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要記得我們是靈魂,不是那副面具

要記得我們是靈魂,不是那副面具

2017-03-02 13:44

身體和心智,是真我(靈魂)在這個有形世界戴的面具。我們將在辭世時卸下這個面具,於自然狀態中安息。這並非消失,亦非遺忘,只是脫下了面具、衣服和其他外在遮蔽物,回到心靈領域的家園而已。

在那裡,我們獲得新生、恢復能量;在那裡,我們省思剛離開那一世的課題;在那裡,我們與相隔數世紀的靈魂友伴重聚;在那裡,我們規劃重返人間的下一世。等時間、因緣俱足,我們就戴上新的面具,亦即新生兒的身體和頭腦,恢復到有形體的狀態。我們的能量恢復了,也有了新的樣貌,於是繼續學習心靈課題。等到再也沒有輪迴轉世的必要,便留在另一個世界幫助別人。

重要的是,要記得我們是靈魂,不是那副面具。

只要能從更高的角度看事情,了解目前這一世是靈魂千萬年來經歷許多世的其中一世,便能明顯體驗到一種遼闊、永恆和喜悅的感覺。我們能放下愧疚、絕望以及被困住、被催促等感覺,我們將有無窮無盡的時間來學習自己的課題。雖然我們的症狀和恐懼可能承襲自前世,但希望永遠都會在,只要我們願意了解自己所擁有的不僅是這副身體和頭腦即可。

我們對於精神世界的理解可能會在一瞬間,突然領悟到這些觀念的意義和寓意,並且得到一種清楚、直覺的了悟。有時候,理解也可能是當無知的面紗輕輕掀起時,一種徐徐滲透的覺知,是緩慢、刻意的。無論是禪式的頓悟,或是有如破曉之際,陽光逐漸漫入、薄霧般的領悟,結果都是相同的。

有許多障礙阻撓了我們清楚理解的能力。年紀太輕,理解力、推理能力以及自行決策能力有所不足時,我們經常被迫接受特定的文化與宗教信念系統,因此思想變得封閉,無法改變既定的信念、體系。

思想封閉,資訊便無法進入我們的頭腦,什麼新觀念也學不到。

所幸個人經驗的影響力可能強過信念,且一旦親身經歷過,便會覺醒。有鑑於此,無論是透過回溯、夢境、冥想,甚至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前世經歷,都可能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將封閉的思想從懷疑的羈絆中解放出來。現在我們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信念,一遍又一遍地檢視,選擇接受或拒絕它,最後,我們便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海瑟是下一篇故事的主角。她的理解力來得又快又強,不但恢復了聲音,也替自己的心靈灌溉智慧,藉此療癒心靈、滋養靈魂。

--------------------------------------------------------------------------------------------------------------

尋回自己的聲音

我的身體在厚重的鎖子甲(古代戰爭中使用的一種鎧甲)下覺得愈來愈冷。我被自己的血嗆到,我知道自己快死了,但我並不害怕。我抬頭仰望濕漉漉的灰色天空,知道這場戰役打得很光榮,我也死得很光榮。

這並不是中古神話故事的一頁,而是一次改變人生的經驗,重新建構了我自以為知道的一切。

我從未尋找過任何答案,因為我並無疑問。純粹只是好奇,才決定試試催眠。不久之後,我竟已置身於前世。

年輕時我很不喜歡有東西碰到我的脖子,所以我不穿高領、不圍圍巾,也不戴整個套住脖子的項鍊。二○○○年,醫生在我喉嚨發現一顆腫瘤,需要動手術切除。當醫師的手術刀往我脖子劃下去的那一刻,我感到驚恐萬分,這種情緒我並不常有,也不符合我平常「認命」的個性。

同時,我也一直擔心自己會失聲。因為我會莫名其妙地連續好幾天發不出聲音來,即使接受過三次醫療評估和語言治療也未見改善。此外,幾年前有次藥物反應把我嚇壞了,我這輩子從沒那麼慌張過。我開始胡思亂想,覺得喉嚨快被封住了,自己可能快死了。後來雖然平安無事,但我花了好幾天才克服那害怕、焦慮的情緒。

