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跨領域才能出頭天

跨領域才能出頭天

林達.葛瑞騰

個人成長

806期

2012-05-31 11:26

在這個高度不確定的時代,有的人急於找到工作、有的人希望找對工作,但未來工作在哪裡?哪些能力才會被重視?在轉型中,我們應該問自己什麼問題?

我開始探索工作大未來的起因,是早餐桌上與兩個兒子的談話。


當時十九歲的克里斯汀想當新聞記者,十六歲的多明尼克則想學醫。你難免會說:「讀醫很棒啊,多明尼克,有志氣!」以及「讀新聞不好吧,克里斯汀,這不是個好選擇。」

有沒有注意到,二○二五年的熱門行業中,不包括純粹的新聞業?理由很簡單。全球報業都搖搖欲墜,目前大部分的線上新聞內容都是免費的(雖然不太可能一直維持免費),在網路上寫作的部落客,必須和上百萬個懂得遣詞用句的人競爭。

那麼,我應該對熱切嚮往新聞業的克里斯汀說什麼呢?當然,我什麼都不會說。他一心一意想當新聞記者,我說什麼都沒用。而且追求自己的志趣絕對勝過事事聽父母的,乖乖達到他們的期望。不過,要警告大家的是,雖然未來最好還是選擇自己熱愛的工作,卻得好好睜大眼睛。

比方說,對克里斯汀而言,他必須明白,這意味著這輩子不太可能賺大錢了,而且他必須格外賣力,才能夠在網路的茫茫大海中,讓別人聽見他的聲音。最後,在生涯發展過程中,他勢必要跨入其他領域,培養其他專長。

 

深度培養多元能力


未來在職場上能否出人頭地,有一部分要取決於你能否成功地累積知識資本,為未來創造價值,奠定穩固的基石。也就是說,一方面了解什麼是未來需要的重要能力,另一方面也懂得如何培養這些能力。

你必須先從了解哪些能力在未來會變得最有價值,值得投注時間和心力開始;並審慎思考未來哪些類型的工作正在興起,哪些知識領域因此變得很重要。

你的挑戰在於,如何先在某個領域深度扎根,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慢慢透過個人發展或新的人脈,自我蛻變為其他領域的專家。這是為什麼談到工作大轉變時,我建議大家培養兩種能力:

‧跨領域專長:重點是為未來二十年走勢可能看漲的生涯選擇和重要能力深度扎根。


‧自我行銷能力:重點在於做必要的投資,建立自己的資歷,確保你自己和你關心的人能成為全球人才庫的一分子。想要在未來出人頭地,必須培養深度知識和專業技能。首先需要挑選出未來可能有價值的能力和知識,同時建立不只一個領域的深度知識和能力;換句話說,你必須成為跨領域的高手。

要如何才能培養出跨領域的專家呢?你必須做下面的思考練習:


‧先深入了解為什麼某些能力變得這麼重要。這樣的理解未來將為你指點迷津。


‧接下來,盡可能大膽地預測未來大家會重視哪些事情。


‧ 無論如何,設法牢記這些重要的技巧和能力,追求你最熱愛的工作。


‧努力深入鑽研這些領域,成為箇中高手。


‧ 最後,準備跨入其他領域。

在我看來,知識、創意和創新將成為未來工作的基石,而我們對工作的感覺和態度將影響創新的成果。如果我們痛恨自己的工作,認為工作不重要或毫無意義,就不可能創意十足。

 

符合志趣才能持久


追求自己的志趣對於未來工作生涯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你找到自己愛做的事,就比較可能堅持下去,而且把它當作有意義的經驗。在這樣的轉變中,享受樂趣、花時間和別人在一起、迎接挑戰、創造意義的經驗都變得很重要。

當工作背後的驅動力,不再是獲取高報酬和滿足消費欲望,而是創造性的體驗和意義,你究竟要選擇什麼工作和培養哪些能力,就更需要三思而後行。

要成功轉型,因應未來,最重要的是充分了解自己擁有的選擇、須做出什麼樣的取捨,以及可能造成什麼後果。任何合理的預測畢竟仍是猜測罷了,所以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聰明的話,最好還是大膽追求自己的志趣,做你愛做的事情。

尤其是未來你很可能需要工作到七十歲,最好還是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工作。不過一旦做了選擇,千萬不要吊兒郎當地淺嘗即止,變得樣樣通但樣樣鬆,所以必須努力發展自己的專業深度。
(本文摘自第八章‧楊卓翰整理)

未來工作在哪裡?
─決定你成為贏家或新貧的關鍵


作者︰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
任教於倫敦商學院,為MBA學生開了一門探討工作大未來的熱門選修課。2009年名列英國《泰晤士報》全球20位頂尖商業思想家,《金融時報》形容她是影響未來的企管大師,她對人資界的影響力在《人力資源》雜誌排名中也高居第二。其著作已翻譯成20多種語言,並曾擔任歐洲、美國和亞洲許多公司的顧問,目前是新加坡政府人力資本諮詢委員會的一員。
譯者:齊若蘭
出版:天下文化(2012年5月)

延伸閱讀

光繳稅就6400萬!八年級低薪宅宅每天盯盤17小時,翻成交量5千億當沖股神:我不怕賠錢,只怕自己無法突破

2024-04-01

判斷「主力股」要看成交量!法人圈打滾超過25年交易員「等他們囤夠所需股數時,股價就會飆漲」

2024-03-27

中華電、大成、台肥...主力最愛的「股票田僑仔」資產概念股該怎麼買?張真卿:1情形千萬別進場

2022-11-23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

不想被外資、主力當韭菜 又不易看出財報數字的魔鬼 該怎麼辦? 只有「童叟無欺」的裸K不會騙你!

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