區,可以在裡面大顯身手,若是他們被這樣的承諾「騙」回來,後來發現生技園區要拖個十幾年,今天他們可不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全球成功新藥廠的最大挑戰,都是要做到early kill,把可能失敗的案子盡快發現,盡快終止,不再花冤枉錢。所有哺乳動物的演化通則是:在身體潛伏很久才發病致死的基因,演化邏輯一定要把它淘汰,否則太浪費父母於潛伏期間在子女身上投注的資源。

演化必然會淘汰「浪費的」發病基因,只會留下不浪費的發病基因。這就是為什麼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類,都有很高的嬰兒死亡率,因為「要掛點就早些掛點」,不要拖拖拉拉十幾年才發病。我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晚死不如早死」。

講了這麼多,就是要提醒當局行政效率的重要性。全球科技競爭極為激烈,容不得我們蹉跎。接受這個重要的觀念,是否也是"It is better late than never."呢?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老後全靠退休金,每年花掉一點...活越老越害怕!40歲大叔年領200萬股息:退休規劃4步驟「讓退休金長大」

2024-01-25

54歲突收到公司優退通知,60歲退休計畫全亂...跟資遣有何不同?勞保年金請領秘訣、職場中年關鍵9問一次看

2024-02-20

100歲也不退休!金氏世界紀錄「最高齡藥師」聊人生意義:對未來不安時,先認真面對眼前的事情

2024-03-07

存夠退休金、搬到離醫院近的房子...老後只剩混吃等死?她40歲學理財身價逾億元揭「台灣人退休規劃最大錯誤」

2024-02-29

家庭主婦32年沒勞保,退休竟能月領1.5萬!做對1件事,勞保國保「雙年金」同時領到老

202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