我在某個星期四下午去看唐娜,一位臨床催眠治療師。因為我又沒聲音了。唐娜先口頭引導我放鬆肌肉,並使用意象帶我進入深層的催眠狀態。最後,等我完全放鬆後,她要我在腦中觀想一間圖書館。我被帶到某一類的書籍區,書邊上都印著「海瑟」兩字。我拿起一本書,翻開破舊、泛黃的書頁。

在打開的那一頁右邊有一幅彩色插圖,很像是在童話故事書裡看見的那種圖畫,畫中有位武士站在那裡,身後是一匹跪得低低的白馬。武士身穿鎖子甲,左手持盾、右手拿劍,波浪狀的黑髮略遮蓋了他的右眼,削瘦的臉孔還有些蒼白。

唐娜引導我進入畫裡,我搖身一變,變成了那位武士。食物短缺與長年征戰令我心力交瘁,卻也感覺到一股強烈的榮譽感。我宣誓效忠,力戰到底,卻又隱約感覺到這不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我不怕死,縱使為國捐軀也感到光榮。我生命中沒有女人,我的愛與溫柔只留給我的馬。

唐娜又引導我到之後的時間點。我正在一片青草地上戰鬥,右手緊握著劍,徒步與敵軍交戰。

雖然我人正躺在治療師的椅子上,右手卻緊握、高舉著,彷彿手裡真有那麼一把劍,左手則是握著一面想像的盾牌。我握緊拳頭,無法鬆開。忽然間,我被血嗆到了。敵軍一劍刺進我的喉嚨。我躺在唐娜診間的椅子上,感覺喉嚨正在緊縮。我邊咳嗽邊想吐。唐娜指示我離開武士的身體,轉成看電影似地觀看這一幕。我試著這麼做,但痛苦、窒息的感覺太真實了,我離開不了。所幸痛苦終於停止了,我飄浮起來了。平靜是我唯一知道的事。我的手鬆開了,不再緊握著假想的武器。

這是我未曾有過的一種平靜。沒有痛苦,沒有掙扎,只有一種籠罩四面八方的寧靜,夾雜著一種愉悅的飄浮感。我的身體不再有壓力,覺得更自由、更無拘無束。感覺自己永生不死。我原本可以永遠停留在這種狀態中,但唐娜正在對我說話。我不想放開我的武士,我仍能感覺到他。我不想離開,但唐娜引導我離開那一世,回到今生今世。

療程結束了,我心裡百感交集。我擁抱唐娜,謝謝她,我和她都注意到我的聲音變得既宏亮又清楚。剛來的時候,我聲音沙啞,只能低聲說話,但現在我又有了熱情的聲音。有沒有可能是再度體驗武士之死,解決了我聲帶的問題呢?這件事只能交給時間來證明了。不過,我欣喜若狂。

接下來幾天,一覺醒來,我的聲音都很清亮。每回接電話,我都是又驚又喜。我很想學習與武士相關的一切,也很想研究紋章學。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會喜歡某些文化、音樂、藝術和符號,為什麼我會出現特定的行為,又為什麼我在出生前就已經有某些怪癖、道德觀和行為準則。我更了解自己的恐懼與長處,以及它們源自於何處。雖然療癒的好處令人訝異,也讓更欣賞自己的某些特
質,但這些新發現並非是我至今仍心存敬畏的原因。

有了這些經驗之後,我滿腦子都想找到更多與中古歷史有關的資料,雖然至今仍滿懷好奇,不過程度已有減輕。我知道只注意瑣事和細節,反而會讓人忽略了整體。真正的意義與訊息,比知道我曾經是誰都還要深奧。只要接受「我們不只是今生這個自己」的觀念,其中便已蘊含著深奧的哲理。

其中一個道理是:我們是永生不死的。我們將和曾經在一起的許多相同的靈魂,繼續經歷許多世的生活。我們終究會找到彼此。因此「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是個完全不合邏輯的句子,因為連死亡都無法將我們分開。曾經被我們傷害的人,將在另一世重返我們身邊,讓我們有機會改變這種情況。同樣地,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也將回來彌補這個過錯。

