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中國電影市場大爆發 題材「接地氣」才能受惠

中國電影市場大爆發 題材「接地氣」才能受惠
《捉妖記》上映三個月票房破百億元新台幣,說明中國娛樂市場正邁開大步,連好萊塢六大製片公司也忙著開拓。

周岐原

兩岸三地

CFP

981期

2015-10-08 09:33

中國電影票房爆發,象徵娛樂消費起飛,但市場膨脹太快,想投資獲利,絕非立竿見影;對台灣電影而言,儘管市場近在咫尺,但題材與觀眾有距離,要先解決「接地氣問題」,才可能吃到大餅。

中國電影市場有多瘋狂?從一個數據可看出端倪:十大最賣座電影中,二○一四年、一五年上映的就有七部。當年《阿凡達》成為史上票房最高電影,才不過五年時間,《阿凡達》十三.八億人民幣(約七十二億元新台幣)票房,已經落居第六名;排行第一的《捉妖記》,今年七月才上映,票房已突破二十四億人民幣(約一二○億元新台幣),幾乎是《阿凡達》的二倍。
 

「妖怪」解禁 促成中國電影賣座新紀錄


儘管三口之家看一場電影,加上用餐,就要花掉約二百元人民幣,但從追求溫飽到願意花錢體驗,進戲院起碼是一種花得起的娛樂。而且以全中國平均而言,觀眾數量仍舊偏低,所以「中國電影市場還沒達到飽和點!」製片人陳亮樂觀預期。


市場爆發,來自幾股力量驅使。首先,銀幕數量大增,是觀影人口攀升主因之一;五年前,全中國大約只有六千面銀幕,今年以每天新增二十面銀幕的速度增加,年底將輕鬆突破三萬面。以往電影院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專屬的娛樂場所,如今連三、四線城市,也逐漸成為電影「票倉」。

此外,官方審查悄悄鬆手,其實也間接促成電影業蓬勃發展。舉例來說,過去只要是「超自然主題」,包括神明、妖怪、靈異等,都拿不到播映許可;現在妖怪主題已得到當局默許,《捉妖記》才有機會寫下中國票房紀錄。惟獨與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相違背的鬼故事題材,名義上仍在禁止之列。

然而,如同前些時候,中國互聯網線上線下(O2O)創業火紅,但遇到經濟反轉,「豬就算被風吹飛起來,也會是第一個摔死」,當電影成為全民談論、參與的新興產業,行業泡沫化的調整隱憂也正在擴大。

「中國一年生產七、八百部電影,但有四、五百部收入是零,根本沒人看!另外近百部是『一日遊』,在院線一天就下片,票房不到一百萬人民幣!」派格太合環球傳媒董事長孫健君直言。

孫健君一九八五年赴美發展、九三年回到中國,熟悉好萊塢生態,也是最早經營中國電影、見證市場起飛的業者。近年,孫健君推出台灣導演陳正道執導的《重返二十歲》,劉德華與林志玲主演的《天機.富春山居圖》等電影,雖然評價好壞參半,但孫健君頗有自信:「我絕不依賴票房收入,每部電影都在開拍前回收全部成本,一部都沒賠錢。」他強調:「我不能接受虧錢…我是一個Money Maker(賺錢的人)!」

市場過熱 太依賴票房收入 恐有反轉隱憂


孫健君也認為,當前中國電影市場雖然一路看好,但市場秩序仍不完整,而且發行、推廣等行銷費用昂貴,想靠票房大賣打平開銷,是相當危險的作法。與其在國內打混戰,孫健君選擇引進外國專家,與美、韓人才合作,用合拍片另闢蹊徑。孫健君國際化的第一個嘗試,就是與美國知名視頻網站Netflix共同推出《臥虎藏龍》續集,明年在北美市場和Netflix網站上,這部電影將同步上映。

值得注意的是,當中國市場分額節節攀升,台灣電影卻似乎沒有因此跟著受惠。「比較不接地氣(沒有熟悉感)。」孫健君坦言,由於成長經歷落差甚大,即使是台灣票房大賣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多數對岸觀眾也不容易產生共鳴。這一點,勢必成為日後台灣電影的挑戰。

 

中國市場

孫健君強調,中國市場熱但風險也高,若不能分散收入來源,恐怕電影賣座仍賺 不到錢。(攝影/陳俊銘)

 

中國市場

延伸閱讀

「礦工之死」 假新聞炎上 邱吉爾背鍋一世紀

2023-11-15

不讓民粹吞噬革命 他奠基現代民主制度

2023-12-13

為自由並肩作戰 五色星部族捍衛以色列

2023-11-22

打響自由市場旗號 書寫現代經濟學濫觴

2023-12-06

坐鎮海關稅務 他讓滿清變全球貿易二哥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