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中芯半導體的「西瓜效應」 P.124

中芯半導體的「西瓜效應」 P.124

論產業競爭力,中芯不敵晶圓雙雄,但在國際大廠搶攻大陸市場的微妙心理,以及中國官方扶植下,中芯力爭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的目標已近在咫尺。

中芯半導體三月中即將於港、美兩地掛牌,由於半導體產業復甦,加上中國熱持續延燒,此次承銷案可以說是未演先轟動,國內半導體廠商也莫不睜大眼睛看其後續的發展。

由於被譽為當今最偉大的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在去年中國大陸爆發SARS期間,大舉買進中國大陸的國有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短時間之內獲利數倍,再加上赴那斯達克掛牌的新浪、搜狐、網易等個股,過去兩年十餘倍的漲幅都令人驚豔,新一波的中國熱即將啟動,銜接這一波中國熱,多家大陸企業預計赴外地掛牌。

中芯半導體的承銷案可以說是未演先轟動,這一家在爭議中成長的IC代工廠商,由前世大半導體(遭台積電購併)負責人張汝京先生於一九九九年在上海成立,雖然面對美國禁運高階製程設備輸入中國大陸、客戶難尋及台積電控告侵權等風風雨雨,但隨著掛牌的日期愈來愈明確,中芯力爭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的目標卻已是近在咫尺。

中芯搶手──外資、大廠爭相投資與合作


頂著「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頭銜,中芯此次掛牌前的法說與造勢確實相當成功,由承銷券商瑞士信貸及德意志銀行以「五年趕上特許」為訴求,預期將承銷價拉高至每股三美元的價位,若以此價格計算,其股價淨值比(PBR)遠高於全球排名第二的聯電,但外資仍是趨之若騖,更因而引發部分外資於近一個月來出脫台積電、聯電持股,騰出部分資金來認購中芯的新股。

其實,就產業競爭力而言,中芯與台積電、聯電的差距仍大,以上一季的產出(換算成八吋晶圓),台積電及聯電分別有一一二.七萬片及六十四.四萬片,中芯卻僅有十五.三萬片,而就八吋晶圓的ASP(平均售價)來看,與台積電、聯電的一二○○美元至一五○○美元相比,中芯的八○○美元至一二○○美元仍是相對偏低,利潤率的差距就可想而知了。

但中芯成功利用中國政府希望發展半導體產業,及國際大廠希望搶攻大陸市場的微妙心理,在過去一年間成功引進○.一八微米及更先進的製程,大陸中科院於去年十二月就發表了龍芯二號的CPU,並委由中芯製造,顯示其在中國大陸的產業地位,其在內需市場所獲得的保護與支持,將是其最大的競爭利基。

在國際大廠方面,摩托羅拉將其天津的廠房售予中芯,並以此換取中芯的股權,爾後並獲得日本記憶大廠ELPIDA技術與訂單的移轉,而英飛凌、IBM、Hynix等大廠也不放棄與其合作的機會,雖然市場認同這僅是狐假(中芯)虎威(中國政府)的效應,技術上仍難威脅國內IC代工廠,但西瓜效應已漸漸發酵,國內相關廠商的負面影響不可不防。

正面影響──複製晶豪與聯電的雙贏模式

IC設計公司在產能供過於求時,雖然慶幸無廠房折舊的負擔,但在產能供不應求時,就必須承擔價格調升、拿不到足夠產能的風險,中芯、宏力等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商陸續投入產出後,對國內IC設計廠商將有正面的助益,市場就傳出晶豪、鈺創等記憶體IC設計公司早在去年就與中芯等廠商進行合作,由中芯提供價廉的產能,國內的IC設計公司則提供產品設計與製程改良上的協助。

這與當年晶豪與聯電的關係類似,這樣的合作可以說是雙贏的結果,加上去年下半年不斷傳出SDRAM的價格攀高,首季供不應求的態勢持續,在成本獲得縮減、產品價格又逆勢攀高下,國內記憶IC設計公司的獲利頗豐,股價領先表態大漲其來有自。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消費性IC設計廠商的身上,尤其是部分主打內需市場的產品,語音IC、趨動IC及8 bit、16bit MCU等,在稅率差異可觀下,紛紛前往中芯等內地代工廠投片,不但成本相對低廉外,今年又可在一片產能供不應求聲中得到足夠的產能,而趁勢打開中國內需市場的策略更是不言可喻,短多效應可期。

負面效應──產能擴充後易現供過於求

但投資人宜留意,中芯等代工廠不會長期獨厚台灣IC設計廠商,中國大陸利用代工拉動整體IC產業的蓬勃發展,在IC代工產業站穩腳步後,終將對IC設計祭出保護令,尤其是部分低階的消費性IC,隨著其本身IC設計公司的竄起,未來的競爭壓力將加大,如何避免「短多長空」將是各家廠商的首要課題。

另一方面,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之前更預期,中國大陸產能的大幅擴充將是明、後年半導體景氣低潮的導火線,回顧半導體發展史,每一次的半導體景氣高低潮均與廠商擴產幅度有密切的關係,以DRAM產業為例,日本廠商在八○年代大舉擴產,從美國廠商手中拿下世界第一,三星等南韓廠商則在九○年大舉擴產並取得世界第一的地位,之後產業就出現供過於求的後遺症,若張董事長的預測成真,國內廠商將因而受害。

就短期的資金配置而言,外資雖對於中芯的競爭力抱持保留的態度,但中芯掛牌後能見度提高,外資有建立持股的壓力,這將對國內廠商產生資金排擠的效應,將是短期不得不防的利空。

延伸閱讀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2024-04-22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2024-04-22

2023報稅攻略》所得稅級距全圖解:年薪60萬、100萬、200萬要繳多少稅?上班族存股ETF配息節稅2招

2023-05-06

超完整報稅攻略》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房地合一稅...只要有收入都要學!2022開始的節稅重點

2022-06-02

綜所稅報稅季5月開跑,4大重點差異一次看!基本生活費每人多6千、4口之家能省這麼多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