我們將與家人、朋友,以及自己之前傷害過的人再度相遇。總是心懷敵意、憤怒和傷害他人的意圖,是一件浪費時間和心力的事。

我們終將學會付出愛以及淨化人際關係,即使必須面對同樣的問題、同樣的靈魂千百回。

此外,我也知道我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海瑟」,好比我現在正穿著「海瑟」套裝,下次可能會改穿「亨利」西裝。這讓我能後退一步,更客觀地檢視衝突和危機。我只是個正在體驗海瑟生活的意識體。雖然我也很努力試著將自己和壓力情境分開,但難度依舊很高,因為這些感覺太真實、太強烈了。此外,我在經歷武士的人生時,感覺也特別強烈,一切似乎非常真實。

那麼,在任何情境中,什麼才是真實的?是因為感覺的特質和強度,才會讓人信以為真嗎?海瑟的感覺,比武士的感覺更真實嗎?經驗的力道都是一樣的,那麼我該注意的是哪一位的經驗?我得出如下結論─以上那些都不是真的,唯有隱藏在事件背後的意識才是真實的。

這種感受和觀點的改變,影響了我看待疾病和危機的方式,也影響了我看待海瑟身體的態度(亦即我看事情的方式)以及海瑟對這些事件的反應。「我的」慢性病已不再是我一個人的,這個慢性病已不再為我所有,它只是海瑟正在經歷的一件事,而她之所以經歷此事,可能其來有自。與疾病共存,是她必須學習的功課,能幫助自己不受外在事件左右,也不受這件事附帶的情緒影響。

我們來這裡學習愛與寬恕的課題。唯有學好這些功課,才能「畢業」。我現在是用一種全新的真理在看待我的人生。雖然這道理之前已有人用一千種不同的方式說了一千遍,但親身經歷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這種全新的感受是無法否認的,因為我親眼見到、也親自感受到了。
海瑟‧黎維拉(Heather Rivera)


海瑟文辭優美地概述了輪迴記憶深奧的含意。我們不只是這副軀體和頭腦,也是不朽的靈魂,為了學習海瑟強調的課題,才轉變為有形的存在,輪迴轉世到人間。了解輪迴乃千真萬確之事,能減少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因為我們可以知道─肉身死亡後,意識仍在。你在另一世活過,在那一世死亡,而今你又回到這裡來,只不過是以全新的、不同的樣貌出現。在肉身死亡後繼續存在,之後再投胎為小嬰孩的這個部分,通常被稱為靈魂、魂魄,或永恆的意識。一旦認清我們都是靈魂或永生不滅的意識,將令人感到自由解脫。我們可以領悟到自己是靈性的存在,而不只是生命短暫的人類。

我們未曾死去,因為我們從未真正出生。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年輕時沒學過輪迴觀念─至少我肯定沒學過,也不相信有這種事─但這並不表示這觀念就不正確。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持續從這些事件當中學習,以發揮自己最高的潛能。海瑟確實做到了這件事,而她的人生從此再也不同了。

前世喉嚨或頸部的創傷,確實可能在今生造成發聲上的問題,不過也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也許是在某一世時,因說錯話而被懲罰,甚至被殺。說錯話可能帶來殺身之禍,而在今生的後果則是會強烈感覺到自己必須字斟句酌,甚或只敢小聲說話,謹慎發言,以避免重蹈覆轍。因為話語也可能招致殺身之禍。發現並了解這樣的因果關係之後,通常症狀就會逐漸消失。在海瑟的案例中,則是解決了一項生理問題。米拉的病人喬治歐是下一篇故事的主角,他的症狀是情緒問題。問題出現在身體或心理層面,其實並不重要。這個療癒典範適用於任何人。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布萊恩.魏斯、愛咪.魏斯

出版:時報出版

書名:前世的因,今生的果
 

延伸閱讀

已婚無子女,老公過世,遺產竟要分小叔?頂客夫妻如何規劃財產繼承,資深代書曝1招「不用多繳稅」

2023-09-18

想存股只會買0050、006208太可惜!林奇芬:這2檔中小型ETF近5年報酬率遠勝台灣50

2023-07-20

遺贈房產給小兒子,老母住加護病房10幾天不聞不問...遺囑都公證了,還能把房子收回來嗎?

2023-10-12

如何才能提早退休?月薪32K小美工40歲財富自由:0050存股4步驟放大資本、年領300萬養老金

2023-07-26

0050+00878,這樣存股賺最多?每兩個月領一次配息又能賺價差的「ETF策略投資」

2023-06-18